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73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沸腾 截然 焉知非福 B . 严竣 唯恐 翻箱倒柜 C . 含糊 书藉 见微知著
  • 2.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啭无人能解,风飞过蔷薇。(因:凭借) B . 晓看红湿处,花锦官城。(重:重量) C . 行道迟迟,载渴饥。(载:承载)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威尼斯的小艇》都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B . “不以为然”和“理所当然”中的“然”字意思相同。 C . 春节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
  • 4. 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 .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详写了腊八和正月初一这两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 B . 《表里的生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著的孩子形象。 C .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
  • 5. 在小学阶段,我们阅读了不少课外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主要写了爱丽丝在睡梦中掉进了一个兔子洞,开始了一段神奇美妙的冒险旅程。 B . 机智的徐文长、聪慧的巧姑、美丽的田螺姑娘都是我国民间故事里的人物。 C . 《爱的教育》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围绕主人公安利柯成长,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
  • 6. 下列诗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②④③
  • 7.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渔夫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屋便抱怨:“这dǎo méi 的天气!”桑娜jué chá 他的内疚,赶快用言语kuán wèi 他,让他别着急。 

  • 8. 按要求填空。 
    1. (1) 原文填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初阳蒸融了。 
    2. (2) 他的书房里挂着郑板桥《竹石》里的一句名言:。来表示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3. (3) 他抱怨妈妈让他起早床,却没想到清晨的街道上却有很多行色匆匆的人,他不由得感叹:莫道 。 
    4. (4) 人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曾说过:。 
  • 9. 语言表达 
    1. (1)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我在做家庭作业时,一道阅读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老师说的找关键句、圈关键词的方法。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一下子就做了出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了。 

    2. (2)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请从下列情境中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好心情。                                              
       

       走在乡间小路上 

       
       

       身处宁静的公园中 

       
       

       热闹的超市里 

       
  • 10. 语言实践。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到不同年级。对此,你怎么看?试着用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二、阅读 
  • 11. 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节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写父亲李大钊的?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品格? 

  •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气象播报】 

     听众朋友早上好,欢迎您收听武汉天气播报栏目,我是主持人晓月。下面由我为大家播报本周武汉的天气情况:虽然是五月份,但本周武汉的晚上天气保持在16度左右,白天气温仍保持在28°~31°之间,早晚寒凉,中午高温,周六受新一轮降雨影响,北风加大,气温下降,请市民朋友根据气温及时添减衣物。 

     材料二:【人物闲聊】 

     女:上周穿大衣都还冷,今天只想穿短袖,武汉的天气真是太“任性”了。 

     男:本以为武汉的天气“成功入夏”了,没想到气温变化得这么快。 

     女:穿外套热,穿短袖冷,有太阳热,阴凉处冷。武汉人真不容易呀,每天要做“两手准备”。 

     男:是啊。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感觉就像“坐过山车”。 

     女:我把大棉被都拿出来了,结果天气暖和了,厚被子没有“用武之地”了。还是收起来吧。 

     男:唉,昨天穿毛衣,今天穿短袖,这样的天气很“武汉”呀! 

     材料三:图是2022年3月12日到3月18日武汉的天气情况。 

    2022-03-12
    星期六
    29℃18℃多云
    2022-03-13
    星期日
    29℃18℃多云
    2022-03-14
    星期一
    25℃17℃
    2022-03-15
    星期二
    28℃15℃多云
    2022-03-16
    星期三
    26℃12℃小雨到中雨
    2022-03-17
    星期四
    10℃5℃多云
    2022-03-18
    星期五
    13℃6℃
    1. (1) 阅读上面材料,概括三个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2. (2) “昨天穿毛衣,今天穿短袖,这样的天气很‘武汉’呀!”从“武汉”一词读出什么信息? 
    3. (3) 下列与“武汉的天气很任性”中的任性’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 . 调皮捣蛋 B . 变化随意 C . 活泼可爱
  • 13. 阅读《欧阳修苦读》,完成小题。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注释:①孤:失去父亲。②荻:指芦苇一类的植物。③以:用。④使:让。⑤为:做。⑥及:等到。⑦闾里:乡里、邻里。⑧或:有的时候。⑨因:趁机;借……机会。⑩诗赋文字:诗歌文章。 

    1. (1) 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①教以字。 

       书: 

       ②抄录未毕,而已能其书。 

       诵: 

    2. (2) 联系上下文猜测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 (3) 仿照例子,填写申请书。 

       “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车胤 

       家境:贫穷 

       勤学行为:萤火照书,以夜继日 

       “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欧阳修 

       家境: 

       勤学行为:(至少两种)  

  • 14.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忙着帮长工阿荣分粽子。乞丐常常高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都有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您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我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⑨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同:“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⑩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⑪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⑨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 (2) 文中写了家乡端午节的哪些风俗? 

       包粽子  

       供祖先  

    3. (3)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联系上下文,从“门庭若市”能体会到什么? 
    4. (4) 布施乞丐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情感变化。将作者的心情线补充完整。 

       ① 

       ②震撼 

       ③ 

       ④害怕 

    5. (5) 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说一个)?用文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 

       特点: 

       理由: 

    6. (6)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习作角 
  • 15. 好的故事能启迪思考……我们也来写一写故事吧。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环境和人物,选择一组创编故事。注意围绕中心意思写,尽可能把情节写得吸引人,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450字左右。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信息。 

     环境一:一个夏日的早晨、奶奶家的厨房 

     人物:我、奶奶、小妹妹 

     环境二:安静的图书馆 

     人物:马大哈小飞、考古学家李博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