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果洛州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4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主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 )
    A . 液泡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叶绿体
  • 2.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如图表示动物体由小长大的部分过程。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B . 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C . ③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D . ④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 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的蛙与青草相比。蛙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4.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 )
    A . 雪豹的四肢——奔跑 B . 蝴蝶的翅膀——跳跃 C . 雄鹰的双翼——飞翔 D . 蝌蚪的尾巴——游泳
  • 5. 果洛州玛沁县以农牧民增收致富为核心,大力发展羊肚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下列有关羊肚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羊肚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B . 羊肚菌属于细菌 C . 羊肚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羊肚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 6. 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如图为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简图,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什么器官( )

    A . 阴囊子宫 B . 输精管膀胱 C . 睾丸卵巢 D . 前列腺输卵管
  • 7. 某同学在观察鸡卵的结构时,看到卵黄表面中央有一小白点,该结构称为( )
    A . 卵黄膜 B . 胚盘 C . 卵白 D . 系带
  • 8. 青海省林业专家张锦梅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利用组织培养(无性生殖方式)技术成功获得国家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的“试管苗”。解决了其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率低下的问题。下列繁殖方式与“试管苗”的培育方式不相同的是( )
    A . 以梨树为砧木嫁接苹果 B . 用杨树的枝条扦插繁殖 C . 利用油菜种子进行繁殖 D . 竹子用地下茎进行繁殖
  • 9. 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某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她自己是单眼皮,则其父母和她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A . AA、aa和Aa B . Aa、aa和AA C . Aa、Aa和aa D . aa、aa和Aa
  • 10. 人体内有多种多样的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 B . ②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巨人症 C . ③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易患大脖子病 D . ④分泌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时易患糖尿病
  • 11. 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3000米至5000米海拔的高寒地带。下列有关牦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牦牛属于哺乳动物 B . 牦牛以胎生方式产生后代 C . 牦牛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D . 牦牛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 12. 营养学家为神舟十六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准备了多种食物,以保证他们在轨飞行时的营养需求,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 . 口腔 B . 小肠 C . D . 大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 13. 请阅读资料,分析作答:

    资料一:每年5~8月,青海湖裸鲤回到淡水河中繁殖产卵,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丽景现,裸鲤的洄游千难万险,除了要克服逆流、搁浅等重重困难外,还有许多鱼鸥、鸬鹚等水鸟在岸边等着猎捕它们。

    资料二:鼠害曾经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人们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增强,鼠类的天敌如:鹰、黄鼬、狐狸、狼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青海湖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1. (1) 资料—中的鱼鸥和裸鲤之间的关系是
    2. (2) 裸鲤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之—是用呼吸。
    3. (3) 根据资料二分析,生物种类越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4. (4) 从资科二中可看出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5)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怎样做?
  • 14.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请分析作答:
    1. (1) 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
    2. (2) 结核杆菌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能起到阻挡作用。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道防线。
    3. (3)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填“控制传染源”或“保护易感人群”)。
    4. (4) 如图为一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某成年患者为了早日康复,打算每日吃10粒药,请从安全用药的角度给他提出建议

    5. (5) 预防传染病有多种措施,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具体谈谈你应该怎么做?(答出一条即可)
  • 15.  2023年春节,青海各地社火等传统年俗活动推上了热搜。“湟中鲁沙尔高跷、千户营高台”为观众呈现青藏高原传承百年的文化盛宴。演员在完成各项表演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密切配合。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系统或器官,请分析作答:

    1. (1) 演员在高跷表演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淀粉在A系统中,最终被分解为
    2. (2) 社火表演时的鼓声会引起人们的鼓膜振动,振动通过传到内耳,最终传到大脑形成听觉。
    3. (3) 演员表演时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产生的尿素可通过图中的C和排出。(填图中字母)
    4. (4) 演员表演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中B表示气体交换过程,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填“左心房”或“左心室”)。
  • 16. 无土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栽培的新技术,植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配制的营养液中,此技术可突破季节和空间限制,有效节约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如图为无土栽培的原理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 (1) 装置内的营养液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和无机盐。
    2. (2) 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植物根的作用对氧气的需求。
    3. (3) 将装置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可利用光能,在叶片细胞的(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4. (4) 若装置内培养的植物是导入了抗虫基因的棉花,则这种棉花植株是用(填“转基因”或“杂交”)技术培育的。
    5. (5) 若装置内培养的是番茄植株,经开花传粉后,所结的果实是由发育而来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17. 酸奶是青海有名的小吃,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以乳酸菌为菌种通过发酵作用来制作的,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制作酸奶的最适温度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600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提供菌种),搅拌均匀;

    第二步:取6个大小相同的小碗,煮沸消毒,编号为1~6号,分别倒入100mL混合后的牛奶;

    第三步:将6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0℃、20℃、30℃、40℃、50℃、60℃恒温箱中培养;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分别从1~6号小碗中取样检测其中乳酸菌的数量,并记录。

    该生物兴趣小组将所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如下曲线图,请分析作答:

    1. (1) 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小碗要消毒,目的是
    2. (2)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都必须保持
    3. (3) 据图分析,在10~40℃时乳酸菌的数目数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超过40℃后则开始减少,由此可知,发酵酸奶最佳温度为℃左右。
    4. (4) 在制作酸奶过程中,你觉得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答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