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家庭劳动清单里有“独立烹饪”这一任务活动,下列在烹饪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淘米 B . 洗菜 C . 切菜 D . 点火炒菜
  • 2. 在刚刚结束的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抽到的实验为“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下面是实验中出现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铁钉 B . 倾倒稀盐酸 C . 滴加硫酸铜溶液 D . 胶头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
  • 3. 2023年1月1日起,国六B(或称国VIB)标准车用汽油全国上线,我国汽油全面进入国六B时代,与国六A相比,国六B汽油中烯烃(一类含碳物质)含量由18%(体积分数)降低至15%。由于烯烃含量下降,国六B汽油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指标明显下降。下列使用国六B后,不能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 . 酸雨 B . 雾霾 C . 温室效应 D . 光化学烟雾
  • 4. 2月27日,第九届中国徽菜产业博览会在合肥举行,本届博览会致力于传承及发扬徽菜文化,下列徽菜中的营养物质富含糖类的是(  )
    A . 蜜汁红芋 B . 黄山炖鸽 C . 方腊鱼 D . 徽州毛豆腐
  • 5. 2023年4月,我国将正式实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国标中修订了砷元素的限量不超过0.01mg/L,如图为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3 B . 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 . 砷和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 . 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 6.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小分子“胶水”——C15H10O4 , 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的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该物质中氢元素含量最低 C .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2个氧分子 D . 15:10:4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7. 如图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的玩偶,它们的填充物为涤纶,涤纶属于(  )

    A . 合成材料 B . 金属材料 C . 天然材料 D . 复合材料
  • 8. 如图为二氧化碳在Cu-Cu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制备乙烯(C2H4)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 C . 两种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2:9 D . 催化剂在反应中被消耗,质量变轻
  • 9. 化学应用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下面场景中化学物质应用正确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内常用NaOH固体作吸收水蒸气的干燥剂 B . 某农作物叶片枯黄,应施钾肥来改善 C .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可用熟石灰中和 D . 厨房内油污较重,可用含稀盐酸的炉具清洁剂除去
  • 10. 类比和推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成黄色,则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后溶液也呈黄色 B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所有的碱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 C . 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则一氧化碳也可以反应 D .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也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 11. 表格中为一些常见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A . 表格中易溶于水的物质有三种 B . 20℃时,对饱和的石灰水加热,会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C . 已知因此向石灰水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会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D . 20℃时,不可能配出比NaOH溶液浓的Na2CO3溶液
  • 1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有沉淀产生.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 . 甲:Na2CO3 乙:KOH B . 甲:Mg 乙:AgNO3 C . 甲:KOH 乙:NaCl D . 甲:CuO 乙:NaOH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3年1月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动力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仅需18秒,就可充满电。根据研究成果,这种双向、快充铝-硫属元素电池的成本,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成本的12%-16%。这种新型电池正极是硫属元素,比如硫和硒。负极是铝,电解质是由NaCl-KCl-AlCl3组成的熔融物。即使使用类似食品包装铝箔等劣质铝制作负极,也不会影响电池性能。作为电解液的碱金属氯铝酸盐熔体比一般熔盐系统共晶点低得多,约为93℃。这保证电池在类似110℃的低温情况下也能运行,这意味着不需要主动冷却系统。而由于热效应,一般的锂离子电池都需要冷却系统,让电池保持在最佳运行温度,提高效率。同时,即使温度超过500℃,熔盐电解质仍然具有热稳定性和非挥发性,不会在高温下汽化导致电池爆炸、起火。并且熔盐电解质除了熔点低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防止电池短路。这是因为电解质中的Al3+具有去溶剂化的特点,可以防止铝枝晶生成。

    1. (1) 文中提出电池的部分材料,其中Al是地壳中排名第的元素,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得到单质铝,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新型电池的电解质是
    3. (3) 从能量的角度看,新型电池和锂电池都是将能转化成电能。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该动力电池的成本低、充电快,是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 B . 回收的铝制易拉罐用作该电池的负极,会影响电池性能 C . 新型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都需要冷却系统 D . 电解液的熔点低,可以防止电池短路
三、实验题
  • 14. 氧气是生活中、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图,以及市面上一种市售的制氧机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仪器X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选用左图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棉花的作用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如图装置是市售制氧机的示意图,从加料口加入制氧剂——过碳酸钠和催化剂,过碳酸钠遇水迅速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I、II中的水作用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氧气能从加湿过滤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
四、流程题
  • 15. 硫酸铵在工业上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某工厂以硫酸钙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硫酸铵受热易分解

    1. (1) 从滤液中获得硫酸铵晶体,操作Ⅱ步骤为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等,得到的硫酸铵除了作工业原料,还有其他用途为
    2. (2) 写出煅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欲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3. (3) 该流程中所有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
五、科学探究题
  • 16. 胃液中主要含有盐酸,盐酸若分泌过少,常引起消化不良,若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止酸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利用其有效成分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止酸剂展开了探究.

    【活动一】止酸剂的反应原理

    1. (1)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市面上常见的止酸剂后,选取了实验室中的碳酸氢钠(俗称)氢氧化铝、氧化镁模拟止酸剂与胃酸反应,请写出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活动二】比较止酸剂的止酸效果

      查阅资料:胃液的pH为0.9~1.5,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为2~3.5,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步降低,当pH超过6时,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而失去活性。

      实验步骤:小组同学搭建如图所示装置,气球中加入固体物质,三颈烧瓶中放入稀盐酸,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放入瓶中,用压强、pH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3. (3) 三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后的压强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曲线①对应的物质是,由此推断服用过后可能会引起胃胀。

       

    4. (4) 三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后的pH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资料信息,推断止酸效果较好的物质是

       

    5. (5) 【活动三】测定某胃药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兴趣小组的同学定量测定某品牌胃药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步骤如下:

      ①分别配制7.3%的稀盐酸和4%的氢氧化钠;

      ②取一粒药片(1.0g)研碎后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4%的NaOH溶液去中和,共用去10g;

      ④加入10g7.3%的稀盐酸

      测定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药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6. (6) 【活动四】课后拓展

      小组同学还查到一种止酸剂为铝碳酸镁片,已知它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两种盐,请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
  • 1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2.8g铁粉,放入到盛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

     

    1. (1) 完全反应后,请在图中烧杯中,用类似 (表示水分子)的图形,画出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2. (2) 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理论上可以得到多少克的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