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宿迁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4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strong>
  • 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丝绸刺绣 B . 手工剪纸 C . 玉柄雕琢 D . 烧制陶器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测溶液 C . 加热液体 D . 读液体体积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B .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 D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4. 金银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 .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D . 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5.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C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

    D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下图为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区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 B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 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 8.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 .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 9.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

    还原性

    B

    单质

    化合物

    液氮

    二氧化锰

    C

    化合物

    有机物

    氯化钠

    碳酸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蔗糖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将一定质量的粉加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质量与加入的粉质量可能相等 B . 滤液中一定有 , 可能有 C . 若加入的Fe粉过量,则得到的滤液呈无色 D .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二、填空题</strong>
  • 11.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
    1. (1) 空间站实验舱使用的柔性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中含有镓(Ca)元素。金属镓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 (2) 航天员通过航天食品摄入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

      A.脱水米饭    B.酱牛肉    C.冻干草莓

      ②在人体中,钙元素属于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3. (3) 制造飞船的某些机器零件使用了铝合金,铝合金属于材料。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保护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1. (1) 海水淡化。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海水中各物质的不同,将水分离出来。
    2. (2) 海水“晒盐”。通常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
    3. (3) 海水“制碱”。下图是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图。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区,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使其中的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常见化肥除了氮肥,还有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填字母)。

      A.    B.    C.    D.

三、实验题</strong>
  • 13.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制取时,可用装置收集,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若要测量产生的体积,应将装置的(填“a”或“b”)端与量筒连接。
    3. (3) 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要获得干燥的 , 可将发生装置与装置连接,中应盛放的试剂是(填名称)。
  • 14. 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氢氧化钠、氧氧化钙的性质进行探究。

    I.探究的性质: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 (1) 实验一中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性。
    2. (2) 实验二、实验三验证了能与某些发生反应(填物质类别)。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四中滴入浓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II.探究的性质: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 , 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水,充分振荡,均得到悬浊液。

      甲同学将盛悬浊液的试管静置后,吸取上层清液滴入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如下图所示,乙同学向盛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底部有固体,上层清液呈红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上层清液变为无色,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再将试管振荡、静置,上层清液又变成红色,其原因

四、推断题</strong>
  • 15.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是最常用的溶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代表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2. (2) 列举物质的一条用途:
    3. (3) 物质I由构成(填化学用语)。
    4. (4) 写出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应类型为
五、计算题</strong>
  • 16.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他们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铜。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孔雀石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20.6g(假设杂质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 (1)
    2. (2) 生成气体的质量是g。
    3. (3) 求该孔雀石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