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3-07-30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心外无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 2.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从哲学流派来分析,下列观点与他相对立的是(   )
    A . 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B .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C . 世界是我的表象 D . 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 3. (2021·宝山二模)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一生,俱得一气。只要“锦鲤附身”,人生便可“躺赢”。这两种观点(   )
    A . 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具体回答 B . 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C . 体现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4.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③意识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科学发展观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庄子指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这一观点(    )
    A . 意识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 B . 思维与存在无同一性的不可知论 C . 物质决定意识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 .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可知论
  • 6.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
    A . 物质 B . 意识 C . 运动 D . 理念
  • 7. (2020高三上·江西开学考) 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书中如是说:“希腊哲学似乎是从一个荒谬的念头开始的,它始自这个命题: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真的有必要重视和认真对待这个命题吗?是的,原因有三:一是这个命题就事物本原问题表达了某种看法;二是这种表达并非比喻或寓言;三是它包含着尽管是萌芽状态的——‘一切是一’的思想。”尼采认为( )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要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中实现发展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水是本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1高二下·四川月考) 年轻人确实有理想有追求,但是要想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实际的努力,而很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了,永远无法跨越理想和现实这道鸿沟。由此可见(   )
    A .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 B . 哲学可以给人追求理想以具体的指导 C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D .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9.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在下列选项中,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减肥者说:心诚则零

    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④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 10.

    漫画《观念影响人生》告诉我们(   )

    A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B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C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D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各种哲学的性质
  • 11. (2023高二下·荥阳开学考)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能体现这两种观点对立的是( )

    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飞矢不动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④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研究发现,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血清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有科学依据的,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④意识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哲学自产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争论永不停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     )
    A .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 . 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问题 D . 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的问题
  • 15. 我国宋代思想家张载认为,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下列选项中与此属于同一哲学流派的是( )

    ①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④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6.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并由此提出著名的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但是又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康德的哲学思想。

  • 17. (2021高二上·定远月考) 近些年,被媒体爆出的地方官员信奉风水,且因为贪腐落马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某领导笃信风水,工程开工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奠基时间;某领导办公室朝东可见紫禁城,便称紫气东来;某县领导打造史上最牛丁字路,为风水买战斗机堵路等。公共建筑中越来越多地被融入了风水因素,各地的“风水楼”不断涌现,这其中有怎样的玄机?“风水楼”与公共权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实,在公共建筑兴建工程尤其在政府建筑工程中,无所不在的“长官意志”几乎决定了任何一个细节。不断出现在“风水宝地”上的公共建筑,绝大多数来自主政官员的“构思”。

     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知识,阐明加强领导干部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性。

  • 18. 材料一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材料二  在18世纪有这样一个派别的哲学家,他们的主要代表观点如下:

    霍布斯:第一,世界和人都是机器;第二,哲学的方法是加减。

    笛卡尔:第一,物质世界是统一的,全宇宙只有一种物质构成;第二,事物的其他可感的性质(颜色、声音、气味等)都可以通过物质微粒的运动统一加以说明;第三,运动只是机械运动。

    1. (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派别?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 (2) 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哲学派别的什么观点?并对此派别的观点做简要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