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3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3 浏览次数: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24.0分)
  • 1.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由此材料可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 . 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 . 使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 .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 2. (2020·衡阳)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 . 为了保家卫国 B .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促进朝鲜统一 D .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3.   某班级同学收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的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们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A . 民族团结 B . 祖国统一 C . 国防建设 D . 科技发展
  • 4.   据“1953年底”“周恩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可判断此知识点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一国两制”构想
  • 5. 屠呦呦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针对近几年来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2019年,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等方面最终获新突破……这体现了屠呦呦(  )
    A . 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 B . 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C . 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D . 艰苦朴素的高贵品质
  • 6.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以下属于“现代世界曙光”时代的人物是(  )
    A . 莎士比亚 B . 克伦威尔 C . 罗伯斯庇尔 D . 华盛顿
  • 7.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起航,驶入茫茫的大西洋……到了古巴、海地……一块新大陆被发现了。”以上描述的是(  )
    A .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8.   欧洲白人从非洲虏获黑奴贩卖到美洲。奴隶的悲惨遭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罪恶的“三角贸易” C . 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D . 英国夺取海上霸权
  • 9.   探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学习时涉及的人物: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资产阶级改革 C . 反抗殖民运动 D . 殖民扩张
  • 10.   他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学便站起来了。他指的是(  )
    A . 巴尔扎克 B . 牛顿 C . 达尔文 D . 贝多芬
  • 11.   这次战役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统治的关键。这次战役是(  )
    A .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 约克镇战役 C . 波士顿倾茶事件 D . 萨拉托加大捷
  • 12.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
    A .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 .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 率军远征俄罗斯 D . 制定《拿破仑法典》
  • 13.   归纳、概括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必备的能力。揭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
    A . 十月革命 B . 二月革命 C . 苏维埃政权镇压反革命叛乱 D . 列宁主义的诞生
  • 14.   1914年,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 凡尔登战役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5.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 . 实现农业集体化 B . 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C . 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D . 全力发展重工业
  • 16. 德、意、日法西斯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 德国策划了九一八事变 B . 1936年,日本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C . 德国建立了欧洲策源地 D . 意大利建立了亚洲策源地
  • 17.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这里的“战时同盟”指的是(  )
    A . 三国协约 B . 三国同盟 C . 轴心国集团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8. (2020·山西)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 B . 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 C . 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 D . 借此控制西欧并遏制苏联
  • 19. (2019·邹城模拟)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埃及独立 B . “非洲独立年” C . 印度独立 D . 纳米比亚独立
  • 20.   当今国际社会,美国领先世界,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A . 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 .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 . 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 . 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建立
  • 21.   东欧剧变实质上反映了东欧各国(  )
    A . 领导人思想发生了变化 B . 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C .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 . 执政党变成了在野党
  • 22.   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8年,日本的经济地位是(  )
    A . 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 . 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C . 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D . 经济规模仅次于西欧
  • 23.   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  )
    A .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 . 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C . 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 .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24.   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说明人类面临着严重的(  )
    A . 环境恶化问题 B .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C . 粮食短缺问题 D . 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 25.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图一

    图二

    信息二:……分析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1. (1)  信息二出自哪部著作?其发表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谁?
    2. (2)  信息一图一工具把传统的手工工场变成了机器大工厂,为此做出贡献的人是谁?从此什么制度确立起来了?以此工具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3. (3)  信息一图二的动力机是什么?人类进入怎样的崭新时代?
    4. (4)  结合信息和现阶段的发展实际,谈一谈我国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的科技强国?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
    材料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带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 
    材料三: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了19世纪中叶,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农奴的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材料四:推翻德川幕府的人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人民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1. (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哪一政治体制?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让特朗普自愧不如的林肯总统都有哪些功绩?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当时的境况,俄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举措?结果如何?
    4. (4)  材料四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什么?请写出他们从经济上“改造国家”的口号?
    5. (5)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习的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 27.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终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材料二: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周密、规模宏大的战役。
    材料三:世界正处于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1. (1)  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涉及到的两次国际会议名称。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分别评价的是哪一次战役?
    3. (3)  材料三中,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4. (4)  二战后的欧洲合作与发展,写出一个令人心动的合作举措。
    5. (5)  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