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 1. (2023七下·淮北期末) 面对现实和网络中的谣言,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不被谣言所迷惑。下面对独立思考理解正确的是(   )
    A . 芳芳:独立思考就是一味追求独特,从不人云亦云 B . 方芳:独立思考就是坚持特立独行,奉行我行我素 C . 方方:独立思考就是有独到见解,能重视他人意见 D . 放放:独立思考就是不断否定别人,坚持自己观点
  • 2. 观察如图漫画,面对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 )

    ①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②学会拒绝,把握分寸

    ③尊重对方,自重自爱

    ④勇敢接受,积极面对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23七下·淮北期末)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这一重要成就深深震撼和激励着青春的我们,让我们认识到(   )
    A . 青春是美好的,要学会尽情享乐率性而为 B . 青春是奇妙的,人人树立航天梦才能成功 C . 青春是追梦的,要珍惜青春开发创造潜力 D . 青春是短暂的,要做到事事追求完美人生
  • 4. (2017七下·福建期中) 古语“漫卷诗书喜欲狂”“风生鹤唳,草木皆兵”“怒发冲冠”“哀民生之多艰”依次表达了什么情绪(    )

    A . 喜、惧、哀、怒 B . 喜、惧、怒、哀 C . 喜、怒、哀、惧 D . 喜、哀、怒、惧
  • 5. (2023七下·淮北期末)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这启示我们,获得美好情感,我们应该(   )

    ①多去游山玩水,避开一切负面情绪

    ②经常阅读经典文献,丰富情感体验

    ③只做和学习有关的事,其他事都不做

    ④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2023七下·庐江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不负年代,不辱使命,吾辈当自强。下列名句中能体现“自强”的是(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C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7. 观察如图漫画《为生病卧床的同学补习功课》,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 )

    ①集体的温暖

    ②集体的力量

    ③集体的团结

    ④集体的荣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这句话中“今天我以学校为荣”的原因是( )
    A .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 B . 集体荣誉感令我们自豪,带来温暖和力量 C . 个人应关心爱护集体,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D . 个人对集体具有归属感,以集体荣誉为荣
  • 9. 学校运动会在即,娜娜所在的班级忙活开了:有运动项目特长的同学积极报名,未报名的同学会为报名参赛的同学当陪练,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提出参赛最佳方案……这表明班集体建设需要( )

    ①民主决策,展示个性

    ②摒弃竞争,善于合作

    ③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④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0.  2022年6月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其中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用户提供诱导其沉迷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这一规定旨在加强未成年人的( )
    A . 网络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执法保护
  • 11. (2020八上·长春开学考) 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杂费、课本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
    A .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B .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C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D . 法律是我们最高的行为准则
  • 12. 某校为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反诈意识,进行了专项的问卷调查。下表是此次调查的有关数据情况。这警示青少年( )                                                                                                                          

    项目

    学生或家长遇到过诈骗

    因贪图获利而误入圈套

    虽报警仍无法追回损失

    关注各类反诈宣传

    有过再次上当受骗经历

    比例

    30%

    27%

    90%

    95%

    10%

    ①拒绝不良诱惑,莫图一时之利

    ②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③依法自律,增强法律维权意识

    ④加强执法力度,消除电信诈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3. 观察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 (1) 两幅图片分别反映对未成年人实施:图片一:保护;图片二:保护。
    2. (2) 说说组织和开展安全演练的必要性。
  • 14. 【过好集体生活成就发展自我】

    集体生活如一首歌。歌声里有舒缓的旋律,也有婉转的篇章……阅读集体生活片段,回答问题。

    1. (1) 片段一:明明是七(3)班学生,同时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期末考试在即,班主任要求近期每个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多学习英语,以扭转班级均分垫底的局面。此时,校篮球队也要参加全市中学生篮球联赛,教练要求全体队员多利用课后时间参加强化训练,提升篮球技能和战术。“我该怎么办?”明明犯了难……
      面对角色冲突,请你为明明支招。
    2. (2) 片段二:盼盼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更不愿与人交流,但自加入学校编辑部做了黑板报主编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盼盼说:“我现在不仅变得开朗了,而且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阅读片段二,谈谈集体生活是如何给盼盼带来积极影响的。
  • 15. 【探究情境明理导行】

    以下是初中生乐乐同学生活中的三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 (1) 情境一:班主任宣布了“男生女生不要一对一讲话”这一班规后,班里顿时炸开了锅。身为班长的乐乐觉得这一班规并不合理……

      ①乐乐觉得“不合理”是因为这一班规:

      ②如果确需改进班规。乐乐和同学们应该:

    2. (2) 情境二:“妈妈,我知道您这样做是为我好,我不该生您的气……”乐乐在日记本里这样写着。

      ①乐乐调控情绪的做法属于法。

      ②学会调控情绪有利于

    3. (3) 情境三:“盼盼,你的球技很好,我很佩服!”“乐乐,你的球技也很好,我要向你多请教。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提高吧!”……

      ①上述情境告诉我们,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为前提的。

      ②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有利于

  • 16. 【关注家乡促我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向榜样致敬,与时代同行。5月13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胡办主办的2022“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发布仪式在安徽卫视播出。发布仪式特别致敬安徽种粮大户徐淙祥,“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正式揭晓2022“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材料二:2023年3月16至3月17日,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组织八、九年级学生开展以“追访徽派文化,重拾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皖南研学旅行,深入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感悟自己的人生之路。

    材料三:2023年4月14日至4月16日,第38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展示交流活动在亳州市成功举办。经专家初评筛选,来自全省的约500名在枝中小学生、科技辅导员老师,携带379件作品参加了大赛终评展示交流活动。

    1. (1) 根据材料一,向榜样致敬。请你说说榜样的意义。
    2. (2) 阅读材料二,说说同学们能从此次研学旅行中体验到哪些情感。
    3. (3) 同学们在研学旅行中体验美好情感对其成长有何意义?
    4. (4) 要想制作出满意的科技创新作品,需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上作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17.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复兴中学七(3)班同学们分组开展法治教育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环节,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解读热点信息】时事探究小组搜集了一组热点信息。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卡……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根据材料,回答:

      ①从法律的作用上看,材料一体现法律

      ②从法律的特征上看,材料二说明法律

    2. (2) 【讨论法律话题】观点沙龙小组围绕同学们关心的法律话题进行了探讨。
      在探讨“法律与公民”这一话题时,辉辉说,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辉辉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3. (3) 【探究维权案例】举案说法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邀请来法学院张教授给同学们做一场“法治案例大家谈”的主题报告会。
      张教授列举了下面两则案例:
      案例一:王女士买的一双皮鞋出现质量问题。她到鞋店找店主陈某协商解决该问题,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于是,王女士发布“陈某欠别人的钱不还”的虚假视频,致使陈某遭受网络抨击,王女士因此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5日。
      案例二:李先生花1.7万元在某服装店购买了两个名牌包,事后发现不是正品。李先生将该服装店告上了法庭,要求退款并索要三倍赔偿。经区法院一审审理,判决被告某服装店退款并支付原告李先生赔偿金5.1万元,二审维持原判。
      结合以上两则案例,思考为什么“同样是维权”却有“不同的结果”。
    4. (4) 【推进法治建设】法治箴言小组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名句。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活动结束前,同学们齐声朗读名句,纷纷表示,要增强法治意识,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为此,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打算。

      请你也来表达一下吧。

      ①在学习法律方面:

      ②在遵守法律方面:

      ③在运用法律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