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29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语言运用
  • 1. 【书写题】观看书法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以下这副自勉联: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对联平仄规律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方格中。​​ 

     上联:报国文章 

     下联:攘夷大义 

  • 2. 下面选项中,笔画数、音序和部首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戚(11 画 Q 戈)疑(14 画 Y 匕) B . 蒸(13 画 Z 灬 )盈(9 画 Y 皿) C . 偶(10 画 Y 亻)乏(4 画 F 丿) D . 惯(12 画 G 忄)牺(10 画 S 牜)
  • 3. 【改错题】你的同桌听写四个词语每个词都各出现了一个错别字,请你给他找出错别字,并在横线中按顺序对应改正过来。 

     

  • 4. 【按拼音写字词】读句子,根据拼音,依次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时光在我们没有jué chá的时候眨眼而过。一切都那么让人留态,忘不了当初入学校时因jīng huáng而常yī wēi在老师怀里的情景;忘不了课堂上同学们qīng cuì的读书声;更忘不了老师寄托希冀的笑颜…… 

  • 5.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往矣(从前,指出征时) B . 杨柳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C . 今我来(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D . 雪霏霏(名词,指飘落的雨水)​
  • 6. 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表达意思不同的是( ) 
    A .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B . 节日,景点迎来了大批客人,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 , 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 C . 校运会上,哥哥在跳远比赛中拔得头筹 , 我也要在跑步比赛中争金夺银 D . 这次展示活动中,民间工艺大师的剪纸作品不计其数 , 根雕作品数不胜数
  • 7. 新居要布置书房,以下最合适悬挂的一副对联是( ) 
    A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 .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 .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8. 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B .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D . 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9. 下列句式变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缩写成:“我看到了脸。” B .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成转述句应该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他不能离开。 C . 这的确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改成反问句应该是:这难道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 D .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 10. 综合语言运用题 

     ㅤㅤ①我们人类不仅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②芍药低垂,那是在吟诵着人生的轮回;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着四季的唯美□动树抽芽□那是在展示着生命的勃发□③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④大自然的语言是不是很奇妙?仔细聆听,相信你会听懂大自然的心声。 

    1. (1) 第①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 (2) 在②句中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 (3) 你读懂过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联系生活积累,仿照文段中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 
  • 11. 古诗古文【填空题】 
    1. (1)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里有传统节日,我们从《寒食》“。”中了解到寒食节赐火的习俗;诗里有浓厚的情谊,我们从《十五夜望月》“。”中感受到对月怀人的思念;诗里有诗人的品格和志向,我们从《竹石》“”中体会到诗人面对磨难的坚贞不屈。 
    2. (2)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应当节俭地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无日,”。 
    3. (3) “新冠”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政府部门广泛采纳各地创新实践而行之有效的抗疫良策就如“韩信点兵——。”真正做到了“苟利于民,;苟周于事,。” 
    4. (4)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5. (5) 欲知山水事,须问渔与樵,因为他们“。” 
二、阅读与鉴赏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对232人使用手机好处情况调查统计 

     

     使用手机的好处 

     

     方便与人联系 

     

     获取更多信息 

     

     休闲娱乐 

     

     人数 

     

     153 

     

     21 

     

     58 

     材料二:大家关于手机的讨论发言 

     ㅤㅤ菲菲:我觉得手机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的好处太多了。比如,我就通过手机学到了很多知识呢。 

     ㅤㅤ壮壮:手机还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呢。用它可以交费、购物、挂号、导航、照相。依依:可它也有弊端,有的人成了“低头族”,他们大量的时间都在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感情都淡漠了。 

     淘淘:我不同意你说的。用手机不仅能给朋友发文字短信、图片、视频,还能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这难道不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吗? 

     ㅤㅤ鸣鸣:长期看手机会损坏视力,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也容易泄露出去,要是被坏人利用,那可就惨了。 

     材料三:减少“低头族”,降低近视率 

     ㅤㅤ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近视大军”已高达7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在造成近视的多种原图中,因过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所造成的伤害实在不容小觑(qu)。电子产品中所含的短波蓝光可以穿过角膜和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若是长时间接触,就会引起视力的损伤,甚至导致疾病。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受到蓝光的影响会更为严重,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要看、要用。但要“用之有道、用之有度”。电子产品的使用初衷是为了帮助成长,方便学习,若是变成消遣时间的“玩具”,对眼睛产生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1. (1) 阅读材料一二,判断以下哪项不属于手机的优势?( ) 
      A . 通过手机,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学习到很多知识。 B . 人们通过手机,能增进面对面交流交往的温度。 C . 用手机能给朋友发文字短信、图片、视频,还能进行语音视频通话。 D . 通过手机交费、购物、导航、休闲娱乐等,能提高生活便利。
    2. (2) 材料三末句中能对应找出“得不偿失”的“得”是指;“失”是指。 
    3. (3) 【创意表达】读上面的材料,看右侧情境,你心中一定有话想说,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 13. 阅读课内短文《学弈》,按要求答题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 夫战,勇气也。 B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 甚矣,汝之不惠。 D . 莲,花之君子者也。
    2. (2) 【填空题】请写出带点字词的意思 

       ①使弈秋诲二人 

       ②通国之善弈者也 

       ③思弓缴而射之 

       ④非 

    3. (3) 联系上下文,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意思? 
    4. (4) 从这篇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 14.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童年的春节(节选) 

     ㅤㅤ①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ㅤㅤ②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ㅤㅤ③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槽”的糟肉,还有用普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权……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ㅤㅤ④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萧、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ㅤㅤ⑤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ㅤㅤ⑥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早船”,和“王大娘锡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ㅤㅤ⑦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惘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 (1) 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会“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 ) 
      A . 作者喜欢过年,舍不得过年的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 B . 作者舍不得那些被烧掉的灯笼,觉得这样烧掉太可惜了。 C . 因为过完元宵节就要收心上学了,作者不喜欢上学。 D . 过年的热闹和年后即将到来的平静让作者既留恋又有些失落。
    2. (2) “一表三千里”用了修辞手法,作用是突出。 
    3. (3) 文中是按顺序写的,请按文章顺序,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 

       

       民俗活动(或事件) 

       

        

       

       准备新衣新帽、各种食物、娱乐节目、放烟火 

       

       大年初一 

       

        

       

        

       

       收心准备上学 

    4. (4) 作者回忆大年初一经历的事件时,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件事?为什么这样写? 
    5. (5) 有人说,春节的很多习俗都过时了,如拜祖宗、贴春联,建议用新的春节活动代替旧的春节习俗,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理由。 
三、习作•审美创造
  • 15. 题目:《           毕业季》 

     ㅤㅤ要求:审清题意,是“勿匆”?“难忘”?还是“依依难舍”毕业季?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明确中心,列举真实具体事例,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字数不少于450字。不写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四、快乐读书吧
  • 16. 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骑鹅旅行记》里,尼尔斯变成小狐仙。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贝琪掉进兔子洞。 C . 《鲁滨逊漂流记》写到鲁滨逊搭救了“星期五”。 D . 《爱丽丝漫游奇境》没出现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
  • 17. (2023·南通模拟)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 . 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 . 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 . 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 . 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 18. 一个人,一座岛,28年,鲁滨逊在绝境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消除内心的孤独,请你结合书中内容举例谈一谈他是如何解决的(至少从两个方面)。 
  • 19. (奶奶常常用《朱子治家格言》里的名句“”教导我要乐于助人但别计较回报,对别人有好处切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还要懂得感思,念着别人的好。 
  • 20. 下列语句中唯一出自《道德经》的是( ) 
    A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B . 德不孤,必有邻。 C .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D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