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罗湖期末) 《世界遗产》是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创办的。云南已有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石林、哈尼梯田和澄江化石地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关于文化遗产描述错误的是( )
    A . 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B . 应正确处理好古城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C . 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审美价值 D . 古城类的遗产没有实用价值,应该拆旧建新
  • 2. (2020七上·江城期末) 读广东省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的叙述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多处陡崖出现 B . 地形以高原为主 C . 公路呈西北——东南向 D . 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2. (2)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说不正确的是(    )
      A . 丁村可能发展成小城镇 B . ④处宜建水库大坝 C . 拟建连接甲乙间公路线②线比过③走直线科学 D . ①地建果园,适宜种植苹果和柑橘
  • 3. (2019七上·兴文期末) 傣家竹楼,为“人”字型屋顶的两层高脚楼。读“傣家竹楼景观图”,完成小题。

    1. (1) 傣家竹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为(    )
      A . 酷寒 B . 冷湿 C . 干热 D . 湿热
    2. (2) 下列做法利于传统聚落保护的是(    )
      A . 拆除老旧民居,建立居民新区 B . 建立督查机制,严控环境污染 C . 外迁原住居民,兴建影视基地 D . 努力发展经济,加大商业开发
  • 4. (2018七上·汕头期末) 在不同的环境下,各地的民居也各不相同,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传统民居图中,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都是石质门框及柱子,而非木头,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 防止地震 B . 缺乏木材 C . 防止霉烂 D . 防盗防火
  • 5. (2018七上·丹徒期末) 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全年多雨 B . 夏季多雨 C . 冬季多雨 D . 全年少雨
    2. (2) 可能位于该地的建筑是(  )
      A . B . C . D .
  • 6.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读下列景观图,民居与地区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热带湿热地区 B . 乙—温带地区 C . 丙—黄土高原 D . 热带干旱地区
  • 7.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     ②土地肥沃    ③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8. 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

    A . 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 . 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 . 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 . 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 9. 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制度的差异 B . 建筑风格的差异 C . 风俗习惯的差异 D .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 10. 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

    A . 农村 B . 牧村 C . 渔村 D . 北京中关村
  • 11. 下列哪项不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A . 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B . 地形平坦 C . 自然资源丰富 D . 交通不便利
  • 12. 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

    A . 东南亚的高脚屋 B . 因纽特人的冰屋 C .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D .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 13. 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热带地区 ③土壤肥沃 ④沙漠地区   ⑤水源充足   ⑥自然资源丰富   ⑦交通便利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⑤⑥⑦ C . ②④⑤⑥⑦ D . ①③⑤⑥⑦
二、综合题
  • 14. (2023七上·朝阳期末)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些特色民居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地区,充足,交通便利,沿河流发展成(选填“团块状”或“条带状”)聚落。
    2. (2) 从“不同海拔占世界人口比重图”中看出,不同海拔地区,人口分布比重差异很大。占世界50%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地形类型)地区。
    3. (3) 聚落中的特色民居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南亚的民居屋顶坡度较陡,反映当地降水较。西亚的民居墙厚、窗小,当地的气候类型是,特点是全年

  • 15. (2022七上·江城期末) 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古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2012年11月29日,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在佛山西樵山揭晓,广州市黄埔村、佛山市松塘村、河源市林寨村、梅州市桥溪村、惠州市范和村、江门市自力村、肇庆市黎桂村、清远市南岗瑶寨、潮州市龙湖古寨、普宁市泥沟村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名单。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村为著名的古村落。完成下列问题。

    1. (1)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将聚落分为两种,古村落属于聚落。图中河流BC段的大致流向是;图示区域内的主体地形类型为(高原/盆地/丘陵)
    2. (2) 若要在B处和C处两个地方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应该选处,理由是
    3. (3) 甲村所在区域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中能反应出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答出2点)
    4. (4) 该区域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如何保护和开发古村落,请发表你的观点。
  • 16. (2021七上·泸县期末) 元旦节期间,某校地理实践小组组织学生对周边地区进行研学实践考察,结合实际地形地貌来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实践活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1. (1) 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适合攀岩运动的是哪处,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 (2) 甲村所在区域(虚线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中能反应出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3. (3) 说出乙河干流的大致流向。
    4. (4) 甲村要修建一座自来水厂,根据地理知识,你觉得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哪里修建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