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3-07-30 浏览次数:50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花香四溢 B . 滴水成冰 C . 木已成舟 D . 火上浇油
  • 2. 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 双氧水保存在细口瓶中 B . 浓硫酸保存在细口瓶中 C .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D . 胆矾保存在广口瓶中
  • 3. 下列物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4.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 . KClO B . KClO2 C . KClO3 D . KClO4
  • 5.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B .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C . 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 D . 制取氨气的反应:
  • 6.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B . 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 C . 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g D . 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 7. 常温下,X和Y反应生成Z和W,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 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C .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3种 D .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8. 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 Ca(OH)2→CaCO3→Ca(HCO3)2 B . CuO→Cu(OH)2→CuSO4 C . H2→H2O→O2 D . NaOH→Na2SO4→NaCl
  • 9. 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 , Cu2+、Ag+、OH-、Cl-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发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处废水中含有K+、OH-、Cl- B . 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Cu2+ , 可能含有Cl- C . b处废水显蓝色 D . c处废水中溶解的溶质可用作肥料
  • 10. 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试验(所需的夹持仪器已省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制备气体

    试剂a

    试剂b

    A

    CO2

    稀盐酸

    碳酸钠

    B

    O2

    双氧水

    二氧化锰

    C

    H2

    稀硫酸

    锌粒

    D

    O2

    稀硫酸

    高锰酸钾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 (1) 写出两个碳原子
    2. (2) 写出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金属元素
    3. (3) 写出空气中含量最高气体的分子式
    4. (4) 写出硝酸铵溶液中的阳离子
  • 12. 身边处处有化学,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1) 新房装修后总会有些气味存在,可以采用活性炭去除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2. (2) 厨房所用的燃料多是天然气,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每天食用的蔬菜、鸡蛋、大米、植物油中,富含糖类的是
  • 13.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锂原子核中有个质子;
    2. (2) 锂金属活动性与镁相近,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写出锂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流程题
  • 14. 某一工厂的金属废料中含有铜、铁、金等金属单质,为回收铜和金并得到氧化铁。工作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

    1. (1) 滤液A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2. (2) 固体A与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反应后的生成物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操作1和操作2为同一操作,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4. (4) 往滤液B中加入的物质X是
四、推断题
  • 15.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 , 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①得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写化学式);
    2. (2) 由②③得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写化学式);
    3. (3) 由实验现象综合判断,固体粉末的混合组成中,最多是含有4种物质的混合,最少是含有种物质的混合。
五、实验题
  • 16. 某兴趣小组为证明CO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询资料】

    I.用甲酸与浓硫酸微热可生成CO,化学方程为

    II.HCOOH:熔点8.6℃,沸点100.8℃。

    【实验装置】

      

    请回答:

    1. (1) 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 (2) 该兴趣小组方框A中需选择(填“A1”、“A2”或“A3”)装置生成CO气体,然后与B装置对接完成实验;
    3. (3) 写出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从C装置中出现现象同样可以证明CO具有还原性;
    5. (5) 该小组经过交流讨论,得出该装置存在一定缺陷,具体是
  • 17.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溶液。他查阅资料得知: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加水稀释后可以得到稀硫酸。请回答:

      

    1. (1) 通过计算,需量取5.4mL浓硫酸,选择量筒(填“A”或“B”)量取;
    2. (2) 若完成溶液的配制,除如图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浓硫酸稀释时应将中(填“a”或“b”);

      a.水注入浓硫酸        b.浓硫酸注入水

    3. (3) 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六、填空题
  • 18. 有机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常用于飞机、汽车挡风玻璃。工业上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为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

      

    1. (1)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 (2) 甲基丙烯酸甲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七、实验题
  • 19. 某抗酸药如图1所示,成分为CaCO3、Mg(OH)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2装置测定抗酸药片中两种成分的质量,取10片抗酸药称量,质量共为6.2g,然后加入到A装置的烧瓶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停止时装置C中质量增加2.2g。

      

    请回答:

    1. (1) 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 (2) 每片抗酸药中含CaCO3的质量为g,其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3) 若撤除装置D,对Mg(OH)2质量的测量产生(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