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
    A . 考古发掘 B . 文字记载 C . 神话传说 D . 专家推测
  • 2. 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诸侯的反叛 B .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 . 国人暴动 D . 少数民族的进攻
  • 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与“唐宗”有关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4. 明清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向入侵者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余既来索,则地当还我……”。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
    A . 荷兰殖民者 B . 英国殖民者 C . 沙俄殖民者 D . 日本殖民者
  • 5.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 生活习惯的变化 C .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 君主权力的强化
  • 6. 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愿望,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明代神话小说是(    )
    A . 《水浒传》 B . 《三国演义》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 . 1840—1868年 B . 1911—1939年 C . 1919—1947年 D . 1921—1949年
  • 8. 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B .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C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D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 9.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

    A . 武汉 B . 南京 C . 上海 D . 重庆
  • 10.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11. 在某个历史小组学习中。有“1955年、周恩来、求同存异”等几个关键词,该组学习的是(    )
    A . 雅尔塔会议 B . 日内瓦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12.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能够得到恢复的最主要国际因素是(    )
    A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C . 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 D . 越来越多国家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    )
    A . 体制改革 B . 拨乱反正 C . 经济建设 D . 对外开放
  •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    )
    A .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 建立人民公社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实行对外开放
  • 15. 城市位置非常重要。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 . 厦门 B . 广州 C . 深圳 D . 上海
  • 16.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 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17.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科学构想是(    )
    A . 独立自主 B . 一国两制 C . 武力统一 D . 公私合营
  • 18. 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曾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2001年,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的组织是(    )
    A . 欧盟 B . 联合国 C . 亚太经合组织 D . 世界贸易组织
  • 19.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是指(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
  • 20. 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黑色风暴”是(    )
    A . 经济大危机 B . 法西斯专政 C . 反犹狂潮 D . 恐怖主义
  • 21. 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    )
    A . 实行了自由放任 B . 强化了科技创新 C .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D . 发展了第三产业
  •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 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B . 苏德战争爆发 C .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 . 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 23.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24. 1947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10月24日是联合国日。与联合国的建立相关的会议是(    )
    A . 华盛顿会议 B . 慕尼黑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开罗会议
  • 25.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 . 蒸汽时代 B . 电气时代 C . 工业时代 D . 信息时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 26.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思想活跃】

    材料一:


    【制度创新】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引自《英国大百科全书》

    【科技领先】

    材料三:

    第十章世界领先的科技与科学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从雕版到活字

    第二节火药、指南针与航海术第三节医药学与养生术

    第四节天文、地理与数学

    ——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目录(节选)

    1. (1) 根据材料一,图4、图5和图6人物分别创立了什么学派?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学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考试制度”是指隋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其创立有何重要影响?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以来中国古代“世界领先的科技”产生的影响。(任选材料三中的一节内容,每节限举一例)
  • 27.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发展,而且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

    ——摘编自韩向臣、李龙《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现代中国的新大一统模式》

    材料二:“一五”计划指出:“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其目的就是在于求得建立巩固的国防、满足人民需要和对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九五”计划(1996年通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摘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并概括“九五”计划制定的背景。
    3.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并试举一例外交成就。
  • 28.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显然,‘十四点’的主要目标是要在美国领导下,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其中‘国联’是实现其目标的主要工具……正因为如此,英法虽然在理论上对‘十四点’表示赞成,但在大多数实质性问题上并不让步。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提示:“十四点”即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杜鲁门……诬指任何国家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是那些正在抵抗武装少数集团或外来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六卷

    材料三:“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甚至本世纪(指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变之一。这一事件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 (1) 材料一叙述的情况发生在哪次国际会议当中?为了实现“美国领导”的“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稍后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这两次国际会议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杜鲁门的“诬指”导致美国与苏联之间一种怎样的状态的开始?请列举一个具体事例,说明这种状态对世界的影响。
    3. (3) 面对材料三中发生的变化,指出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势?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你认为中国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