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36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听读与理解。
  • 1. 判断下面每组词语读音字形字义是否完全正确。
    1. (1) A.暂(zàn)时    B.迸(bìng)射    C.白云观(guàn)( )
    2. (2) A.政通人合    B.安居乐业    C.轻歌曼舞    D.荣光焕发 ( )
    3. (3) A.探(热水)   B.恐(害怕)   C.防(抵挡)   D.见知著(微小)( )
  • 2. 按要求填空。

    ㅤㅤ“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这个字是多音字,“思援弓缴而射之”的“缴”应该读 ,意思是 ;“缴纳”的“缴”应该读 ,意思是 

  • 3. 根据情境读拼音写词语。

    ㅤㅤ不要pái huái ,不要jīng huáng ,让我们勇敢追寻梦想。从shū jí 中汲取知识,在kùn jìng 中磨练意志。从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发现灵感,在bù kě sī yì 的事情中探寻真理。

  • 4. 汉字读写比赛现场的观众可多了,我能用 或 来形容当时的场景。
  • 5. 照样子将活动的宣传标语补充完整。

    ㅤㅤ梦想是远处的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梦想是一双翅膀,;梦想是 

  • 6. 请你结合语境,完成古诗、名句展厅的布置。

    ㅤㅤ追梦之光代代传承,诗人李贺借“,快走踏清秋”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于谦借石灰作比,“,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追求;苏轼由兰溪引发感慨“?门前流水上能西!”表达自己积极向上之情怀。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死:“人固有一死,。”

  • 7. 走进名著展厅,感受经典的力量。小学阶段,我阅读了许多典;通过阅读,我认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有 的武松,有 的鲁滨逊,还有……阅读中我们还掌握了很多阅读方法:例如 
  • 8. 挑战成功的心情怎样呢?请用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ㅤㅤ我终于成功了!

二、梳理与探究。
  • 9. 梦想的实现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六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一场辩论赛,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练习。
    1. (1) 搜集资料时可以围绕观点搜集相关的 等,通过阅读书籍、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
    2. (2) 小明和小红参与辩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帮助他们完成资料的梳理,进行选择。

      ㅤㅤ小明:我认为梦想实现的过程更重要。

      ㅤㅤ小红:我认为梦想实现的结果更重要。

      资料袋

      ㅤㅤ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ㅤㅤB.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ㅤㅤC.俄罗斯跳水名将萨乌丁,中国几代跳水运动员的有力劲敌,虽然他常常因微弱的劣势输掉比赛,他用自己的坚持告诉人们,他得到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快乐。

      ㅤㅤD.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天文一号”火星探秘、北斗卫星全球导航,正是这些大国重器的诞生才向世界证明中国实力。

      ㅤ小明应该选择来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小红应选择来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填序号)

    3. (3) 我比较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三、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宋濂嗜

    ㅤ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ㅤㅤ
    ①嗜(shì):嗜好、喜好。②逾(yú):超过。ㅤㅤ

    1. (1) 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理解句中加点的字。

      家贫,无从致书以。 

      之,不敢稍逾约。   

    2. (2) 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A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 余/因得/遍观群书。
    3. (3)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宋濂是一位 的人。
  • 11. 非连续文本阅读

    ㅤ[材料一]国之重器民族脊梁ㅤㅤ近年来,我国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国之重器”。例如:ㅤㅤ[材料二]誓言无声ㅤㅤ江山代有才人出,“国之重器”挑起了大国脊梁。ㅤㅤ黄旭华,我国核潜艇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3年,黄旭华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ㅤㅤ1958年,34岁的黄旭华接到一个秘密任务——中国核动力潜艇的研发工作。因需严格保密,他没有来得及跟父母家人告别,就“人间蒸发了”。ㅤㅤ1988年4月,核潜艇终于迎来深潜试验。然而极限深潜试验吉凶难料,任何一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艇毁人亡。潜艇官兵们写好了遗书,报以牺牲的决心。但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64岁的黄旭华不顾劝阻,执意要与大家一起下潜。ㅤㅤ他说:“我是总工程师,我要对核潜艇负责,对艇上170名同志负责……”黄旭华与全艇官兵成功下潜至极限深度,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ㅤㅤ南海深潜试验结束后,黄旭华顺道回到广东老家。他的父亲早已离世,而盼了30年的母亲,此时已95岁高龄。黄旭华抱着母亲长跪不起。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你怎样理解?”他回答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 (1) 要想完成《大国重器》名录,需要重点阅读 ,要想感悟筑梦英雄的高尚品质,应该重点阅读 
    2. (2) 阅读[材料一]填表,完成“大国重器”名录。                                                                                                                                                          

      “大国重器”名录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我的感受:④

      核潜艇亮剑

      北斗导航系统

    3. (3) [材料二]写了黄旭华三件事,分别是“人间蒸发”→。文章详写的是第二件事,从这件事我能体会到黄旭华是一个 的人。
    4. (4) 资料中“国之重器”有两个含义,一是:,二是:
四、表达与交流
  • 12. 有梦想就会有创造。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如果人类能够登上火星,如果能穿越时空重回恐龙时代,会发生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篇科幻故事,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