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24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知识(40分) 
  • 1. 读拼音,根据语境填一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春力量一经觉醒,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gé mìng新气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历史和实践充分zhèng shí,中国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kě kào后备军。党和国家的希望jì tuō在青年身上。共青团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lǐng yù,聚焦mù biāo方向,自觉担起zé rèn,焕发出共青团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 2. 选出下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 息(qī) 此(bǐ) B . (xù)养 细(nì) C . (qì)(jǐn)管 D . 玲珑透(tì) 抖(zhàn)
  • 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依次填入的序号为( ) 

     ⑴小贩们在庙外摆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⑵这件事偏偏让他给上了。摊tān 

     ⑶这次的损失比较大,大家都分一点儿。 

     ⑷地上的一积水也能映出雨后的彩虹。或用席、板等摆设的售货处。 

     ①摆开,展开。②摆在地上③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④分担财物。⑤遇到、碰上。 

    A . ②④①③ B . ②⑤④③ C . ①⑤②③ D . ①④②③
  • 4. 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死 其所  

     

     见天日  

     

     不可思  

     

     见 知著  

     

     箱倒柜  

     

     司空见  

     ①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这批深埋地下的青铜器终于得以 。 

     ②能从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是非常不简单的。 

     ③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与分析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 5. 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将相应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中。 
    1. (1) 很多古诗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听到爆竹声声,就会想到。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 (2) 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B.《采薇》 

       C.《送元二使安西》 

       D.《泊船瓜洲》 

       ①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②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 

       ③选自《诗经•小雅》。 

       ④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 

    3. (3) 毕业将至,张老师想用告诉学生书的价值很大,读书要下苦功夫;想用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6. 句子练习。 
    1. (1)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安静   高兴   胖   瘦   饿      

       例:我的嗓子干得快冒烟了。 

    2. (2) 根据中心观点提示,引用名言。当我以“诚信”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时,我想引用的名句: 
  • 7. 按照原文填空。 
    1. (1)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 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就不怕别人 指出。 
    2. (2) 水是眼波横,。欲问行人去那边?。选自《》 
    3. (3) 春无踪迹谁知?。百啭无人能解,。选自诗人 的《》 
  • 8. 毕业临别赠言中不能用来表达对恩师感激之情的一项是( ) 
    A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二、阅读与鉴赏(27分) 
  • 9. 《快乐读书吧》          
    方格布   大雁   阿卡   瑞典   狐狸斯密尔
    1. (1) 读到上面这些词语,你一定猜到了这部世界名著是《》 
    2. (2) 判断题。 

       ①这里的“方格布”并不是真的布,而是从天上看下去的耕地和牧场。 

       ②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介绍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的教科书。 

    3. (3)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变形”的经历。离开家时,他是一个 的坏男孩;最后回家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 的男子汉。他在这次旅途中有许多“英雄事迹”,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 
  • 10. 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根据原文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找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思援弓(jiǎo zhuó) 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yú yǔ)  

    3.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二人弈  

       ②非也  

       ③思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学  

    4. (4) 给“之”字选择正确的含义。(填序号) 

       A.他,指前一个人; 

       B.助词,的; 

       C.鸿鹄; 

       D.指弈秋的教导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5. (5) 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 11. 现代文阅读 

     胡杨 

     ①茫茫沙漠,( )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 )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胡杨便位列其中。胡杨,别名胡桐,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区。我见到过很多胡杨树,它们的样子真的很独特。你看,有的胡杨高大挺拔,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有的胡杨身躯虽然高大,树枝却早已经干枯了,显得那么苍老;还有的树干是弯曲的,弓腰驼背,看上去像一位老人守候着漠漠黄沙…… 

     ②胡杨有“沙漠勇士”的美称。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 

     ③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说根发达,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很深,能一直生长到地下二十多米的地方,吸收到足够的地下水。胡杨树还很“团结”。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④其次,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一旦碰上雨季,树干可以把从根吸收上来的水储存起来,为以后的长期干旱做准备。曾经有学者测试过,在胡杨树干上钻一个孔,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____ 

     ⑤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它们的树叶上长满了小毛,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 

     ⑥传说,胡杨可以”生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看着这沙漠中“最美的树”。我相信,这不是传说,这是真的。 

    1. (1) 把第①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选出来。( ) 
      A . 不仅……而且…… B . 虽然……但是…… C . 因为……所以……
    2. (2) 选出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 
      A . 设问 B . 夸张 C . 排比
    3. (3) 联系上下文内容,选出填入第④自然段结尾处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 ) 
      A . 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B . 这足以说明它的储水能力有多强大! C . 这足以说明它的树根有多么的发达!
    4. (4) 第③自然段中的“团结”是指。 
    5. (5) 胡杨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 
    6. (6)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 12. 习作 

     选题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的事,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请你选择一件发生在校园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不能出现真实的人物姓名和地名。 

     选题㈡: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愿是什么?仔细想一想,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要求:⑴请从以上内容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⑵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标点符号使用正确,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