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第二中学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10 浏览次数: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图标中属于回收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2.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大量补充 B .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C . 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绝不能食用 D . 蔬菜、动物肝脏等是人体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 3. 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农业上采用喷灌、滴灌以节约用水 B . “阶梯水价”可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 C .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色素 D . 难降解的塑料长期堆积会污染地下水
  • 4.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固有的特性。下列对化学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He:只能表示氦元素和1个氦原子 B .  只能表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饮料标签Na-75mg:指钠单质 D . 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
  • 5. 钙可用于与铝、铜等制合金,在生物、医疗领域也有广泛应用。钙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钙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 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D . 合金的抗腐蚀性不如纯金属
  • 6. 端午节插艾草是传统习俗。艾草中含有的侧柏酮(C10H16O)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下列有关侧柏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三种非金属组成 B . 由1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属于有机物
  • 7. 载人航天器中的物质和能源都十分宝贵,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中氧气的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H2O和CH4质子数相同 B . 反应①为 C . 太阳能可作为反应②的能量来源 D . 循环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加
  • 8.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成语中也包含化学知识,下列对成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滴石穿——CO2和H2O和CaCO3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Ca(HCO3)2 B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即使高温也不熔化 C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 釜底抽薪——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来灭火
  • 9.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酸、碱、盐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的稀释 B . 向碱溶液中滴酸液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蒸发食盐水
  • 10. 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对比反应放出热量比对比化学反应速率更具科学性。科学探究小组同学用三套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金属

    起始温度/℃

    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Zn

    20.5

    46.3

    Mg

    20.5

    60.1

    Fe

    20.5

    23.6

    A . 应保持金属的形状、质量和酸的体积、浓度等变量相同 B . 试管中有气泡放出,溶液最终均为无色 C . 长颈漏斗可缓冲瓶内压强,以防塞子松动 D . 实验证明:Mg>Zn>Fe
  • 11. 归纳总结是学生学习化学应具备的能力,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分类

    B.物质的鉴别

    ①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金、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棉纤维和合成纤维--取样,灼烧,闻气味

    ②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

    ①氯化钠有咸味--消除公路积雪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剂

    ①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②CO2(HC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推理是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水 B . CO2能溶于水生成H2CO3 , 非金属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D .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市场上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会有一小袋包装的干燥剂,这种干燥剂主要用来除去食品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受潮变腐变坏。食品中硅胶和生石灰作为主要原料的干燥剂比较常见。它们虽然吸湿性较好,但是并非十分的安全,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干燥剂对儿童造成的意外伤害。这些伤害主要来源于生石灰的遇水放热现象,虽然近些年也有不少硅胶干燥剂慢慢替代了生石灰干燥剂,但是价格相对昂贵很多。现代研究发现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对水、血液和生理盐水等均有较好的吸湿作用,相同条件下,丙烯酸树脂在蒸馏水和血液中的吸液速率和吸液倍率测绘如图,且能达到健康环保、价格低廉并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多种要求。

    1. (1) 写出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取一个软塑料瓶,装入一包生石灰干燥剂并加入适量水,旋紧瓶塞,观察到瓶体膨胀,不一会发生爆炸,瓶子爆炸的原因是。除易发生爆炸外,生成物还具有性,也会给儿童造成伤害。
    3. (3) 对比于蒸馏水,在最初的4min内,丙烯酸树脂对血液的规律是
    4. (4) 丙烯酸高吸水树脂除作食品干燥剂外,还可以制作
三、实验题
  •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氧气可供给呼吸,代谢的产物中二氧化碳会增加。请设计实验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3. (3)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B装置优点是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实现这一优点的操作是
四、流程题
  • 15. 科学探究与实践小组同学配制200g2%的硫酸钠溶液,用来进行电解水实验,并对用后溶液中的硫酸钠进行回收。其流程如下:

    1. (1) 称量4g硫酸钠固体,当看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应
    2. (2)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硫酸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用符号表示)。
    4. (4) 小明发现生成的氧气有鱼腥味,这是因为放电作用下,一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O3)。电解等质量的水,①全部生成氧气,②生成氧气和臭氧,则①②的质量关系是:①②(选填“>”、“=”或“<”)
    5. (5) 蒸发中,当时。停止加热。
五、实验题
  • 16. 科学探究小组同学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步骤一:按图一连好实验装置,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二:先将5mL煮沸并快速冷却的蒸馏水一次性注入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三:再将5mL氢氧化钠溶液(也为用冷却的蒸馏水配制)一次性注入吸滤瓶内,轻轻振荡,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1. (1) 【结论分析】

      蒸馏水煮沸并快速冷却的作用是。步骤二的作用是。步骤三中热水沸腾的原因是

    2. (2)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将图一装有热水的试管换成数据采集器,如图,重复上述实验。ab表示缓缓注入5mL水容器内压强的变化。说明5mL水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为mL。

       

      探究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图二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步骤一:按图二连好实验装置,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二:轻轻用力推动注射器活塞,将80mL二氧化碳缓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烧杯中的导管口无气泡冒出,烧杯中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

    4. (4) 【实验分析】

      80mL二氧化碳全部“溶解在”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理由是

    5. (5) 为验证反应后的瓶内液体中含有碳酸钠,在不引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完成实验验证
六、计算题
  • 17. 将10g打磨干净的铝箔放在空气中,几天内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 (1) 试计算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 (2) 5天后,铝箔质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