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

更新时间:2023-08-25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水的增大,若一旦溃堤,奔流而下的水所具有的会给下游造成巨大的损失(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
  • 2. 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几种工具:①钳子;②镊子;③理发剪刀;④瓶盖起子;⑤钓鱼竿。其中省力的是,费力的是
  • 3. (2023·肇东模拟)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则F=N,它是杠杆。

  • 4. (2019八下·肇源期末)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于2016年5月18日在西北太平洋完成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蛟龙”号潜水器漂浮在海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当“蛟龙”号下潜至5000 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ρ海水=1.0×10 3 kg/m3

  • 5. 将一个体积为2m3 , 密度为0.5×103kg/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N,若将此物体投入密度为0.4×103kg/m3的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
  • 6. 小明同学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均选填“>”“<”或“=”)

  • 7.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自制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实现浮沉。当对着胶管A (选填“吸气”或“吹气”)时,模型将下沉,此过程中模型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8. 如图所示,A、B两物块以不同方式组合,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则物块A在两个容器中受到的浮力FF , 物块A、B的密度ρAρB。(均选填“>”“<”或“=”)

      

二、单选题
  • 9. (2021八下·贵港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羊角锤 B . 钢丝钳 C . 镊子 D . 开瓶器
  • 10. (2021九上·灌阳期末) 为了更好的推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计划发射十八颗通信卫星,为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如图所示,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   )

    A . 重力势能减小 B . 速度增大 C . 机械能增大 D .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11.

    如图,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漂浮在水面上,乙悬浮在水中.它们所受浮力F、密度ρ、受到的重力G和排开水的体积V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 F甲浮>F乙浮 B . ρ<ρ C . G<G D . V甲排<V乙排
  • 12. 甲、乙两质量相等的物体,用外力F1使甲以速度v1匀速上升高度h时,F1做功W1 , 功率为P1;用外力F2使乙以速度v2同样匀速上升高度h时,F2做功W2 , 功率为P2 , 已知v1v2 , 则(  )
    A . W1W2P1P2 B . W1W2P1P2 C . W1W2P1P2 D . W1>W2P1P2
三、多选题
  • 13. (2020八下·北京期末) 小北进行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物块受到的浮力F=F1−F2 B . F2 < F1表明物块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 . 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液=F4 D . 若F1−F2= F4−F3 , 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 14.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  )

    A . 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所受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 B . 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C . 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跳伞运动员(包括降落伞)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四、计算题
  • 15. 如图杠杆重力不计,提纽OB点的距离是5cmOA为30cm , 在秤钩上挂6N的物体时,秤砣应挂在距O点10cmC点才平衡,求:

    1. (1) 秤砣的重力;
    2. (2) 这杠杆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
  • 16. 2020年5月1日,备受关注的洛宁伶伦大桥进入试运行阶段。若桥南到桥北的路程为380m。—辆大货车从桥南到桥北运行时间约为40s。货车的牵引力约为2×104N。求这段路程中: 
    1. (1)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货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 (3) 货车牵引力所做的功的功率是多少?
  • 17. 如图所示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过程,从左至右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的示数分别为:F1F2F3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 , 求:

    1. (1) 石块的质量;
    2. (2) 石块的体积;
    3. (3) 液体的密度(用以上符号表示结果)。
五、实验题
  • 18.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 , B球质量为2m , 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h2 , 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 , 且h1h2h3

    1. (1) 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 (2) 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质量,重力势能
    3. (3) 比较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 (4) 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无关)。
    5. (5) 铅球在陷入沙面之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能。
  • 19.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小华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左/右);
    2. (2) 如图乙,实验时在杠杆左侧A点挂钩码,在右侧的B点挂弹簧测力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平衡;
    3. (3) 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斜拉位置时,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将钩码向(左/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4. (4) 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 (5) 某同学设想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情景:测力计水平拉动,杠杆水平平衡。该同学的设想(符合/不符合)实际。
  • 20. 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猜想其影响因素可能有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于是用质量为m、2m的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虚线位置是木块被撞后滑动一段距离停下的位置。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选填“木块”或“钢球”)的动能大小;
    2. (2) 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的关系,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 , 则f1f2(选填“>”“=”或“<”);
    3. (3) 比较甲、丙两图实验可知,钢球的越大,动能越
    4. (4) 小丽同学认为用乙、丙两图也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1. 小明与同学们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如右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

      

    1. (1) 小明在探究物体c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关系的实验中,发现数据明显与其他组数据反映的规律不符。为了得出结论,他将c组数据中的桶与排开水的总重G1改为1.3N,排开水重G排改为0.7N,请你评价他的这种做法:;针对此实验数据重新进行分析,排除各种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发现物体c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它所受的浮力,请分析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2. (2) 实验后小组成员又进行了交流,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物体(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3. (3) 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上图中的步骤(选填“A”“B”“C”或“D”)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