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三模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2022年9月29日发布的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继上升,位列第____名。10年前中国位列第34名,如今进步幅度如此之大,是中国不懈努力的结果。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 2.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____亿。联合国网站称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人口增长花费的时间来看,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  )
    A . 70 加快 B . 70 放缓 C . 80 放缓 D . 80 加快
  • 3.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____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  )
    A . 昆曲 第一 B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第一 C . 中国剪纸 第二 D . 端午节第二
  • 4.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  )
    A . “甲类甲管” B . “甲类乙管” C . “乙类甲管” D . “乙类乙管”
  • 5.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____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A . 三农 B . 乡村 C . 政府 D . 地方
  • 6.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体现出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 . 民族团结 B . 民族互助 C . 民族平等 D . 民族和谐
  • 7. 全国对口支援西藏(  )
    A . 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 B . 从根本上保障西藏人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C . 是落实民族干部政策的表现。 D . 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8. 76年来,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内蒙古自治区顺应时势、稳步前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巨变。此巨变(  )

    ①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这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离不开国家的统一领导

    ③拉齐了各民族的发展差异,实现了各民族的同等富裕

    ④体现出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是适合民族发展的正确之举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  )
    A . 世界第一 B . 世界第二 C . 亚洲第一 D . 亚洲第二
  • 10.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一现象____( )
    A . 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B . 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C . 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D . 表明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
  • 11. 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创新的核心是(  )
    A . 知识创新 B . 科技创新 C . 制度创新 D . 理论创新
  • 12.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下列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③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3. “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法治意味依法治理 B . 有了法律就有了法治 C .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D .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小
  • 14. (2023·铁锋模拟)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 )
    A .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 . 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C .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D .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 15. 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从国家领导人到广大群众,全国10亿多选民1人1票,占我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的90%以上……根据此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____的基本特点。(  )
      A . 最平等 B . 最广泛 C . 最真实
    2. (2) 选举人大代表要遵循的原则是(  )
      A .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B . 积极、主动、理性 C . 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D . 公开、公平、公正
  • 16. 2022年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25年来香港虽然经历风浪,但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就要(  )

    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

    ③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2023·铁锋模拟) 对伟大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下面选项体现这一情感的是( )
    A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B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8. 2023年3月4 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了国人,震撼了世界。这一活动(  )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9.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____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垃圾污染

    ④土壤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0.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
    A . 文化包容性 B . 文化多样性 C . 文化单一性 D . 文化优越性
  • 21. 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②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③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④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2. 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每年联合国都提醒所有人关注、庆祝和纪念这一日子。对于和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局部战争导致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的主题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③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④我们要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23. 对于人类文明,我们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告诉我们(  )
    A . 中华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与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B .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C . 要认识自己文明的独特价值,欣赏和尊重外来文明,实现文明多元化发展 D . 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应该全力欣赏其物件的精美
  • 24.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  )

    ①将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连接

    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④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25分)
  • 25.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1.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
    2.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其基础和准则分别是什么?
    3.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启示我们要处理好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4. (4) 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做出哪些努力?
  • 26. 材料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勠力同心、苦干实干,一起向未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 5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外记者会上王毅外长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一幕幕向我们展开。中方将继续胸怀天下、担当尽责,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合力谋发展,一起向未来。

    1. (1) 材料中新的历史方位是指什么?
    2. (2) 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信心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3. (3) 我们努力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怎样的?
    4. (4) 一起向未来的征程中,从2020年到2035年,我们的阶段目标是什么?
  • 27. 材料: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

    1. (1) 我国正向经济强国迈进,得益于我国一直坚持的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2. (2)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应对策略?
    3. (3)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战略?打造了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