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5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题意要 求的选项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 2019 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 和半地穴式房屋。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 )
    A . 元某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2. (2021九上·丹东月考) 下列与农业生产有关联的书籍有(  )

     ①《农政全书》      ②《齐民要术》    ③ 《天工开物》     ④ 《本草纲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2017·济南)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 “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 ( )
    A . 伊犁将军 B . 达赖喇嘛 C . 驻藏大臣 D . 班禅额尔德尼
  • 5.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 .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 4.5 亿两白银
  • 6. 20 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 )
    A . 南昌起义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 . 抗日战争 D . 北伐战争
  • 7.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体现的精神 ( )
    A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C . 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D . 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 8.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是 (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2021 年热映电影《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人民日报》称这是爱国主义的胜利。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顽强精神,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歼灭美军 1.3 万余人,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事迹。请判断,长津湖战役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抗美援朝 D . 越南战争
  • 10. (2021·抚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0八下·雄县期末) 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图一  辽宁号航母      图二  运20大飞机         图三  核潜艇         图四  战略导弹

    A . 90年磨砺利剑出  科技强军换新颜 B . 90年英雄辈出  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 90年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 90年披荆斩棘  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 12. 凭借先进的政治制度、科学的军事策略、顽强的民族精神,先后战胜迦太基、马其顿、高卢等强敌。逐渐扩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帝国。这 个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波斯帝国
  • 13. 2022 年 11 月 21 日到 12 月 18 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大赛的吉祥物, 是名为 La'eeb 的卡通人物,极具阿拉伯特色。历史上,阿拉伯人对文化的贡献有 ( )

    ①发明阿拉伯数字 ②《天方夜谭》  ③编著《医典》  ④传播东西方文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4. 至今,《共产党宣言》已在世界范围内用 110 多种文字出版了 1000 多次,成为人类史上最重要 的著作之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
    A .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B .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 毛泽东思想形成 D . 列宁主义的诞生
  • 15. 历史上,非洲最早成为欧洲的殖民侵略对象,以及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的最终瓦解的 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
    A . 新航路开辟、埃及独立 B . 工业革命、非洲年的出现 C . 新航路开辟、纳米比亚独立 D . 工业革命、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 16. 有人形容 20 世纪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 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火星的作用 ( )
    A . 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7. 科学与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 . 达尔文—《天演论》 C . 巴尔扎克—《高老头》 D .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 18. 习近平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 的历史事件有 ( )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莫斯科保卫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召开雅尔塔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出行必不可少的途径,以下是交通工具的发明者的人物。 有(   )

    ①斯蒂芬森  ②瓦特   ③本茨   ④莱特兄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下列关于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②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
    ③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请用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本题共 4 小题 21 题和 22 题各 7 分,23 题和 24 题各 8 分,共 30 分)
  • 21.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于 1380 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 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 3 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1688 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除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入 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                                    ①                              

    材料四:清朝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只供传速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 由皇帝控制,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1. (1)  材料一图一秦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为以后历朝沿用?什么事件宣告这种制度的终结? 图二 汉武帝颁布的哪一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的措施
    3. (3)  补全材料三中的①的内容?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4. (4)  材料四中的清朝这一机构是什么机构?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登楼聘怀望南湖,百年风云涌心头。反帝救亡五四起,开天辟地七一谋。——黄继明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1922 年,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国家签订的公约中,提出“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 与行政之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 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借等正义要求都予拒绝。

    材料四: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了协调盟军的行动,取得战争 的最后胜利。2 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了会议。

    1. (1)  在材料一中的“南湖”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的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这次的“远征”是什么?远征中召开的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哪 一次会议?
    3. (3)  材料三中的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出自于哪一公约?这一公约对中 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雅尔塔会议对战后的德国如何处理的?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 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 岁以下的要 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辞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材料二:1861 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  自由转换职 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儿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 当时的地价,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材料三:  1929 年至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1/3 以上,贸易额减少了 2/3, 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 40%。贸易额减少 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

    材料四:1868 年 4 月 6 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 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随其志。勿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 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1. (1)  材料一中所涉及的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有何作用?
    2. (2)  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1933 年起,罗斯福针对这一事件所实施的政策的特点是 什么?
    4. (4)  材料四中所涉及的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 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 28 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了 1978 年度的风云人物,是因为他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 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

    1. (1)  材料一中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2. (2)  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 什么
    3. (3)  材料三中我国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制定的措施是什么?举出一例辽宁为此期间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实例
    4. (4)  材料四中让世界了解中国得益于哪一历史性的决策,开启了怎样的新时期?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历程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