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4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填空与选择 
  • 1. 积累运用。
    1. (1) 请在《研学手册》的封面上端正地摘录下面的句子。 

       诗画山水,温润之州,瓯越大地,人杰地灵。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完成《研学手册》前言。 
       前言 

       晨曦中,qīng cuì 的鸟鸣声唤醒了温州城。午后,yī wēi 在奶奶怀里,听她讲温州人敢于抓住jī yù ,闯荡wǔ hú sì hǎi 的故事。夜晚,来到“城市阳台”,看瓯江潮涨潮落……让我们走进这座城市,开启“行走瓯越,寻访文化”的研学之旅吧。 

  • 2. 语段阅读 

     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岛屿之一。远眺孤屿,明媚的阳光下,东西双塔遥相呼应;踏上岛屿,只见曲径通幽,古木葱茏。夜幕降临,(jiǎo) 洁的月光洒满江面,让人不由得想起“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1) 读句子,请给jiǎo选择正确的汉字。(    )
      A . B . C . D .
    2. (2) 小鹿想知道“媚”字的篆文,小城告诉他要关注形旁。小鹿应该选哪一项?(    )
      A . B . C . D .
    3. (3) 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不一样的项是(    )
      A . 孰为汝多乎? B . 我心哀伤,莫我哀! C . 好雨时节,当春乃发生。 D . 若有人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4. (4) 江心屿是“诗之岛”,于是大家围绕“诗人诗歌”进行讨论。下列哪位同学说法不正确?(    )
      A . 小鹿:历代名人在江心屿题咏诗词就有800余首,数量之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 . 小城:谢灵运才华横溢,是山水诗的鼻祖,岛上“澄鲜阁”的名字就出自他的诗句。 C . 小语: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途经江心寺,写下了让人司空见惯的诗篇。 D . 小文:我曾参加江心屿“月光诗歌晚会”,那浪漫的气氛真让人回味无穷。
  • 3. 节假日来江心屿游玩的人很多。请帮小鹿在《研学手册》上写一写当时的情景。记得要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节日期间,江心寺前人头攒动 , 浩然楼里 樟抱榕下 。 
  • 4. 每逢中秋,许多温州人喜欢到江心屿、瓯江畔等地方赏月,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不同的习俗有不同的寓意,请连一连。                               
     

     过年时守岁 

     

     寓意避邪驱瘟 

     

     端午挂香囊 

     

     寓意辞旧迎新 

     

     元宵节踩高跷 

     

     寓意福气来到 

     

     春节贴“福”字 

     

     寓意步步升高 

  • 5. 江心屿将举办“金秋文化节”,请完成“诗词名言“板块的相关内容。                     
     

     诗词里知节日 

     

     ,寒食东风御柳斜。 

     

     ,脉脉不得语。 

     

     寒食节有折柳插门的习俗。 

     

     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诗词里明品质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借竹子的坚韧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 

     

     以石灰言志,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 

     

     名言里悟道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固有一死,或 ,或轻于鸿毛。 

     

     平时要及时 。 

     

     死有不同意义,生命有不同的价值。 

  • 6. 了解南塘历史 

     小鹿在了解南塘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塘河在东瓯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想引用佳句向同学们做介绍。下列哪句最合适?(  ) 

    A . 东南山水甲天下。 B . 清清塘河水,点亮温州夜。 C .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 D . 城南之塘,一街一河皆是景。
  • 7. ◎研究塘河治理 
    小城和小伙伴对南塘河做了调查,她想以保护塘河,人人有责为主题发表演讲。下列哪个事例不符合这个观点?(  ) 
    A . 市民不把污水排入塘河。 B . 积极参加植树绿化活动,争做守护塘河的实践者。 C . 向市民分发《保护塘河倡议书》。 D . 同学们游览了南塘河,感叹两岸风景优美。
  • 8. ◎探寻龙舟文化 
    午前后,南塘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有人喜欢这样的场面,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却不赞同划龙丹,因为……于是,同学们进行了辩论。请用选择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我(赞同 不赞同)  划龙舟。理由: 
二、在朱自清旧居的“经典著作”陈列室里,我们不仅发现了课本里学过的《匆匆》,还读到了朱自清游玩温州仙岩梅雨潭后写的《绿》。 
  • 9. 语段阅读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 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绿(节选)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yì)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lài) 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1. (1) 《匆匆》写出了时间逃去如飞,一 去不复返。《绿》节选部分写出了梅雨潭的水绿得 绿得鲜润,绿得 。 
    2. (2) 联系上下文,并根据对话理解词语。 

       “明眸善睐”这个词让我想起“明眸皓齿”工程。 

       “明眸”的意思知道了,那“睐”是什么意思? 

       “睐”是“目”字旁,这个字大概就是表示“看”。 

       我知道“明眸善睐”的意思是  

    3. (3) 根据以上片段,填写表格。     
       

       片段 

       

       共同点 

       

       《匆匆》节选 

       

       ①二个片段都多处使用问句,且问而不答。 

       

       ②《匆匆》中用燕子再来、,与时间一 去不复返作对比;《绿》 

       

       中用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波、,和梅雨潭的水色作 

       

       对比。 

       

       《绿》节选 

       

       我知道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写,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 之情;在《绿》中这样写,表达了 的情感。 

    4. (4) 从“经典著作”陈列室出来,讲解员带着大家来到对面的一个陈列室,里面展出的资料中有朱自清在温州省立十中的任教经历、游历山水的足迹、和温州友人的书信,还有不少在温州时的照片。讲解员邀请大家为此陈列室取名。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①温州踪迹 

       ②缅怀时光 

       我给这个陈列室取名“”(填序号)。理由:。 

    5. (5) 讲解员告诉同学们,平阳南雁荡山也有一处梅雨潭,风光不逊仙岩梅雨潭,但知晓者并不多。对其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
      A . 仙岩梅雨潭的景色比南雁梅雨潭更秀美。 B . 朱自清去过仙岩梅雨潭而不是南雁梅雨潭。 C . 朱自清写的《绿》,让仙岩梅雨潭名扬天下。 D . 南雁梅雨潭没有被大力宣传,知名度不够。
三、我们一路寻访,来到公园路。改造后的公园路古色古香,南戏台前方的大屏幕上,一直滚动播出方汝将的影像。 
  • 10. 现代文阅读 

     瓯剧传承者方汝将 

     方汝将,温州瓯剧领军人物,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得主。 

     儿时,方汝将经常拉着母亲的衣角,挤到戏台前看戏。别的小孩只看个热闹,他却着了迷,还学得有模有样。凭着对戏曲的这份热爱,他考上了浙江艺术学校。 

     工作后,方汝将每天认真磨炼技艺,努力诠释“戏不离技,技不离戏”。在第26届梅花奖竞演赛场上,他带着瓯剧登台亮相。当演到第三出《水牢》时,他开场一个鹞(yào) 子翻身,从2.4米的高台上下来,稳稳落地后劈叉,惊得满堂喝彩。但谁也不会知道,精彩表演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难困苦。为表现角色身困水牢的情形,他往家里的卫生间地上倒上沐浴露,经过无数次滑倒摔伤,终于找到滑步的感觉,并将其传神地搬到舞台上。为了这出戏,方汝将断过脚筋、脱过手肘、磨裂膝盖。但是他却说:“我这样做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我不想让自己和观众看到不完美的方汝将。” 

     最近几年,方汝将为瓯剧的传承做了许多努力。他带领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演员们送戏下乡。分别在永嘉、乐清等地上演了40多场瓯剧,观众人数达5万余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两位弟子喜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为擦亮温州“南戏之乡”的金名片,方汝将还创新舞台,策划了一场“水上南戏”。水上戏台唱响的“塘河上的宋韵南戏”,吸引了八方宾客前来观赏。 

     (选自《中国蓝新闻》《温州商报》《温州都市报》等,有删改) 

    1. (1) 补充图示并概括主要内容。 

       →传承瓯剧 

       儿时→ 

       借助以上图示,概括主要内容: 

    2. (2) 小城不懂“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查询了戏剧谚语词条并联系选文,她知道在《水牢》这出戏中,方汝将的“戏”指的是 ;“技”指的是 (填选项) 

       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戏曲谚语) 

       指戏曲表演技巧与戏剧情节的有机结合。“戏”是指剧情。“技”是指表演技巧。 

       A.滑步的感觉 

       B.磨裂膝盖 

       C.身困水牢 

       D.鹞子翻身 

    3. (3) 听了方汝将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他?请在批注栏里做批注。 
    4. (4) 最后一段话让小鹿深有感触,他会在《研学手册》上写什么? 

       我的研学感受 

       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做到三点: 

       ① 

       ② 

       ③ 

四、离开公园路,老师推荐我们到有声书房体验一番。 
  • 11. 现代文阅读 

     “听见鹿城•24小时有声书房”开门纳客 

     “听见鹿城•24小时有声书房”近日在温州市鹿城区瓯江路和财富购物中心亮相开放。 

     “刷脸”进入书房后,随处可见精选的有声书,约有一万余本。只要点击屏幕进入“有声图书馆”,在屏幕上的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选择书籍后,用手机扫码,最后戴上耳机,即可畅听。书房里设有朗读亭,在亭里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声音主播,录制、分享自己的朗读作品;书房里还有声音邮局,可以用声音写信,转发给微信好友,也可打印出实体明信片寄给祝福对象,传递情感。 

     市民董女士说:“有声书房让我们有了一个释放眼睛和双手的机会,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退休干部贾先生表示:“年纪大了,出门有些畏难了。现在从家里出门走几分钟就能到有声书房阅读。” 

     “听见鹿城•24小时有声书房”为鹿城构建“15分钟阅读圈”奠定了良好基石,让鹿城百姓文化生活步入了云端时代。 

     (选自中新网浙江,有删改) 

    1. (1) 研学中,小鹿发现有些市民不清楚如何听书,请你认真读第二自然段,帮忙制作操作流程图。 

       点击屏幕→→选择图书→→耳机听书 

    2. (2) 文中第三自然段引用董女士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让 变了;引用贾先生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 。 
    3. (3) 同伴拿起耳机听起了《老人与海》,还邀请小鹿也来体验。小鹿听到耳机里正在介绍这本书的梗概: 

       ……名叫圣地亚哥的老年渔夫已经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了。终于在第八十五天,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小鹿打开了书的目录(下图),结合听到的部分梗概,猜测这本书讲述(    )

      目录
      第一章  忘年之交
      第二章  出海
      第三章  大鱼
      第四章  意志较量
      第五章  决斗
      第六章  鲨鱼
      第七章  鏖战
      第八章  回家
      A . 圣地亚哥出海钓鱼,收获大马林鱼的故事。  B . 圣地亚哥出海钓鱼,却两手空空回家的故事。  C . 圣地亚哥出海与大马林鱼较量和鲨鱼鏖(áo) 战的故事。  D . 圣地亚哥勇敢地与环境抗争的故事。 
    4. (4) 小城想通过随机采访深入了解有声书房。她准备的问题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采访外地游客:建造有声书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B . 采访小学生:在有声书房里你最喜欢听哪本书? C . 采访书房负责人:建造有声书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D . 采访小学老师:有声书房的出现对学生阅读有何帮助?
    5. (5) 有声书房里的声音邮局引起了小鹿的兴趣,他想在毕业前夕,用声音明信片传达对老师和同学的不舍。他会怎么写呢? 

       声音明信片 

       : 

         

       小鹿 

五、写作题 
  • 12. 通过以上几处研学,大家收获满满。瞧,同学们在讨论下一站去哪儿。小鹿说:“我推荐五马街,因为它历史悠久,是温州标志性的步行街。”小城说:“我想去郑振铎纪念馆,了解他与温州的故事。小语说:“我想找奶奶聊聊老温州人过年过节的习俗趣事。”…… 

     下一站,你会去哪儿呢?请推荐一处温州研学地点,可以介绍这个地方的景色景观、民俗民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也可以回忆你在这个地方发生的故事。请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习作,不出现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