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2·新疆)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 (2021·连云港)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 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 C . 保障公民在民事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相同 D .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 3. (2022·重庆)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生效施行。法律援助关于经济困难群众和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该法规定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该法的出台(    )

    ①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让法律援助成为公民维权的必然选择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④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以此为根本活动准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为迎接宪法日的到来,八年级某班同学举行“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主题班会。下列可以作为班会内容的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指的是( )
    A . 刑法 B . 民法典 C . 宪法 D . 义务教育法
  • 6. 张某的家失窃后,怀疑是邻居王某所为,于是向王某询问,王某拒不承认,随后张某便将王某关进自家仓库。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A . 政治自由 B . 人身自由 C . 劳动权利 D . 物质帮助权
  • 7. “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B . 公民承担的义务是相同的 C . 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D . 履行义务有利他人但不利自己
  • 8. (2022·云南)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其中,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维权方式是(    )
    A . 协商 B . 调解 C . 仲裁 D . 诉讼
  • 9. 小华同学在复习时绘制了下列结构图,请给“?”处选择正确选项。(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国家主席 C . 国务院 D . 人民代表大会
  • 10. 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居委会工作人员积极提升居民文明素养,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文明新风宣传”等活动,受到人们赞誉。这反映出( )
    A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B . 居委会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国家机关 C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助于社会治理 D . 自我教育是居民委员会最主要职能
  • 11.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这是因为,在我国( )
    A .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 .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D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12. 2023年3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号主席令,根据大会决定,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主席行使了任免权

    ②国家主席行使了授予荣誉权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2·重庆) 今年修订后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让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明媚春天。该法依据宪法制定,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校生就业的报考、录用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能消除两种教育的差异

    ②禁止设置就业报考门槛,职校生的人权进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③职业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彰显宪法精神,两者法律效力相同

    ④适当降低对职校生的学历要求,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今天,平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性别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 )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③依据刑法严厉惩戒这些行为
    ④维护自己的特权,追求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做法与坚守公平要求不相符的是( )
    A . 国家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B . 小军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自觉排队 C . 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D . 某商家利用虚假广告误导顾客消费
  • 16. 2023年5月13日,笑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演员李昊石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在连续两场演出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决定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325381.6元、罚款13353816元,对涉案人员及其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相关违规行为将进一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这启示我们:( )
    ①违反规则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权利实现是履行义务的前提
    ③实现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④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相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材料二: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2022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64.7万件次,立案45.4万件,处分40.7万人,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48人。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监察机关行使了哪些职责?
    3. (3) 请你说说材料一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材料二中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什么关系。
  • 18. 材料一: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选出的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国务院总理及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等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分别进行了宪法宣誓。

    材料二:在观看完宪法宣誓仪式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得,有同学说:“遵守宪法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事,与我们无关。”

    1. (1)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2. (2)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19. 小江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遵纪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在2020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他无条件地执行国家的决定,让餐厅暂停营业,并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赠3万元人民币支援湖北。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托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江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至少三项)
    2. (2) 小江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至少三项)
    3. (3) 运用权利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托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 20. 据悉,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下面是班级收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三个价值取向,是公正,公正就是公平与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也是集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承的精神基因。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 (1) 为什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2. (2) 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