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B卷】第一章 走进细胞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4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下列哪一个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A .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 大熊猫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 乙肝病毒需要寄生在肝细胞中才能生存 D .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 2.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下列事实不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 . 冷箭竹叶肉细胞的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 . 大熊猫心脏搏动依赖于众多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 C . 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D . 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靠生殖细胞
  • 3. (2022高一上·宜昌期中)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下列关于归纳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 .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 C . 通过简单枚举得出某种结论的方法属于完全归纳法 D . “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说明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 4. (2022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只有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繁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3高一上·绍兴期末) 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列文虎克最早发现并命名细胞 B . 细胞学说说明植物与动物在结构上存在统一性 C . 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均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D . 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 6. (2023高一上·广州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 魏尔肖指出“细胞是先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 C . 细胞学说指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D .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
  • 7. (2023高一上·增城期末)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B . 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微观分子领域 C .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 D .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8. (2022高一上·辽阳期中)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多种绿色植物的叶片,发现这些植物的叶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于是得出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得出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B .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正确的 C . 该同学得出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 .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合理的
  •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 . 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 . 江中的鸭群构成一个群落 D . 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 10.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正确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层次的序号是( )

    ①肺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酵母菌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A . ⑤⑥③②①④⑦⑧⑨ B . ③②①④⑦⑨⑧ C . ③②①④⑦⑧⑨ D . 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 11.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联系的。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 .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12. (2022高一上·吴江月考)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 某区域两个池塘中全部的草履虫 B . 一段腐烂朽木上全部的真菌 C . 风光旖旎、生机勃勃的阳澄湖 D . 一个湖泊中全部的草鱼及其受精卵
  • 13. 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 . 甲→乙→丙→丁 B . 戊→丁→乙→丙 C . 乙→甲→戊→丁 D . 丁→戊→丙→乙
  • 14. (2021高一上·洮南月考) 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甲和乙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 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 .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 . 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 . 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 15. (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某同学使用具有如图所示的目镜和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②换成①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 若①为5×、②为10×,将①换成②则细胞面积增大2倍 C . 若用②④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较小,则可换用②③组合 D . 将③换成④后,观察的视野变暗,细胞的体积变大
  • 16. (2020高一上·永吉期中) 用显微镜观察某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看到的相比(   )
    A .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B .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不变 C . 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不变 D . 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 17. (2020高一上·宁德期中) 下图甲、乙是利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观察某种细胞时看到的图像。据图分析,若不换目镜,由图甲切换到图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不调光,则图甲的视野比图乙亮 B . 若不调焦,则图甲物镜离玻片的距离比图乙远 C . 若图甲的物镜是10×,则图乙的物镜应为40× D . 由图甲切换到图乙,应使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的光圈
  • 18.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和蓝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蓝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大肠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 . 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大多数种类的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 . 二者细胞中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都有染色体 D . 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没有核糖体
  • 19.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 . 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都有染色体和环状DNA C .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D .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 20. (2022高一上·安阳期中) 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但具有差异性的同时又具有统一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所有生物均由细胞发育而来,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 .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不同 C .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等 D . 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 21. (2022高一上·龙江期中)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 “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 . “野池”中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 . “野池”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
  • 22. (2020高一上·深圳期中)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就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不例外,下列事实或者证据可以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能够进行运动和分裂 B .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 多细胞动物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 . 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 23. (2016高一上·河北期中) 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正确的是(    )
    A . 该学说认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 B . 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 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 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24. (2022高一上·南阳期中) 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示4种生物均是单细胞生物 B . 图示4种生物都能进行独立代谢和繁殖 C . 图示4种生物均具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D . 图示4种生物都有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类型相同
  • 25. (2022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鸵鸟的受精卵可能是最大的细胞: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小组研究了某种支原体基因,从中筛选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00多个基因,并进行人工合成。他们将人工合成的这些基因进行拼接、处理、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细胞(M)。M具有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分析以上信息并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M具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B . 鸵鸟受精卵和M的主要区别是细胞的大小不同 C . M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D . 新细胞M的基因数量比自然界中支原体的少
三、非选择题(共3题,共20分)
  • 26. (2021高一上·疏附期中)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一个细菌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2. (2) 一只黄雀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3. (3) 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病毒是否属于系统?

      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 27. (2022高一上·张掖期中)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 (1) 科学家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其分类依据,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标号),它们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的功能是
    2. (2) A、B、C、D、E所示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它们都有
    3. (3)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池塘里所有的B构成了
    4. (4)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E两类生物的主要区别是:B类生物含有,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或“异养”)生物。
  • 28. (2022高一上·广丰开学考) 如图是对八种生物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八种生物分为M和N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2. (2) 上述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是
    3. (3) 请将C类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分类依据是
    4. (4) 在生物分类学上,银杉与水稻同门不同亚门,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这两组生物之间,哪组的共同特征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