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道小题,共30分)
  • 1.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特征的示意图,“?”处应填(    )

    A . 制作陶器 B . 修建房屋 C . 打制石器 D . 磨制石器
  • 2. 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总结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示意图。依据图示,判断此单元时代特征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3. (2023七下·东莞期中) 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 .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 藩镇割据,加强皇权 D . 重农抑商,稳固政权
  • 4. (2023九下·鹤山月考) 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
    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
    ③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发展的印刷术
    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5.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 . 西域在东汉正式归属中央 B . 明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 . 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 . 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
  • 6. 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7.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摘要(如图)旨在强调(    )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领导百团大战……

    发动大生产运动……

    召开中共七大……

    A . 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 B . 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 C . 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D . 敌后抗日根据场地始终是抗日前线
  • 8.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好态势得益于(    )
    A . 一国两制 B . 九二共识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带一路
  • 9.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还有(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B . 进行三大改造与实施“一五”计划 C . 西藏和平解放和土地改革 D .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10. 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愈加突出,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此,罗马(    )
    A . 设立元老院 B . 设立保民官 C . 首创元首制 D . 推行万民法
  • 11. (2023九下·盐都月考) 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学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小华同学把其相同点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受到了封建专制的阻碍    ②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③都颁布了重要文献    ④都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一观点评论的是蒸汽机(    )
    A . 出现的原因 B . 改进的过程 C . 产生的影响 D . 使用的范围
  • 13. 下列历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    )

    玻利瓦尔

    (1783-1830)

    章西女王

    (约1835-1858)

    甘地

    (1869-1948)

    扎格鲁尔

    (1857-1927)

    A . 主张非暴力抵抗 B . 反抗殖民压迫 C . 反对封建专制 D . 推动改革内政
  • 14. 下列是当今世界重要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这说明了中国(    )
    A . 已获得全球治理机制的主导权 B . 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C . 继续推行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D . 促成了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共计45分,其中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1分,19题14分)
  • 16.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学习历史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请阅读史料,并对史料作出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史料

    结论

    判断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新疆出土的汉代织品,说明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的影响。

    北庭都护府遗址

    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唐朝完全统一西域。

    唐景龙四年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手抄本

    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

    说明道家文化在新疆地区得以广泛传播

    新疆伊犁速成武备学堂学生的毕业文凭

    说明清末新政期间新疆开设新式学堂的情况。伊犁速成武备学堂的开设对新疆地区经济近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17. 世界政治文明的多元发展,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

    材料一:

    【近代西方民主进程】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制度

    影响

    A__________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B__________

    成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C__________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图一、图二,分别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最高权力的归属。与古代雅典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2. (2) 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哪部法律文献?结合所学概括该政治制度的特点?
    3. (3) 根据上述表格,依次写出A、B、C所代表的制度名称。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 18.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引领时代】

    材料一: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

    世界

    事件

    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

    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

    郑和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

    1. (1) 根据材料一,请运用所学,依次填写上方图示方框内的历史知识。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写出其影响。
    2. (2) 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 19. 历史发展中的危机,是险境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化解危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材料二: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史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四:在战争年代,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的特点是什么?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2. (2) 由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的相同困境。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出现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3. (3) 材料三中的“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什么事件?其中,俄国和中国的改革与调整同材料二中日本的改革在实质上有什么不同?
    4. (4) 材料四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写出该统一战线的名称。
    5. (5) 综合以上探究,概括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