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3-09-20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的示意图。已知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最大 B . 物体在C点的速率大于在B点的速率 C . 物体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C点的加速度大 D . 物体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 2. (2022高一上·海门月考) 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a到b过程,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B . 从a到b过程,人的重力先减小后增大 C . 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 . 6s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 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 , 以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 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 B . 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 C . 划痕长度是 D . 划痕长度是
  • 4. (2022高一上·如皋期中) 如图所示,倾角为且上表面光滑的斜面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斜面与地面接触处粗糙,平行于斜面的细线一端系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斜面的挡板上。现用水平恒力向左拉动斜面,斜面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则(  )

    A . 与静止时相比,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不变 B . 水平恒力越大,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一定越大 C . 若斜面的加速度为 , 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刚好为0 D . 若水平恒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将增大
  • 5. (2015高一下·晋江期中)

    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与质量为m的物体A连接,A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连接.现BC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以速度v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做加速运动 B . 物体A做匀速运动 C . T可能小于mgsinθ D . T等于mgsinθ
  • 6. (2022高三上·安康月考) 视为质点的甲、乙两个小球先后在同一水平面相邻的两个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与出发位置的高度差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 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回到抛出点的时刻为 B . 乙回到抛出点的时刻为 C . 甲距抛出点的最大高度为 D . 甲、乙在同一水平线上时离抛出点的高度为
  • 7. (2021高一上·重庆月考)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横渡一条河流。小船船头垂直于河岸,自A点出发沿直线抵达河对岸的B点,历时 ,且知 与河岸的夹角 ,河水流速大小为 ,小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不变。已知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河流的宽度为 B . 小船相对静水速度的大小为 C . 只要调整小船的航向合适,小船可以沿直线抵达正对岸的C点 D . 无论怎样调整小船的航向,小船渡河的位移都不可能小于
  • 8.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 , B和C的质量都是m ,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B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B足够长,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 B . 当力时,A、B间的摩擦力为 C . 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D . 当力时,B相对A滑动
二、多选题
  • 9. (2022高二下·烟台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劲度系数为的竖直轻弹簧上方。质量为的物体用细线悬挂起来,紧挨在一起但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轻弹簧的压缩量为 B . 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 C . 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 D . 物体对物体的压力为
  • 10. 如图所示,系在墙上的轻绳跨过两个轻质滑轮连接着物体P和物体Q,两段连接动滑轮的轻绳始终水平。已知P、Q的质量均为1 , P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当对P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时,Q向上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Q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 . P的加速度大小为2 C . 轻绳的拉力大小为12N D . 若保持Q的加速度不变,改变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则力F的最小值为
  • 11. (2023高一上·武汉期末) 我国高铁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铁已成为重要的“中国名片”,领跑世界。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每节车厢质量均为m,当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为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2、4、5、7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该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做匀速运动时,各车厢间的作用力均为零 B . 匀加速启动时,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不管是匀速运动还是加速启动时,第4、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一定都为零 D . 匀加速启动时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 12. 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受外力F的作用,处于水平方向,现缓慢逆时针改变绳OA的方向至 , 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A的拉力F先减小后增大 B . OB的拉力一直增大 C . 物块P所受摩擦力一直增大 D .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断减小
三、实验题
  • 1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一滑块,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悬挂物连接,滑块和滑轮间的轻绳与导轨平行。现让滑块从静止释放,测得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 , 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 , 光电门1、2之间的距离为L , 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

    1. (1)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用dL表示)
    2. (2)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用dLmM表示)
    3. (3) 当m=(填“”、“=”或“”)M时,可认为轻绳的拉力等于悬挂物受到的重力。
    4. (4) 若 ,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 (2022高一下·潍坊期末)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使用小球、频闪仪、照相机、刻度尺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小球以某初速度水平抛出,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

    ②某次拍摄时,小球在抛出瞬间频闪仪恰好闪光,拍摄的照片编辑后如图所示,图中A处为小球抛出瞬间的影像,AB、BC之间各被删去了1个影像;

    ③经测量,AB、BC两线段的长度之比为a:b。

    已知频闪仪每隔时间T发出一次闪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

    1. (1) AB、BC之间的水平距离理论上满足xABxBC(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 (2) BC之间实际下落的竖直高度为(用g、T表示);
    3. (3) 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用g、T、a、b表示)。
四、解答题
  • 15. 云南省彝良县曾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发现泥石流后立即启动汽车(忽略司机反应时间),汽车启动后以0.5 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求泥石流到达坡底的速率及所用时间;
    2. (2) 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 16. 如图所示,一木板放置于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铁块以初速度v0从木板的最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已知木板的质量是铁块质量的两倍,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木板固定不动,铁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恰好停下,求木板的长度L
    2. (2) 设水平面光滑,释放木板,铁块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铁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木板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加速过程持续的时间;
    3. (3) 设木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铁块向右滑动过程中,要使木板也能够向右滑动,则动摩擦因数μ0应满足什么条件?
  • 17. 如图甲所示,长度为2.5m的粗糙斜面AB与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在同一平面内,倾角=30°。一质量为1kg的物块静止于斜面上A点,现在外力推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以5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时撤去外力,传送带以2m/s的速率逆时针匀速转动,物块滑上传送带2s后速度不变。物块进入传送带后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斜面与传送带之间的缝隙,g=10m/s2

    1. (1) 求物块在A点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
    2. (2) 求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 (3) 由于物块和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在传送带表面留下了一段划痕,试求该划痕的长度。
  • 18. 用风洞实验可以来研究类斜抛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竖直向下恒定的风力F风大小未知,让视为质点的小球第一次从A点以斜向右上方的速度抛出,速度的大小为 ,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 经过一段时间落到与A点等高的点B , 类斜拋运动的轨迹为1,再让此小球第二次从A点以斜向右上方的速度抛出,速度的大小仍为 ,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 , 经过一段时间落到与A点等高的点B , 类斜抛运动的轨迹为2,θβ ,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求:

    1. (1) 第一次小球的抛射角θ与第二次小球的抛射角β之和为多少;
    2. (2) 若风力F是小球重力的0.2倍、=5m/s,且第二次小球的抛射角β=53°,sin53°=0.8、cos53°=0.6,则轨迹2对应的运动时间与轨迹1对应的运动时间之差为多少,轨迹1在最高点的速度与轨迹2在最高点的速度之差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