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37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垂头气(sàng)雪霏霏(yǔ)外(fèn)搅(huó) B . 然不同(jié)一一样(mú)系(yíng)泪潸(shān) C . 朴实厚(dūn)无于事(jǐ)确(dí)惧(wēi) D . 匐前行(pū)自愧如(fó)富(yù)吒(né)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妻凉   寂莫  侵袭  心平气和 B . 空虚  觉查  拨弄  一去不反 C . 幼稚  严竣  领域  伶伶利利 D . 证据  清脆  唯恐  精兵简政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多读书、读好书,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B . 读书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走马观花是不会有收获的。 C . 语文老师夸夸其谈地讲述着,出众的口才让同学们十分佩服。 D . 我漫步在西湖岸边,杨柳依依,水波荡漾,感到心旷神怡
  • 4. 下列各项中,诗句、传统节日和习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寒食节一不能生火做饭 B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重阳节一登高、插茱萸 C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端午节一食粽、赛龙舟 D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中秋节一赏月、吃月饼
  • 5. (2021六上·祥符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 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B . 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 C . 如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 D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地、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 6. (2022·义乌) 心情好的时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会变成歌。淅淅沥沥的秋雨是一首      , 叮叮咚咚的山泉是一首      , 啾啾啼鸣的鸟儿是一首      , 轰轰降隆的响雷是一首     

    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冽的歌  ②粗犷的歌  ③缠绵的歌  ④婉转的歌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④②
  • 7. 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静采用“栏目式”进行分类整理,已有的栏目名称为:最后一栏,她打算放入自己在演奏钢琴、主持节目时的照片,以及自己的书法获奖作品。请为她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栏目名称。(      )

    师恩难忘——同窗情深——学习掠影——生活花掠——               

    A . 才艺集锦 B . 多彩生活 C . 我的特长 D . 艺术万花筒
  • 8. (2022·硚口)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 . 质量 分量 雅量 B . 分量 雅量 质量 C . 雅量 分量 质量
  • 9. 读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端午节前,母亲fānxiāngdǎoguì,找出各种花布头做成香囊,香囊里放些艾草、雄黄、棉花,这些都是sīkōngjiànguàn的;也有放鸭蛋的,蛋壳上有cǎihuì的老虎。母亲说:“香囊挂上后,一直要到七夕节才能剪下来,扔到屋顶上。喜鹊会把香囊衔到天上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在幽幽的香味中相会。”淳朴的人们以这种方式为牛郎织女jìtuō了一份美好而làngmàn的祝福……

  • 10. 仿照句式,在横线上填写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地问候是一朵花,……能让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

  • 11. 以“刮风”为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心情好:

    心情不好:

  • 12. 填写古诗、名句。

    品读生活的金玉良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无日,”;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选择陪伴来表达我们的爱,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候;毕业之际,老师送上殷切的祝福,希望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青,取之于蓝,”;“良药苦口利于病,”,真正的批评才会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在共同富裕政策引领下,新农村建设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对于一种事物,长久地接触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正所谓:“近水知鱼性,”;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就像《增广贤文》中所说:“,一字值千金。”

二、阅读与思考。
  • 13. 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1】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认真地说,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他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2】​

    看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及上网时间

     

    15.38分

     

    18.91分

     

    98.85分

    通过问卷调查,以上是2020年我国一个城市18﹣70周岁居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1. (1) 从材料中看出,搜集这两则信息的渠道是
    2.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真正地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②我国居民看电视上网的时间远远超过看书读报的时间。

    3. (3) 【材料1】除了讲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还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及其原因,请分别写下来:读什么书:;原因:
    4. (4) 通过阅读【材料2】,你会怎样向人们发出读书倡议,请写下来。
  • 14.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好“骨头”

    ①结识大张一家,缘于他的儿子亮亮。

    ②我们这栋楼在小区最北边,隔着一堵墙就是报社的大院。墙并不算高,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三五成群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于是,墙上不时出现豁口。时间久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翻墙的孩子再多,他也从不翻墙而过。这个小男孩就是亮亮。

    ③起初,我以为亮亮胆子小,怕翻墙摔了。可是有一次,几个孩子踢球时皮球落到了高高的白杨树的树杈上。那一天,风很大,树梢随风摇来晃去,孩子们望着树杈上的球一筹莫展 , 没有人敢爬上去。这时亮亮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上了高高的白杨树。他攀着细细的树枝荡秋千般把球踹向地面去,看得我心惊胆战

    ④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地下室光线不好,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一天,路灯已经亮起来,他还趴在那里,我便隔窗问他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有一道题没做出来。我问他:“要不要叔叔帮你?”他朝我笑笑,坚定地说:“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我再想想吧。”听邻居讲,亮亮成绩优秀,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呢。

    ⑤北京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经常会被吹落在地上。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就会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为此,我总觉得欠了孩子一份情。

    ⑥不久,机会来了。那些日子,小区里的孩子们流行玩轮滑,亮亮也喜欢。不过,别人的行头是正定的轮滑鞋,配有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神气十足。而亮亮的装备,显然是大张给做的:一块木板上用铁丝缀了四个轴承,木板的另一面和平时穿的旅游鞋固定在一起。护膝、护肘也都是用三轮车的外胎做的。看着亮亮的另类装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亮亮却穿着那双“特制”的轮滑鞋玩得不亦乐乎

    ⑦有一次上街,我专门去了儿童用品商店,轮滑鞋、护膝、护肘、头盔一应俱全。我兴冲冲地买给亮亮,孩子很高兴,激动得脸色通红,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他说:“谢谢叔叔,爸爸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最后,我只好去找大张,希望他能说服亮亮收下这套轮滑用品。这个憨厚的汉子,态度和儿子一样,他搓着粗糙的大手说出这样一句话:“从小,就要让他长好‘骨头’。”

    ⑧好些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和大张一家早就失去了联系。不过那句“长好‘骨头’”始终在我的耳畔回响。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一筹莫展:

      ②心惊胆战:

      ③另类:

      ④不亦乐乎:

    2. (2) 文章写了有关“亮亮”的五件事,请用小标题的方式把另外四件列出来。

      (绕远走进大院)→

    3. (3) 读第②自然段,亮亮与众不同的行为是:
    4. (4) 第③自然段,“这时亮亮二话不说 , 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上了高高的白杨树。”;从“二话不说”一词,可看出亮亮;从“噌噌噌”一词,你体会到
    5. (5) 读第④自然段,“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从这句话你体会到;结合全段想一想亮亮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是:
    6. (6) 读第⑤自然段,“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7. (7) 读第⑦自然段,从“脸色通红,眼睛闪着亮光,摆弄了好大一阵子”等词语,你体会到
    8. (8) 题目——长好“骨头”喻义深刻,对于亮亮的表现,下面哪一项在文中没有明显体现____
      A . 守规则,堂堂正正做人。 B . 勤俭节约,热爱劳动。 C . 艺高胆大,助人为乐。 D . 助人不求报,人穷志不短。
三、写作题
  • 15. 习作与表达。

    天空,伴随鸟儿成长;大海,伴随鱼儿成长;阳光,伴随小草成长;是什么伴随着你成长?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美丽的友情、书香的滋润、激励、挫折、自信、磨砺……请以“我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00字以上;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