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3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国古诗词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画线部分的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花气袭人知骤暖 , 鹊声穿树喜新晴 B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C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D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3. (2018·岳阳)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Si    B . Al    C . O    D . Fe
  • 4. (2022·昆明) 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属光泽 B . 质软 C . 导电性 D . 可燃性
  • 5. (2022·百色)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航天服材料含有以下物质,其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 涤纶 B . 聚氯乙烯 C . 棉花 D . 尼龙
  • 6. (2022九上·渝北月考) 我国科学家发现土卫二的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磷,为证明土卫二存在生命提供了证据,则其中的“磷”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离子
  • 7. 春耕时节,化肥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养料。下列肥料属于钾肥的是(  )
    A . KNO3 B . CO(NH2)2 C . K2SO4 D . Ca(H2PO4)2
  • 8. 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霉变食物加热后即可食用 B .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 . 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 D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 9.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B . 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 .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 .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 10. 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取少量固体 C .  振荡试管 D .  熄灭酒精灯
  • 11. (2019九上·美兰期中) 下列属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1·贵港模拟)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夜间发现家庭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 .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 C . 加油站、油库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D . 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13.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氢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B . 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氧 C . 金刚石、石灰石、氯化钠 D . 汞、蒸馏水、石油
  • 14. 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使用大面积柔性太阳能电池翼,该柔性太阳能电池翼由砷化镓材料制成。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砷属于金属元素 B . 砷的元素符号是As C . 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 D . 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
  • 15. 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与记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1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活性炭净水可以降低硬水的硬度 B .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 .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H2、O2组成 D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7.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载脂蛋白ApoE对神经元的胆固醇(C27H46O)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ApoE4载脂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下列有关胆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胆固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6g B . 胆固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46 C . 1个胆固醇分子中含有74个原子 D . 胆固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8. 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 . 反应Ⅰ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 . 反应Ⅱ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9∶16 D . 该成果对氢能源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除去CuSO4固体中混有的Cu(OH)2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C

    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钾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1·贵港模拟)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电解水一段时间 C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 D . 向一定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
  • 21.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美食,吃饺子也是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
    1. (1) 包饺子所用的原料包括面粉、水、牛肉、芹菜、食盐、植物油等,其中芹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2. (2) 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
    3. (3) 可用检验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 (4) 小宸帮妈妈煮完饺子后,关闭了天然气灶的阀门,灶上的火迅速熄灭,小宸使用的灭火原理是。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 (5) 吃饭时,小宸在家门口就闻到了的饺子的香味,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是因为
    6. (6) 餐后用洗涤剂清洗碗筷,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 22.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 (1)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l,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Na2CO3的俗称是

      ℃时,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将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一种)。

    2. (2) 为探究中和反应,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图中试剂甲、乙、丙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中的一种,则通过分析可知,试剂丙是其中的

      ②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高纯度氧化钙是用于电子工业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钙原子:

      ②5个氧气分子:

      ③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 (2) 工业生产氧化钙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流程中,主要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是

      ②X的化学式是

      ③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4.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接触生成铁锈,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有(写一条)。
    2. (2)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关于“湿法炼铜”的记载:“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小组同学为探究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实验所用铝丝用砂纸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②步骤Ⅰ体现了铝具有性。

      ③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
  •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Ⅰ.气体的制取

    1. (1) 仪器①的名称为
    2. (2) 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装置D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在导管口(选填“a”或“b”)端连接量筒。
    4. (4) 实验室选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
    5. (5) Ⅱ.验证气体的性质下图是某种“微型”实验装置。G处装有稀硫酸,F处放少量锌粒,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为了实验安全,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6. (6) 挤压G,加热处的现象为
    7. (7) 利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具有的一个优点是
四、科学探究题
  • 26. 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甲、乙、丙实验探究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后,将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同一洁净的丁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将丁中液体过滤后,得到滤液,并进行了下列拓展学习与探究。

     

    1. (1) 【小组交流】甲实验中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10,得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2. (2) 【拓展问题】将丁中液体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Na2CO3 

      猜想二:NaCl和BaCl2

      猜想三:NaCl、BaCl2和HCl 

      猜想四:NaCl

      【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3. (3) 【拓展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拓展延伸】上述拓展探究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计算题
  • 27. 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计算实验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