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 1. “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南北格局……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下图为陕西省地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陕西省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 . 秦岭、渭河 B . 秦岭、淮河 C . 陕南山地、黄河 D . 太行山、汉江
    2. (2) 陕西省( )
      A . 位于北方地区 B . 河流易发生凌汛 C . 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 . 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
    3. (3) 早春时节陕西省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光照 D . 水源
  • 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作为淡水鱼养殖的核心区域,推广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的鱼塘种稻模式,将水稻嫁接到特制浮床上,放在鱼塘水面种植。科研人员发现,水面种稻面积占总水面50%时产品效益最佳。下图为鱼塘种稻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南海区推广鱼塘种稻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 地处热带,降水季节变化大 B . 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广阔 C . 地势起伏较大 D . 夏季台风多发
    2. (2) 水面种稻面积超过总水面50%,可能会导致( )
      A . 阳光被遮挡,鱼类产量增加 B . 水稻养分供给不足,产量下降 C . 鱼塘水温升高,水质变差 D . 水体面积增加,鱼类品质提高
    3. (3) 与单一淡水养殖相比,鱼塘种稻可以( )
      A .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B .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丰富产品类型 C . 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 D . 大幅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
  • 3. 敦煌气候干旱,依靠党河的哨育成为“戈壁绿洲”。“引哈济党”工程从大哈尔腾河调水到党河水库,工程区横跨党河流域和大哈尔腾河流域的分水岭——党河南山。如图示意“引哈济党”工程三种调水线路设计方案。下表为调水10年后调出区的水资源补给、排出变化模拟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项目

    调水前(亿立方米)

    调水后(亿立方米)

    补给项

    降水下渗

    0.156

    0.106

    地表、地下径流补给

    3.836

    2.636

    排出项

    水面蒸发

    1.794

    1.599

    土壤蒸发

    2.241

    1.0385

    牧区耗水

    0.0025

    0.0025

    1. (1) 与调水方案①、②相比,③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 . 水资源利用率高 B . 调水距离较短 C . 工程建设难度小 D . 水质更有保障
    2. (2) 据表数据推断,调水工程实施后,调出区( )
      A . 降水量增加,降水下渗量增加 B . 径流补给减少,水资源出现枯竭 C . 地表水面积增加,水面蒸发增加 D . 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蒸发减少
    3. (3) 调水工程实施后,敦煌市的合理发展措施是( )

      ①开垦荒地,大幅提高耕地面积        ②补给生态用水,保护绿洲生态环境

      ③加大调水量,发展高耗水工业        ④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利用水资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佛山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近年来,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佛山当地陶瓷企业从顶峰时期的500多家缩减到现在的60多家,逐步发展为“总部经济”模式。如图为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佛山陶瓷生产基地向省内外分散,可以( )
      A . 降低产品的附加值 B . 降低市场销售成本 C . 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D . 提高产品科技水平
    2. (2) 佛山当地发展“总部经济”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少资金投入 B . 接近消费市场 C . 提高研发设计水平 D . 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 5. 某地城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该地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推测该地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 . 雏形阶段 B . 加速阶段 C . 调整阶段 D . 成熟阶段
    2. (2) 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 . 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B . 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 . 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D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 (3) 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
      A . 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 . 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 . 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 . 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同步发展
  • 6.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 . 以水田为主,土壤肥沃 B . 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C . 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大 D . 河流较多,水源丰富
    2. (2) 乙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 . 集中于沿海地区 B . 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 C . 西部多、东部少 D . 长江南岸数量较少
  • 7. 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 由西向东逐渐增高 B . 由北向南逐渐增高 C . 由西南向东北增高 D . 由西北向东南增高
    2. (2) 与武汉相比,开封( )
      A . 干旱危害程度小 B . 地表径流丰富 C . 年降水量较少 D . 冬季积雪时间短
    3. (3) 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夏半年雨带的南北推移 B . 夏秋两季的台风影响 C . 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D . 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
  • 8.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 )
      A . 北半球山地林线均低于同纬度南半球 B . 南半球山地林线南坡高于北坡 C . 低纬度地区山地林线高于高纬度地区 D . 高纬度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没有森林
    2. (2) 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①山地海拔        ②海陆位置        ③纬度位置        ④土壤类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9. 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抬升        ②地壳下降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⑤火山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⑤
    2. (2) 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水运便利 B . 便于农耕 C . 军事防御 D . 文化传统
  • 10. 下图为某地实施灌溉与水、气、生物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序号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 . ①-土壤比热容减小 B . ②-地面蒸发水量减小 C . ③-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D . ④-气温年较差增大
    2. (2) ①环节导致大气温度变幅减小,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是主要的成土因素 B .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 土壤升温、降温速度加快 D . 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小
二、本部分共4题,共50分。
  • 1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下图为大同市区域图。

    1. (1) 从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角度,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2. (2) 大同市被称为“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简述大同市煤炭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 (3) 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氢、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转变。

      简述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 12. 株洲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中国电力机车之都”。下表为株洲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数据(单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33.7

    50

    16.3

    2010年

    9.7

    58.5

    31.8

    2022年

    7.6

    47.4

    45

    1. (1) 选择柱状图或饼状图,绘制株洲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统计图,并依据数据说出株洲市产业结构特点。
    2. (2) 近年来,株洲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工业重镇向创新型工业新城转变,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引领,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特色等五类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陶瓷、服饰两个传统优势产业,构建“3+5+2”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株洲市已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运维保、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全球首个千亿规模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概括株洲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

    3. (3)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通过开通城际铁路、促进产业协同、共建综合物流枢纽、人才引进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措施,积极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简述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对株洲城市发展的助推作用。

  • 1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深处,这里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是降水极少的石灰岩山区。为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涉县群众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凿石垒堰、集雨蓄水,建造梯田,形成“山顶林地-山坡梯田-山麓村落-谷底河流”的涉县旱作石樞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石堰梯田系统结构示意图及梯田景观照片。

    1. (1) 说明石堰梯田系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的主要表现。
    2. (2) 近年来,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相互转移现象明显。下表数据示意涉县2000-2017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移(单位:km2)。                                                                                                                                                                                                                                                         


      耕地(梯田)

      林地

      荒草地

      建设用地

      耕地(梯田)

      17.55

      27.49

      8.25

      2.22

      林地

      9.44

      127.34

      13.68

      0.5

      荒草地

      7.95

      37.69

      1.85

      0.19

      建设用地

      0.02

      0.01

      0.02

      4.47

      (数据说明:以林地为例,2000-2017年期间,127.34km2的林地未发生转移,9.44km2的林地转为耕地,13.68km2的林地转为荒草地,0.5km2的林地转为建设用地。)

      说出2000-2017年涉县梯田的转移变化状况,并分析可能原因。

    3.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县依托旱作石框梯田系统和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集林果、药材、采摘、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新模式,展开一幅历史与现代交融、农业与文旅共兴的生动画卷。有学者提出观点:“将自然设想为不变的、消极的背景,人就是灵活的、积极的力量。”结合涉县石堰梯田系统的形成发展,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 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下图为中亚部分区域图。

    1. (1) 说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地区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下表为阿姆河和锡尔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水资源及灌溉面积数据。                                                                                                                                                                                                                                                                                                                                                                     

      国家

      平均径流量(km3/年)

      径流量占比(%)

      灌跳面积(千公顷)

      锡尔河

      阿姆河

      总计

      哈萨克斯坦

      4.25

      4.5

      2.2

      786

      吉尔吉斯斯坦

      27.4

      1.9

      29.3

      25.2

      415

      塔吉克斯坦

      1.1

      62.9

      64

      51.5

      719

      土库曼斯坦

      2.27

      2.78

      1.2

      1714

      乌兹别克斯坦

      4.14

      4.7

      8.84

      10.6

      4259

      结合图表资料说明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 (3) 说出乌兹别克斯坦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