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08-25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各项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更加完善……这表明最大的人权是( )
    A . 完善法律法规 B . 依法行使权利 C . 人民幸福生活 D . 人民当家作主
  • 2. 对下表“微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是( )                                                                                                                                                

    微行为

    评价

    大学一年级学生张某光荣入伍

    ①依法履行义务

    出租车司机协助犯罪嫌疑人逃逸

    ②敢于守护正义

    张老师参加了新一届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积极行使权利

    某店铺将客户的姓名、住址公布在客户群里

    ④侵犯他人财产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教育部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
    A . 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 B . 明确宪法的法律地位,是法律的总和 C . 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 D .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 4.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是( )
    A . 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 . 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 . 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 . 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 5. (2022·海南) 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 .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 . 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 . 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 . 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 6. 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直接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 )

    ①小张因失信而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  
    ②小陈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戍边英雄”称号

    ③小田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受到同学点赞  
    ④小华在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上提出建议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从市场准入、营商环境、融资支持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这表明( )
    A .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 .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C . 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D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8. (2022八下·绵阳期末) 在“了解国家机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小宁收集了三则案例(如图)进行汇报。根据其收集的案例,最适合的汇报标题是(   )
    ◎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抗疫英雄国家勋章。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开展督查。
    ◎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诋毁、贬损成边官兵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A .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宗旨 B . 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 . 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D .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
  • 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九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正式实施。从前期人大代表调研,到立法规划,再到三次审议,无不彰显出对民意的回应与关切。

    据此完成问题。

    1. (1) 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过程体现了( )

      ①党领导立法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以德治国  
      ④党科学立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国家主席分别行使了( )
      A . 决定权公布法律 B . 决定权外事权 C . 立法权任免权 D . 立法权公布法律
  • 10. 观察漫画《高人一等》,其揭示的主旨是( )

    A . 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B . 公正司法,维护正义 C . 加强监督,依法行政 D . 诚实守信,勇担过错
  • 11. 庾某在小区散步时,被从黄某家中高空扔下的矿泉水瓶惊吓而摔倒,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庾某跟黄某协商不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黄某向庾某支付医疗费等八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该判决( )

    ①完善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②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体现了人民政府司法公正  
    ④捍卫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公平”是近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与公众关注的热词,改革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更加公平。下列关于公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社会公平对个人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③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④增强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广场舞噪声扰民,如果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一规定说明(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违反法律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④法律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在某国家机关官网上,同学们发现下列标题。这个国家机关最有可能是( )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发展完善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A . 国家主席 B . 人民法院 C . 人民检察院 D . 监察委员会
  • 15.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实施上述举措是因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
    A . 需要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 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 . 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D .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生活
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 16. 材料一:                                                                                                                                                  

    非公平正义行为

    解决方法

    启示

    不法商贩经常“短斤缺两”、“以次充好”

    示例:与商贩协商、拨打消费者电话向工商部门举报

    敢于与不公平行为作斗争

    公交车上发现有人偷手机

    某法官对局长的儿子“手下留情”

    材料二: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1. (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示例分别填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启示
    2. (2) 对此初中学生小欣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限制了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自由。请你结合自由与法治的知识辨析这一观点。
  • 17. 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的追求。某校以“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017年至2019年,检方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别为33790人、40005人、47563人,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8.39%、18.89%。
    2020年5月起实施的《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规定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
    1. (1) 请写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指的是什么,并列举两项国家维护公平正义的政策、措施或制度。
    2. (2) 结合上述材料,从正义的角度分析建立强制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3. (3) 维护公平正义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为了倡导同学们从小做一个公平正义的人,该班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的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