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近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1·辽宁)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升高温度,若 增大,则 B . 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 减小 C . 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 增大 D . 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 2. (2021·辽宁) 某温度下,降冰片烯在钛杂环丁烷催化下聚合,反应物浓度与催化剂浓度及时间关系如图。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 . 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 . 条件①,反应速率为 D . 条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 时,半衰期为
  • 3. (2021·海南) 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 B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C . 恒温下,增大总压,H2O(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D . 恒温恒压下,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增大
  • 4. (2021·北京) Li电池使用过程中会产生LiH,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带来影响。可用D2O与LiH进行反应测定LiH含量,由产物中的n(D2)/n(HD)比例可推算n(Li)/n(LiH)。

    已知:①2LiH⇌2Li+H2 △H>0

    ②LiH+H2O=LiOH+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2O、D2O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B . Li与D2O反应的方程式是2Li+2D2O=2LiOD+D2 C . n(D2)/n(HD)比例小说明n(Li)/n(LiH)比例大 D . 80℃下的n(D2)/n(HD)大于25℃下的n(D2)/n(HD)
  • 5. (2021·北京) 已知C3H8脱H2制烯烃的反应为C3H8 = C3H6+H2。固定C3H8浓度不变,提高CO2浓度,测定出口处C3H6、H2、CO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

    已知:

    C3H8(g)+5O2(g)=3CO2(g)+4H2O(g)  △H=-2043.9kJ/mol

    C3H6(g)+9/2O2(g)=3CO2(g)+3H2O(g)   △H=-1926.1kJ/mol

    H2(g)+1/2O2(g)=H2O(g)   △H=-241.8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3H8(g)=C3H6(g)+H2(g)  △H=+124kJ/mol B . C3H6、H2的浓度随CO2浓度变化趋势的差异是因为发生了CO2+H2 CO+H2O C . 相同条件下,提高C3H8对CO2的比例,可以提高C3H8的转化率 D . 如果生成物只有C3H6、CO、H2O、H2 , 那么入口各气体的浓度c0和出口各气体的浓度符合3c0(C3H8)+c0(CO2)=3c(C3H6)+c(CO)+3c(C3H8)+c(CO2)
  • 6. (2021·北京) 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g)⇌N2O4(g) △H<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1 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 mol N原子 B . 断裂2 mol NO2分子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 mol N2O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C . 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 . 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
  • 7. (2021·浙江) 一定温度下:在 的四氯化碳溶液( )中发生分解反应: 。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 体积,换算成 浓度如下表:

    0

    600

    1200

    1710

    2220

    2820

    x

    1.40

    0.96

    0.66

    0.48

    0.35

    0.24

    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 的平均速率为 B . 反应 时,放出的 体积为 (标准状况) C . 反应达到平衡时, D . 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
  • 8. (2021·浙江)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广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

    制备

    B

    将密闭烧瓶中的 降温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溴水滴入 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

    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实验结束,将剩余 固体放回原试剂瓶

    节约试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广东) 反应 经历两步:① ;② 。反应体系中 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为 随t的变化曲线 B . 时, C . 时,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 . 后,
  • 11. (2021·全国甲)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重水(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B .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 . 环状 ( )分子中含有的 键数为 D . 溶液中 离子数为
  • 12. (2021·全国甲) 已知相同温度下,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 、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代表 的沉淀溶解曲线 B . 该温度下 值为 C . 加适量 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 . 时两溶液中
  • 13. (2021·湖南) 常温下,用 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 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 B . 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C . 时,三种溶液中: D . 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
  • 14. (2021·湖南) 铁的配合物离子(用 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B . 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 . 该催化循环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 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Ⅱ→Ⅲ步骤决定
  • 15. (2021·河北) 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 (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8mol•L-1•min-1 B . 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C . 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 D . 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二、多选题
  • 16. (2021·山东) 赖氨酸[H3N+(CH2)4CH(NH2)COO- , 用HR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盐酸盐(H3RCl2)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3R2+ H2R+ HR R-。向一定浓度的H3R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H3R2+、H2R+、HR和R-的分布系数δ(x)随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 B . M点,c(Cl-) +c(OH-)+c(R-)=2c(H2R+)+c(Na+)+c(H+) C . O点,pH= D . P点,c(Na+)>c(Cl-)>c(OH-)>c(H+)
  • 17. (2021·湖南) 已知: ,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发生反应, 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 时改变某一条件,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 . 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 C . 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D . 平衡常数K:
三、非选择题
  • 18. (2021·湖北)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由丙烷直接脱氢或氧化脱氢制备。

    反应Ⅰ(直接脱氢):C3H8(g)=C3H6(g)+H2(g)△H1=+125kJ·mol-1

    反应Ⅱ(氧化脱氢):C3H8(g)+ O2(g)=C3H6(g)+H2O(g)△H2=-118kJ·mol-1

    1. (1) 已知键能:E(C—H)=416kJ·mol-1 , E(H—H)=436kJ·mol-1 , 由此计算生成1mol碳碳π键放出的能量为kJ。
    2. (2) 对于反应Ⅰ,总压恒定为100kPa,在密闭容器中通入C3H8和N2的混合气体(N2不参与反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达到平衡后“通入N2”的作用是。在温度为T1时,C3H8的平衡转化率与通入气体中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a所示,计算T1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kPa(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 (3) 在温度为T2时,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10:5:85的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0~1.2s生成C3H6的平均速率为kPa·s-1;;在反应一段时间后,C3H8和O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的原因为
    4. (4) 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2:13:85的混合气体,已知某反应条件下只发生如下反应(k,k′为速率常数):

      反应Ⅱ:2C3H8(g)+O2(g)=2C3H6(g)+2H2O(g) k

      反应Ⅲ:2C3H6(g)+9O2(g)=6CO2(g)+6H2O(g) k′

      实验测得丙烯的净生成速率方程为v(C3H6)=kp(C3H8)-k′p(C3H6),可推测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其理由是

  • 19. (2021·天津) 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 , 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 , 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1) CH4的电子式为,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2. (2) 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

      ①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

      ②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序号)。

      a.气体密度b.气体总压c.CH4与S2体积比d.CS2的体积分数

    3. (3) 一定条件下,CH4与S2反应中CH4的平衡转化率、S8分解产生S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生成CS2的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工业上通常采用在600~650℃的条件下进行此反应,不采用低于600℃的原因是

    4. (4) 用燃煤废气(含N2、O2、SO2、CO2、H2O、NOx等)使尾气中的H2S转化为单后硫S,可实现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2021·辽宁) 磁性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其制备过程如下(各步均在 氛围中进行):

    ①称取 ,配成 溶液,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

    ②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溶液。

    ③持续磁力搅拌,将 溶液以 的速度全部滴入三颈烧瓶中,100℃下回流3h。

    ④冷却后过滤,依次用热水和乙醇洗涤所得黑色沉淀,在 干燥。

    ⑤管式炉内焙烧2h,得产品3.24g。

    部分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原因是
    2. (2) 实验室制取 有多种方法,请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结合下列供选试剂和装置,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对应的装置为(填标号)。

      可供选择的试剂: 、饱和 、饱和

      可供选择的发生装置(净化装置略去):

    3. (3) 三颈烧瓶中反应生成了Fe和 ,离子方程式为
    4. (4) 为保证产品性能,需使其粒径适中、结晶度良好,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A . 采用适宜的滴液速度 B . 用盐酸代替KOH溶液,抑制 水解 C . 在空气氛围中制备 D . 选择适宜的焙烧温度
    5. (5) 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是否已经用水洗涤干净,应选择的试剂为;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6. (6) 该实验所得磁性材料的产率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 21. (2021·辽宁) 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Ⅰ.主反应: (g)+3H2(g)⇌ (g) ∆H1<0

    Ⅱ.副反应: (g) ⇌ (g) ∆H2>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Ⅲ.

      Ⅳ.2  (g)+15O2(g)⇌12CO2(g)+6H2O(l) ∆H4

      Ⅴ. (g)+9O2(g)=6CO2(g)+6H2O(l) ∆H5

      (用 表示)。

    2. (2) 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环己烷体积分数的措施有_______。
      A . 适当升温 B . 适当降温 C . 适当加压 D . 适当减压
    3. (3) 反应Ⅰ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实际投料往往在 的基础上适当增大 用量,其目的是
    4. (4) 氢原子和苯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时,才能发生反应,机理如图。当 中混有微量 等杂质时,会导致反应Ⅰ的产率降低,推测其可能原因为

    5. (5) 催化剂载体中的酸性中心能催化苯及环己烷的裂解。已知酸性中心可结合弧电子对,下图中可作为酸性中心的原子的标号是(填“①”“②”或“③”)。

    6. (6) 恒压反应器中,按照 投料,发生Ⅰ、Ⅱ反应,总压为 ,平衡时苯的转化率为α,环己烷的分压为p,则反应1的 (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22. (2021·海南)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已知25℃, 时:

    葡萄糖 完全燃烧生成 ,放出 热量。

     

    回答问题:

    1. (1) 25℃时, 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25℃, 时,气态分子断开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 键的键焓分别为 分子中碳氧键的键焓为
    3. (3) 溶于水的 只有部分转化为 ,大部分以水合 的形式存在,水合 可用 表示。已知25℃时, 的平衡常数 ,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逆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则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4. (4) 25℃时,潮湿的石膏雕像表面会发生反应: ,其平衡常数 。[已知 ]
    5. (5) 溶洞景区限制参观的游客数量,主要原因之一是游客呼吸产生的气体对钟乳石有破坏作用,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 23. (2021·北京) 某小组实验验证“Ag++Fe2+ Fe3++Ag”为可逆反应并测定其平衡常数。
    1. (1) 实验验证

      实验I:将0.0100 mol/L Ag2SO4溶液与0.0400 mo/L 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II: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0 mol/L 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I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沉淀为Ag。现象是

      ②II中溶液选用Fe2(SO4)3 , 不选用Fe(NO3)3的原因是

      综合上述实验,证实“Ag++Fe2+ Fe3++Ag”为可逆反应。

      ③小组同学采用电化学装置从平衡移动角度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写出操作及现象

    2. (2) 测定平衡常数

      实验Ⅲ:一定温度下,待实验Ⅰ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 mL上层清液,用c1 mol/L KSCN标准溶液滴定Ag+ , 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 mL。

      资料:Ag++SCN- AgSCN↓(白色) K=1012

      Fe3++SCN- FeSCN2+(红色) K=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的作用是

      ②测得平衡常数K=

    3. (3) 思考问题

      ①取实验I的浊液测定c(Ag+),会使所测K(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②不用实验II中清液测定K的原因是

  • 24. (2021·山东) 2-甲氧基-2-甲基丁烷(TAME)常用作汽油原添加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甲醇与烯烃的液相反应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图反应:

    反应Ⅰ: +CH3OH     △H1

    反应Ⅱ: +CH3OH H2

    反应Ⅲ:     △H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Ⅱ、Ⅲ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与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A和B中相对稳定的是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的数值范围是(填标号)。

      A.<-1 B.-1~0 C.0~1 D.>1

    2. (2) 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1.0molTAME,控制温度为353K,测得TAME的平衡转化率为α。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x3=9.0,则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为mol,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x1=。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将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A与CH3OH物质的量浓度之比c(A):c(CH3OH)=
    3. (3) 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盛有四氢呋喃的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和CH3OH。控制温度为353K,A、B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代表B的变化曲线为 (填“X”或“Y”);t=100s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v逆反应速率v(填“>”“<”或“=)。

  • 25. (2021·浙江) 含硫化合物是实验室和工业上的常用化学品。请回答:
    1. (1) 实验室可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少量 。判断该反应的自发性并说明理由
    2. (2) 已知 时,在一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的浓度分别为

      ①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

    3. (3) 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由含硫矿石制备硫酸。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采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使 氧化为

      B.进入接触室之前的气流无需净化处理

      C.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提高含硫矿石和 的转化率

      D.在吸收塔中宜采用水或稀硫酸吸收 以提高吸收速率

      ②接触室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4表示催化剂层。图2所示进程中表示热交换过程的是

      A. B.     C.     D. E.     F.     G.

      ③对于放热的可逆反应,某一给定转化率下,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在图3中画出反应 的转化率与最适宜温度(曲线Ⅰ)、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曲线Ⅱ)的关系曲线示意图(标明曲线Ⅰ)

    4. (4) 一定条件下,在 溶液体系中,检测得到pH-时间振荡曲线如图4,同时观察到体系由澄清→浑浊→澄清的周期性变化。可用一组离子方程式表示每一个周期内的反应进程,请补充其中的2个离子方程式。

      Ⅰ.

      Ⅱ.①

      Ⅲ.

      Ⅳ.②

  • 26. (2021·广东) 对废催化剂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废催化剂主要含铝( )、钼( )、镍( )等元素的氧化物,一种回收利用工艺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25℃时, ;该工艺中, 时,溶液中 元素以 的形态存在。

    1. (1) “焙烧”中,有 生成,其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沉铝”中,生成的沉淀
    3. (3) “沉钼”中, 为7.0。

      ①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条件控制不当, 也会沉淀。为避免 中混入 沉淀,溶液中 (列出算式)时,应停止加入 溶液。

    4. (4) ①滤液Ⅲ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

      ②往滤液Ⅲ中添加适量 固体后,通入足量(填化学式)气体,再通入足量 ,可析出

    5. (5) 高纯 (砷化铝)可用于芯片制造。芯片制造中的一种刻蚀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致密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可阻止 刻蚀液与下层 (砷化镓)反应。


      ①该氧化物为

      ②已知: 同族, 同族。在 与上层 的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变为+5价,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27. (2021·广东)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CH4(g)+CO2(g) 2CO(g)+2H2(g) ∆H1

    b)CO2(g)+H2(g) CO(g)+H2O(g) ∆H2

    c)CH4(g) C(s)+2H2(g) ∆H3

    d)2CO(g) CO2(g)+C(s) ∆H4

    e)CO(g)+H2(g) H2O(g)+C(s) ∆H5

    1. (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的∆H1=(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2. (2) 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 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 . 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 . 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D . 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3. (3) 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该历程分步进行,其中,第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4. (4) 设K 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p0p0=100kPa)。反应a、c、e的ln K (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填字母)。

      ②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③在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原料组成为n(CO2):n(CH4)=1:1、初始总压为100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kPa。计算CH4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5. (5) CO2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
  • 28. (2021·全国甲)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总反应的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填标号),判断的理由是

      A. B. C. D.

    2. (2) 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 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 ℃下的 、在 下的 如图所示。

      ①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判断的理由是

      ③当 时, 的平衡转化率 ,反应条件可能为

  • 29. (2021·湖南) 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由氨气得到氢气。

    方法I:氨热分解法制氢气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键能

    946

    436.0

    390.8

    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 分解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
    2. (2) 已知该反应的 ,在下列哪些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_______(填标号)
      A . 25℃ B . 125℃ C . 225℃ D . 325℃
    3. (3) 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 通入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为200kPa),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 时反应达到平衡,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 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时将容器体积迅速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并保持不变,图中能正确表示压缩后 分压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用图中a、b、c、d表示),理由是

      ③在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 ,其中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方法Ⅱ:氨电解法制氢气

      利用电解原理,将氮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

    4. (4) 电解过程中 的移动方向为(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5. (5)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KOH溶液KOH溶液

  • 30. (2021·全国乙卷) 一氯化碘(I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直接反应,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碘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历史上海藻提碘中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由于性质相似,Liebig误认为是ICl,从而错过了一种新元素的发现。该元素是.
    2. (2) 氯铂酸钡(BaPtCl6)固体加热时部分分解为BaCl2、Pt和Cl2 , 376.8℃时平衡常数Kp=1.0x104Pa2。在一硬质玻璃烧瓶中加入过量BaPtCl6 , 抽真空后,通过一支管通入碘蒸气(然后将支管封闭)。在376.8℃,碘蒸气初始压强为20.0kPa.376.8℃平衡时,测得烧瓶中压强为32.5kPa,则PICl=kPa,反应2ICl(g)=Cl2(g)+I2(g)的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式即可).
    3. (3) McMorris 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2NO(g)+2ICl(g) 2NOCl(g)+I2(g)  KP1

      2NOCl(g) 2NO(g)+Cl2(g)   KP2

      得到lgKP1 和lgKP2 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NOCl分解为NO和Cl2反应的ΔH0(填“大于”或“小于”).

      ②反应2ICl(g)=Cl2(g)+I2(g)的K=(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ΔH0(填“大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

    4. (4) Kistiakowsky曾研究了NOCl光化学分解反应,在一定频率(v)光的照射下机理为:

      NOCl+hv→NOC*

      NOCl+NOCl*→2NO+Cl2

      其中hv表示一个光子能量,NOCl*表示NOCl的激发态。可知,分解1mol的NOCl需要吸收mol的光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