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3-08-11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 1.  1911年,( )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A . 道尔顿 B . 汤姆孙 C . 卢瑟福 D . 阿伏加德罗
  • 2.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把1个鸡蛋举高2m,做的功大约是1J; B .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对手的压强约20Pa; C . 一名中学生从一楼上到二楼,做功约为3600J; D .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70KW;
  • 3. 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图所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关于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所示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 . 乙图所示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 . 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 D . 丁图所示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 5. 如图,滑雪运动员正在比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 . 滑雪板可以减小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强 D . 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加速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6.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A .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 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 C . 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 D . 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a<Fb
  • 7.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b点,小物块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物块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小 C . 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 D . 小物块从b向a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 8. 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A .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 .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 C .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 D . 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
  • 9. (2019·绵阳) 如图所示,斜面长20m、高10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N的拉力,在20s内把重6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m。在此过程中(   )

     

    A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 B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C .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W D .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W
  • 10. 如图所示,用3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m B . 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90N C . 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72J D . 拉力F的功率为3W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 11.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体积为2×10-3米3,则该物体的密度为千克/米3,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牛;放手后,它在水中上浮的过程中,其惯性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 12.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变大/不变/变小)。

  • 13. 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左端A液面高度。(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14. 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1/3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W1:W2=

  • 15.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着“月球土特产”安全着陆。它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然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面。返回器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6. 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119N,滑轮所受的重力是10N,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8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若物体的底面积为200平方厘米,则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三、作图题(共2题,共6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7分,19题9分,20题8分)
  •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 (1) 甲、乙两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 (2) 选用甲、乙两图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3. (3) 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钢球撞击速度v/

      cm.s-1

      木块滑行距离

      s/cm

      1

      8

      10

      2

      16

      40

      3

      24

      90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钢球质量

      m/g,

      木块滑行距离s

      /cm

      1

      100

      10

      2

      200

      20

      3

      300

      3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

    4. (4) 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本实验设计用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 20. 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小钟同学看到中国海军才入列的“一艇两舰”,非常想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塑料小瓶、铁钉若干、细线、水、干抹布、及其它简单辅助器材。

    1. (1) 他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 将较多的铁钉放入塑料小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塑料小瓶下沉;

      B. 取出塑料小瓶,用干抹布擦干小瓶;

      C. 将塑料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出其重力为N;

      D. 将塑料小瓶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算出了塑料小瓶受到的浮力;

      E. 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是F浮G物(选填“>”、“=”或“<”);

    2. (2) 接着他再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 将塑料小瓶从水中取出,用干抹布擦干。然后将铁钉全部,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塑料小瓶在水中上浮。则塑料小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B. 取出塑料小瓶,用干抹布擦干小瓶;

      C. 将塑料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丙所示,测出其重力;

      D. 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是F浮G物(选填“>”、“=”或“<”);

      做完实验后,小钟同学将图丁潜水艇的结构模型与做实验用的塑料小瓶进行类比分析,终于明白了潜水艇原理与塑料小瓶浮沉的原理相同,它们都是通过改变实现浮与沉;

    3. (3) 小钟同学还根据浮力知识用矿泉水瓶、装了少量水的小玻璃瓶和水制作了浮沉子,如图戊所示。在不考虑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若手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小玻璃瓶内水的质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玻璃瓶将(选填“上浮”、“不动”或“下沉”)。
五、计算题(共2题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13分)
  • 21. (2020·玉林模拟)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求:

    1. (1) 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2) 物块的密度;
    3. (3) 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8cm过程中,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化了多少Pa?
  • 22.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m,物体重 , 汽车重 , 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 ,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求:

    1.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 (2)  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3. (3)  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