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真题】2023年广东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137 类型:高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A . A B . B C . C D . D
  • 2. 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气,是第族元素 B . 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C . 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互为同位素 D . “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
  • 3. 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 B . 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 C . 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 D . 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 4. 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图1:喷泉实验 B . 图2:干燥 C . 图3:收集 D . 图4:制备
  • 5. 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 . 饱和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 C .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 D . 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 6. 负载有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作原电池正极 B . 电子由经活性炭流向 C . 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 D .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 , 最多去除
  • 7. 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帮厨活动:帮食堂师傅煎鸡蛋准备午餐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

    B

    环保行动:宣传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装材料

    聚乳酸在自然界可生物降解

    C

    家务劳动:擦干已洗净的铁锅,以防生锈

    铁丝在中燃烧生成

    D

    学农活动:利用秸秆、厨余垃圾等生产沼气

    沼气中含有的可作燃料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点击化学”的科学家。图所示化合物是“点击化学”研究中的常用分子。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能发生加成反应 B . 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 C . 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D . 能与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
  • 9. 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的氧化性 B . 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 C . 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 . 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 10. 部分含或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 可存在c→d→e的转化 B . 能与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 C . 新制的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 D . 若b能与反应生成 , 则b中含共价键
  • 11.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侯氏制碱法涉及等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B . 完全分解,得到的分子数目为 C . 体积为溶液中,数目为 D . 的混合物中含 ,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
  • 12.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

    B

    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

             转化为的反应吸热

    C

    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D

             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

             溶液的比醋酸的高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利用活性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闭合 , 一段时间后(  )

    A . U型管两侧均有气泡冒出,分别是 B . a处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C . b处出现蓝色,说明还原性: D . 断开 , 立刻闭合 , 电流表发生偏转
  • 14. 化合物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族。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电负性: B . 氢化物沸点: C . 第一电离能: D . 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 15. 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 . 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 . 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 . 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 16. 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下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 , 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解总反应: B . 每生成 , 双极膜处有解离 C . 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 D . 相比于平面结构双极膜,“卯榫”结构可提高氨生成速率
二、实验题
  • 17. 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计算获得。
    1. (1) 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A.          B.          C.        D.  

      ②该盐酸浓度为

    2. (2) 热量的测定:取上述溶液和盐酸各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 , 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c和分别取 , 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同)。
    3. (3) 借鉴(2)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i

               溶液

               

      a

      b

      ii

               

      a

      c

      ①温度:bc(填“>”“<”或“=”)。

      (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4. (4) 乙同学也借鉴(2)的方法,测量反应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制溶液时需加入酸。加酸的目的是

      提出猜想:粉与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试纸测得溶液的不大于1;向少量溶液中加入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A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A的焓变。

      教师指导:鉴于以上问题,特别是气体生成带来的干扰,需要设计出实验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

      优化设计: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A的焓变。该方案为

    5. (5) 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写出其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三、工业流程题
  • 18. 均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 , 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氨性溶液由配制。常温下,形成可溶于水的配离子:易被空气氧化为;部分氢氧化物的如下表。

                                                                                                                              

    氢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活性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2) 常温下,的氨性溶液中, (填“>”“<”或“=”)。
    3. (3) “氨浸”时,由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的明锐衍射峰。

      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提高了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

    5. (5) ①“析晶”过程中通入的酸性气体A为

      ②由可制备晶体,其立方晶胞如图。与O最小间距大于与O最小间距,x、y为整数,则在晶胞中的位置为;晶体中一个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

        

    6. (6) ①“结晶纯化”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物质。晶体A含6个结晶水,则所得溶液中的比值,理论上最高为

      ②“热解”对于从矿石提取工艺的意义,在于可重复利用(填化学式)。

四、原理综合题
  • 19. 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 某有机物能与形成橙红色的配离子 , 该配离子可被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

      ①基态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某研究小组对(1)中②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用浓度分别为溶液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时,在内,的平均消耗速率=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平衡后加水稀释,增大

      B.平衡转化率:

      C.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减小

      D.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 

    3. (3) R的衍生物L可用于分离稀土。溶液中某稀土离子(用M表示)与L存在平衡:

              

              

      研究组配制了L起始浓度与L起始浓度比不同的系列溶液,反应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配体L上的某个特征H在三个物种中的化学位移不同,该特征H对应吸收峰的相对峰面积S(体系中所有特征H的总峰面积计为1)如下表。

                                                                                                                                                                                    

               

               

               

               

      0

      1.00

      0

      0

      a

      x

               

      0.64

      b

               

      0.40

      0.60

      【注】核磁共振氢谱中相对峰面积S之比等于吸收峰对应H的原子数目之比;“”表示未检测到。

      时, 

      时,平衡浓度比

    4. (4) 研究组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3)中M与L反应体系。当时,测得平衡时各物种的变化曲线如图。时,计算M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五、有机推断题
  • 20. 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 (1) 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其名称为
    2. (2) 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
    3. (3) 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 (4) 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 . 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 . 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 . 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 . 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
    5. (5) 以苯、乙烯和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