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多校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2九上·新丰期末) 国务院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住房安全等方面进行新探索。这样做(   )

    ①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

    ②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2. (2018九上·北京期末) 我国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医疗、养老等难题仍然存在,这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突出,其具体内容是(  )
    A . 生产技术水平高与劳动者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 B . 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生活要求不同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3. (2015九上·端州期末)

    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国家必须做到(      )

    A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防止两极分化现象 B . 坚持平均分配的原则,杜绝贫富差距现象 C . 分配过程中确保绝对公平,保证人人满意 D .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实现同步富裕
  •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充分说明(   )

    ①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介绍,“在做强做优轨道交通装备核心主业的同时,依托核心技术与装备优势,延伸拓展进入高分子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环保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业态。”这说明(   )

    ①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创新强国

    ②每个人都是创业者,人人皆可创新

    ③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敢于突破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几年来,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
    A . 只有科技工作者才能创新 B .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经领先于西方发达国家 C . 科技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 .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 推进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B . 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 .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D . 探索民主道路
  • 8. 如同参天大树,中国的民主深深扎根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得到滋养,逐渐枝繁叶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不相符合的是(    )
    A . 推进政府协商,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听证机制和反馈机制 B . 强化预决算监督,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 . 改进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创新人大监督方式 D . 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督察力度,提高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 9. (2019·营口)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正确做法是(   )

    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④增强团体意识,按照自己团体的意愿解决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22九上·新丰期末)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日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针对“靠自发无惩戒”,应当(   )
    A . 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 B . 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 C . 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 D . 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度
  • 11. “对于公民来说,凡法无禁止就是自由的;而对于政府来说,凡法无授权就应当禁止。”这句话表明(   )
    A . 政府的权力小于公民的权利 B . 政府的权力与公民的权利来源不同 C . 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公民的权利不受制约 D . 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
  • 12. 习近平总书记喜爱优秀传统文化,在讲话中时常引用古典名著,并把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视为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对此,你的感悟和看法是(   )

    ①只有伟人才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

    ②高雅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我们发展丰富、健康和高雅的情感

    ③兴趣爱好越广泛越好

    ④我们要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情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   )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经阶段

    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如今,共享经济与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密切。出行,人们习惯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手机没电了,有共享的充电宝;出门旅游,可以和其他旅客共享酒店,节省旅游成本。以下对“共享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会彻底取代传统消费方式

    ③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④是最有效的环境保护途径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5.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这警示我们(   )

    ①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③要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④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各族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了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各族人民深切关怀、高度重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党中央深切关怀各族人民说明(   )

    ①我国 56 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②我国已消除了民族差距,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7. (2022九上·新丰期末)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变,体现在一粒盐巴、一座房子、一个学校、一个县域上,正是这些细小的切面构筑起了立体的图景,见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成功实践。西藏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

    ①坚持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西藏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A . ②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2019九上·阿荣旗期末)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
    A .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 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 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 19.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坚持“四个自信”,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做自信中国人,就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坚信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22九上·凤台期末) 如图漫画《托起中国梦》揭示的道理是(   )

    A .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 只要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就能实现中国梦 C .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D . 中国梦确保全体公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材料题(共4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关键

    当前我国虽然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1. (1) 材料反映出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 (2) 请你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献计献策。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其中之一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内涵丰富,对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1) 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 (2) 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总面积 1.86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曾经的库布齐黄沙遍地,和任何一处沙漠一样荒芜,是当地贫穷的根源,也是北京沙尘天气的起源地之一。经过 30 多年的治理,目前库布齐治理面积已达 6460 平方公里,绿化面积 3200 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 240 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 5000 多亿元,为当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曾经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库布其的绿色史诗,昭示着美丽中国的光明前景。

    1. (1) 从库布齐的巨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 (2) 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美丽家园,是你我共同责任。如果让你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
  • 24. 传播中国文化,做自信中国人

    李子柒是一个在抖音上有着几百万粉丝的美食视频播主,可以看到她的各种美食视频。她的视频就地取材,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乡野之间,流动着烟火气息和田园风气,具有浓浓的中国风情。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酥;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制作各种精美家常食品……看这些视频,不禁让我们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似乎近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得,流露出的气质是古典的,而呈现方式又是现代的, 优雅脱俗。

    在国外视频网站上,这个四川女孩拥有几百万粉丝,她的视频作品动辄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在这个窗口上,向世界展现有着静谧乡间的袅袅炊烟的中国之美。每个精致的食物制造中,讲述着中国有温度的故事,透露着勤劳与自强,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1. (1) 上述材料透露出的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2) 李子柒的故事启示我们怎样做一自信中国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