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中国历史 第一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

更新时间:2023-07-18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总分76分)
  • 1. (2021·十堰) 我国古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于哪个朝代(   )
    A . 秦朝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 2.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代(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 3. (2021七上·盐城月考) 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
    A . 能够相互印证 B . 难免自相矛盾 C . 经常难辨真假 D . 多为史学著作
  • 4. (2016·连云港) “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5. (2016·苏州)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郡国并行制 D . 行省制度
  • 6. 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   )
    A . 公元21世纪 禹 阳城 B . 公元前21世纪 禹 二里头遗址 C . 公元前21世纪 禹 阳城 D . 公元21世纪 启 阳城
  • 7. (2019·滨州)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8.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唐朝 D . 清朝
  • 9. (2019·甘肃模拟) 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 . 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 . 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 . 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 10. (2019·桂林) 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
    A .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 扩大了国人利益
  • 11.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12. 下面关于西周分封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 分封的对象是全体臣民   B . 分的是土地和平民、奴隶 C . 被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义务   D . 开发了西周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 13.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 北京是周朝的统治中心 B . 青铜器是诸侯权力象征 C . 天子授予诸侯土地臣民 D . 诸侯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 14. (2019·深圳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15. (2021七上·梁山期中) 从夏、商、西周的兴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A . 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 . 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 . 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 . 得民心者得天下
  • 16.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 17.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 .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 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 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 18. (2021·福建)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
    A .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 确立了君主专制
  • 19. (2021·邵阳)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总分24分)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小诸侯国,历史上称为“授民授疆土”。

    材料二 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防止诸子争夺王位,以确保王位的平稳更替。

    1. (1) 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怎样的政治制度?
    2. (2) 如果你是当时一国的诸侯,那么你应该向当时的天子尽怎样的责任?
    3. (3) 在这一制度下,最高等级是什么? 最低等级是什么? 哪些人可以成为诸侯?
    4. (4) 西周统治者采取上述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