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7 浏览次数:67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读书的号召】

    习近平爷爷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发出号____(zhāo zhào):希望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你①gū dú ____时,书是忠实的伴侣,②chè dǐ ____驱散你的③jì mò ____;当你④yōu shāng ____时,书是贴心的知己,给你温暖的⑤fǔ wèi ____;当你茫然时,书是精神的导师,为你⑥bō yún jiàn rì ____。

    同学们,开始读书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把读书(dàng dāng)____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____,一字值千金。”请你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____(积累 积蓄)蓬勃力量,____(修筑 筑梦)美好未来。

    1. (1)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⑥。
    3. (3) 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4. (4) 补写文中空缺的诗句。
  • 2. 同学们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下列句子作为读书会宣传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3. (2022·义乌)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从《读书》到《读屏》,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 B . 读书,明智、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古来贤俊多坎坷: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 C . 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每一条意义都耳熟能详,所以我们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D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 4. 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把握人物形象,是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分享。
    1. (1) 方法一:对名著人物作出评价。
      中国古典名著单元中,诸葛亮、孙悟空、武松、贾宝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你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是  , 你对他的评价是 。(至少写两点)
    2. (2) 方法二: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看人物的性格。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选自《三顾茅庐(节选)》

      请选择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在答题卡选择题相应位置作答,可多选)                                                     

      A.循规蹈矩

      B.操之过急

      C.礼贤下士

      D.优柔寡断

      E.老成持重

      F.求贤若渴

      刘备 

      张飞 

      关羽 

    3. (3) 方法三:体会主人公的多面性。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周瑜忠义、英勇善战、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但从《草船借箭》一文中对周瑜的描写……现在军中缺箭,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的性格特点另外一面是 
  • 5. 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写书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ㅤ在____这本著作里,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____讲述了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在____这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____也是如此,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在我们眼前展开。

    ①《骑鹅旅行记》    
    ②《爱丽丝漫游奇境》

    ③《鲁滨逊漂流记》    
    ④《汤姆•索亚历险记》

    A . ④①③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①②
  • 6. 下面关于世界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B . 《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C .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D .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7. 为了得到家长对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支持,蓝天小学六(1)班向家长发出倡议。这份倡议书有4处错误(格式1处,错别字1处,画线部分有语病2处)请你用修改符号在答题卡原文上进行修改。

    亲子共读古诗词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向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⑴请您支持我们背诵古诗词,多背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和想象,启迪智慧。

    请您和我们一起背诵古诗词,要么能让您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使您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⑶请您多关注学校“诗词大会”动态,可以提提健议,也可以到现场参与“诗词亲子秀”活动。

    2023年6月12日

  • 8. 古人以物为偶像,做咏物诗以明志。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照范例填空。
    1. (1) 随风潜入夜,。唐代杜甫赋予(春雨)默默奉献的品格(志向)。
    2. (2) 荷尽已无擎雨盖,。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的品格(志向)。
    3. (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赋予 的品格(志向)。
    4. (4) 学习古诗词能铸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得到升华。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困境,我们可以常常吟诵:墙角数枝梅,;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没有过错却遭遇他人的不信任、指责,倍感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阅读
  • 9.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

    1. (1)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2. (2)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则节节有疑    节节:接连不断 B . 融会贯通    至:达到 C . 始是学    方:方才
    3. (3) 读书想有长进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 (4) 谈谈你阅读文段后学到的读书态度或方法。
  • 10. 阅读文段,完成题。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但是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会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来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利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有一次,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我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跑出家门,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儿。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好大,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如醉如痴,二哥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帮你看看!”他把书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害得我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选文有改)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如醉如痴:

      忐忑不安:

    2. (2) 第③自然段中“从草珠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对“晕头涨脑”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因长时间专注看书而疲惫。 B . “我”被蚂蚁、蚊虫叮咬而出现身体不适。 C . “我”被马蜂蜇,头肿得厉害。 D . 表现了“我”童年时对读书的迷恋。
    3. (3)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中“我”童年迷恋读书的经历。

      为读《封神演义》→为读《》,被蚊虫叮咬,并且忘记割草喂羊→为读《》,→为读《》,

    4. (4) 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5. (5) 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自然段画“”的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
    6. (6)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少于50字)
三、写作题
  • 11. 表达•交流

    题目:温暖

    同学们,不久以后,你们就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回想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经历过让你感到温暖的事,请以“温暖”为题,用笔记录下那段经历或那个瞬间。

    要求: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⑵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⑶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