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46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 1. 读语句,再读拼音写词语。

    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应该是有zhì xiàng 、有mèng xiǎng ,爱学习、爱劳动,懂gǎn ēn 、懂yǒu shàn ,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mín zú fù xīng 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qī dài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山(yān)子(1ì)人(sēng)头晕目(xiàn) B . (wàn)养(xù)汤(shí)白云(guàn) C . 度(wěi)系(yíng)牙(quǎn)商业簿(bù) D . (fá)齿(jī)蜜(jiàn)头涔(jīn)
  • 3.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 哀思 肿帐 翻箱到柜 B . 分外 依偎 悬灯结采 C . 法庭 僻免 直冲云宵 D . 染缸 书籍 万不得已
  • 4. 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声泪下野径云 B . 蹈火汤汤乎若流水 C . 马观花快踏清秋 D . 零如雨初闻泪满衣裳
  • 5. 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乱砍乱伐对自然界的危害是不可思议的。 B . 你理应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不该动不动就发火。 C . 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总是向老师请教,老师常常表扬我不耻下问 D . 赏月是件很有情趣的事情,心情美不胜收
  • 6. 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 . 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C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D . 同学们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内心的激动。
  •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 . 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的实施,使城市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学语文。 D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 8. 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志向一致的诗句是( )

    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9. 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②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③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④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像眼睛一样美丽的星星。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②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③①
  • 10. 选择习俗寓意。(填序号)

    A.长久长寿 B.年年有余 C.富贵吉祥 D.阖家团圆

    ①过年的时候吃鱼:

    ②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③重阳节看望老人:

    ④建筑上雕刻蝙蝠:

  • 11. 判断正误。
    1. (1) “凹”字一共有五笔,其中第三笔是横。( )
    2. (2) 《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录,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运用了首尾呼应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
    3. (3) 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蕴含的道理相似的名言是“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4. (4) 先大致了解名著的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5. (5) 辩论时要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语气强硬才能压倒对方。( )
    6. (6)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
  • 12. 填空。
    1. (1) 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告诉我们要惜时奋进;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2) 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来表达了依依离别之情。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词句,请写出两句: 
二、阅读(30分)
  • 13.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备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 (1) 文段选自《腊八粥》,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 和 两件事。以上文段所写的是八儿 和 的场景。
    2. (2) 文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八儿的 描写。这些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八儿。
    3. (3) 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不仅食材丰富,而且已经 。八儿的一系列猜想,表现出了他 的心理。
    4. (4) 作者通过八儿的猜想,对腊八粥进行了细腻巧妙的描写。你最喜爱的一种食物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下。 
  • 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但是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有一次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我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跑出家门,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好大,眼睛成了一条缝。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二哥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帮你看看!”他把书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作者:莫言,有删改)

    1.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中“我”童年迷恋读书的经历。

      为读《封神演义》,我拉了一上午磨→为读 →为读 →为读 

    2.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传家宝:

      忐忑不安:

    3. (3) 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童年时看“闲书”成为“我”最大乐趣的原因。 
    4. (4) 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我”
    5. (5) 短文写到了一位怎样的“二哥”?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6. (6)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三、习作(30分)
  • 15. “珍惜”应该是一种品质,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最好的回应。唯有珍惜,一切方才可贵;唯有珍惜,我们与这个世界才有共鸣;唯有珍惜,在艰难困苦之处才有了援助之手,在迷茫徘徊之时才有了点亮心灵的灯。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哪些物、哪些情,值得我们永远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结合具体事例,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