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55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文化经典阅读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1. (1) 从第一段画线句中,可以得出一个著名的成语
    2. (2) 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有何相通之处?怎样养生?
  • 2. (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十七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将,转五官中郎将,迁长水校尉。七年,为将作大匠,章和元年,免。永元元年,复拜城门校尉。四年,迁长乐卫尉。明年,代桓郁为太常。六年,代刘方为司空。

        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 , 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洛阳狱,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奋在位清白,无它异绩。九年,以病罢。在家上疏曰:“圣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礼乐。《五经》同归,而礼乐之用尤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曰:‘揖让而化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孔子谓子夏曰:‘礼以修外,乐以制内,丘已矣夫!’又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其手足。’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十三年,更召拜太常。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帝虽善之,犹未施行。其冬,复以病罢。明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职过任,夙夜忧惧                夙夜:整夜 B . 和帝召太尉、司徒洛阳狱          幸:驾临 C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其手足        厝:放置 D . 而礼乐不定,事不相              副:符合
    2. (2)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赂者赂者丧。

      A . 显宗异其才,为侍祠侯 B . 夫国以民为本,民谷为命 C . 九年,病罢 D . 礼以修外,乐制内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年不登,人用饥匮。

      ②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 3. (2018高一下·田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 , 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 , 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迁太子左卫率。元凶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内省无过,不能受枉。明旦便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因命左右:“与手刃。”见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劭即位,追赠太常。世祖即位,谥曰忠宪公。

    (选自《宋书·袁淑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B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C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D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簿,官名。职责为掌管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 . 母忧,指母亲的丧事。封建时代如果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就必须离职守孝。 C . 岱宗,即泰山。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名。因地处东部,又称东岳。 D . 追赠,加封官职、勋位等,一般用于表扬对朝廷有重大贡献的生者或死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淑少时有风度。少年时,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 B . 袁淑孤傲耿直。州里任命他为主簿等官职,他都不就任;姨表兄想让他归附自己,他也不以为意,为此两人关系失和。 C . 袁淑敢于进谏。劝太祖攻打赵、魏,并劝太祖北伐成功之后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但太祖认为自己不能担此大任。 D . 袁淑临危不惧。太子刘劭将要弑父篡位时威胁他,但他坚决拒绝,后来刘劭下令,趁他熟睡之际把他杀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②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 4. (2018高一下·广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绅,字公垂,六岁而孤,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苏州刺史韦夏卿数称之。

        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①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即注以刃,令易纸,复然。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累擢中书舍人。牛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绅、愈不相下,更持台府故事,论诘往反,诋讦纷然,繇②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李逢吉③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逢吉终欲陷之。逢吉用张又新、李续等计,擢李虞、程昔范与刘栖楚皆为拾遗,以伺绅隙,内结中人王守澄自助。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

        始,绅南逐,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④,击大球,户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

        武宗即位,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李锜:唐朝宗室,唐宪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割据自雄,因叛乱被杀。②繇:古同“由”。③李逢吉:唐朝宰相,为人忌刻,险谲多端。④散衣:指平时穿的便装。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B .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C .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D .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孤,是指年幼丧父的孩子。而“鳏”是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寡”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独”指年老无子女的人。 B . “穆宗”是唐朝皇帝李恒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C . 户部是主管朝廷中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的部门,户部侍郎是户部的副职长官。 D . 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绅因身材短小,又擅长写诗,当时的人送他“短李”的雅号。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是他的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助其成才的。 B . 李锜做一些不法之事,除了李绅,其他的宾客没有敢劝阻他的。在替李锜书写始皇帝的奏疏时,李绅假装害怕才蒙混过去。 C . 当李绅因与韩愈相互诋毁而被牛僧孺贬出京城任江西观察使时,穆宗皇帝误以为他是自愿出京任职的,李绅入朝说明实情,皇帝才明白,就留下他任原职。 D . 李逢吉勾结朝廷官员和宫中宦官蒙蔽不知情的敬宗皇帝,说李绅当年反对立他为太子,导致李绅被贬,后来敬宗看到了先皇亲手封藏的一箱奏书才明白实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5. (2018高一下·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拜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 .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 .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 .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 .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六部还包括吏、礼、兵、刑、工。 C . “拜、迁、进阶、兼”这几个词都表示官职的提升。 D . 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 B . 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 . 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 D . 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一再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

      ②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

  • 6. (2018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 , 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B . 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C . 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D . 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辟,和“征”都是指征召布衣出仕,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而“察茂才”“举孝廉”则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B .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C . 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D . 谥,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蒋济机智有谋略,多次替太祖解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蒋济假称消息,孙权相信,烧毁围城的营阵撤离;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想要迁都,蒋济献策,解除樊城之围。 B . 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上谏。文帝问他天下“风教”,他大胆直言;明帝时,他直言告诫文帝要估计老百姓能力,安抚他们的疾苦。虽开始都触怒君主,但最终还是获得原谅。 C . 蒋济文武兼备,深受赞许。他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深得明帝称赞。 D . 蒋济为人谦虚,淡泊名利。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蒋济被加封为都乡侯,但他认为赏赐一定要给有功之人,而自己事先并不知道谋划,也没亲自统帅打仗,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
    4. (4) 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②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 7.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 , 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 , 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冶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

    【注】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B . 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C . 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D . 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B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C . 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考察民情。 D .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负责祭祖祭天、科举考试、礼仪制定、迎接外宾。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裴谞沉稳不躁,忠于朝廷。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 B . 裴谞务实为民,深得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没有马上回答,并不表示他答不上來,而是心系民生,代宗深为感动。 C . 裴谞机警敏悟,智保同僚。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良苦用心。 D . 裴谞审察形势,分明职权。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本就没有什么益处,只会被—些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

      ②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 8. (2018高一下·寿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 ,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 , 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 , 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剌,屡折魏军,洵马亦技伤不能进。放又三贯流矢,众皆失色,请放突去。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魏又道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烟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选自《梁书·韦放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放性弘厚驾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B . 放性弘厚/驾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C . 放性弘厚驾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D . 放性弘厚驾买/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始设于战国时期,称郡守,西汉时改称太守。 B . 古时指服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雷要离职居家守丧。 C . 从弟,我闻古代指与自己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包括从祖弟(共曾祖父而不共祖父)和从父弟(共祖父)。 D . 胄,古代战士穿的铠甲, 常与“甲”(古代战士戴的头盛)合称“甲胄”,多由金属、革或藤制成,是古代将士作战时用的防护性用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放为官颇具才干,他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治理有方,所管辖的都政通人和,为当地吏民所称道。 B . 韦放临危不乱。在攻打涡阳的战斗中,他被流矢射中,但拒绝突围并且严厉处置了劝他突围的士兵,鼓舞了士气。 C . 韦放用兵颇有计谋。涡阳城主率城投降以后,他派投降的人去敌军报信,趁敌军慌乱溃退之际,乘势掩杀,大获全胜。 D . 韦放笃实守信。当初与吴郡张率指腹为婚,后来张率去世,他拒绝了权势人家的提亲,履行前约,受到人们的称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放令洵单骑击剌,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

      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9. (2018高一下·武邑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 . 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 .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 .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 . 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 . 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 . 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②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 10. (2018高一下·邢台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 , 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 B .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 C .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 D . 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擢”指提拔、升进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拜”“除”“迁”“谪”“转”“徙”等,“迁”“谪”都指贬官。 B . “旬月”是十天至一个月之间,指较短的时日。古代一月为三旬,一旬为十天。朱然平讨山贼旬月而定,足见行动迅速。 C . “节”指符节,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孙权授予朱然兵符,说明对其非常信任。 D . 古人的字依据不同的身份地位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3.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然有勇有谋,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率领军队夜间突击。 B . 朱然与孙权是旧相识,情谊深厚,孙权很赏识他并委以重任,他曾擒获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屡立战功,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声名远播。 C . 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D . 朱然胆识不凡,对事物的发展有预见。事先发觉马茂有负国恩、怀奸诈之心,并上表孙权对取得胜利稳操胜券,后来果传捷报。
    4. (4)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

      ②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

  • 11. (2017高一下·张家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 , 并不。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依,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盗皆惨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          就:到任,就职。 B . 以病免还,躬子孙耕农为养    率:率领,带领。 C . 妻子物余,一无所            请:请示。 D . 子孙改之                  听:听任。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士”,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B . “孝廉”,汉朝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的名称: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合称孝廉。 C .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张衡传》中“再迁为太史令”。 D .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如《孔雀东南飞》中“主簿通语言”中的“主簿”,是指太守的属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咨至孝有道,侍奉并竭力保护老母。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举为孝廉;遇盗贼来抢劫,害怕惊吓了母亲,便先到门口迎接强盗,并道歉求情,盗贼被感动。 B . 赵咨为官清廉,生活俭朴。虽然做过太守,但因病免职后,亲自种田养家糊口;计算时间领取俸禄;临终,嘱咐旧吏朱祗、萧建等后事要从简。 C . 赵咨善于避祸,保全自己。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后来,朝廷给予他议郎一职,他也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到任。 D . 赵咨名重当时,极受尊重。荥阳县令曹暠为了拜访赵咨,丢掉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职回家,可见,赵咨受到当时人的极大推崇。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

      ②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 12. (2017高一下·辽宁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

        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澄汰。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鑨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书。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①”恣行,言路横尤甚。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息而已。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县石三畏素贪,夤缘②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也。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之去。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广微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又尝叹曰:“见泉无子。”见泉,允贞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龁南星。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大罪。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卒戍南星代州。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子生七龄,惊怖死。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

    【注】①苞苴:贿赂。②夤缘:攀附权贵。

    1. (1) 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B .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C .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D .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2. (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 . 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 . 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 . 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3. (3) 下列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他与尚书孙巍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B . 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行的风气甚为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托。 C . 赵南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来怨恨。 D . 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卒于戍所。
    4. (4) 翻译语句:

      ①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

      ②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 13. (2017高一下·覃塘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 , 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干金。进士及第 , 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颌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敞,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干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候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 , 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抵、人鬼。 D .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选自荀子《劝学》)

  • 14. (2017高一下·深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 , 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 .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 .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 .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 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C . 上卿,是古代官名,战国时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地位相当于丞相(宰相)。 D .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甘罗侍奉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只有十二岁,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赵国任相的任务。 B . 甘罗游说张唐运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害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 . 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了五座城给秦王。 D . 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座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座城的好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②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 15. (2017高一下·黄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 (1)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衡少善文              连缀 B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兆 C . 安帝闻衡善术学        素常 D .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  使眼色
    2.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 .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 . 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 .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 (3) 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 . 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 . 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 . 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4.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 16. (2017高一下·海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说》(节选)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节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B . 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C . 则耻师焉,矣              惑:疑惑 D . 小学而大                  遗:丢弃
    2. (2)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尝终日思矣             非利足也,致千里 B . 师道不传也久矣           则群聚而笑 C . 皆出于此乎               爱子,择师而教之 D . 于其身也,耻师焉         人死,曰:“非我也,岁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认为圣人与愚人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是不是尊师重道,能不能虚心学习。 B . 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一般人,除了他先天素质高外,更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 C . 《劝学》选段主要论证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主要分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 . 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 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B .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 C .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长沙。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最有名。 D .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5. (5) 翻译。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17. (2017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 , 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 , 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 , 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罢仁寿令,豪纵,犯法     数:屡次 B . 交通贵戚,吏莫敢        绳:制裁 C . 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D . 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  伏:认罪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 B .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 C .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 D .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
    3.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 . “故事”有多种含义,可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 . “南面”本文专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D .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 .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C . 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D . 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洛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5. (5)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 18. (2017高一下·鸡西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瞻,字彦通,聪明强学,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发。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岳为开府西阁祭酒。崔暹为中尉,启除御史。魏孝静帝以人日登云龙门,其父凌侍宴,又敕瞻令近御坐,亦有应诏诗,问邢邵等曰:“此诗何如其父?”咸云:“凌博雅弘丽,瞻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天保初,兼并省吏部郎中。寻丁忧 , 起为司徒属。杨愔欲引瞻为中书侍郎。时卢思道直中书省,因问思道曰:“我此日多务,都不见崔瞻文藻,卿与其亲通,理当相悉。”思道答曰:“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肃宗践祚,皇太子就傅受业,诏除太子中庶子,征赴晋阳。敕专在东宫,调护讲读,及进退礼度,皆归委焉。太子纳妃斛律氏,敕瞻与鸿胪崔劼定婚礼仪注。仍面受别旨曰:“虽有旧事,恐未尽善,可好定此仪,以为后式。”

        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寻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瞻词韵温雅,南人大相钦服。还除太常少卿,加冠军将军,转尚书吏部郎中。因患急十余日。旧式,百日不上解官,吏部尚书尉瑾性褊急,以瞻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驿奏闻,因而被代。瞻遂免归乡里。天统末年,加骠骑大将军,就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卒,时年五十四,谥曰文。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B . 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C . 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D . 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辟,征召。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 .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 . 丁忧,本义是遭逢父母丧事。一般指封建社会的道德礼仪制度,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期间除非特殊情况不准为官。 D .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褒奖性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则由其亲友、门生所加。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崔瞻很有文采。他曾和父亲一起在魏肃宗的宴席上应诏作诗,并受到肃宗的赞扬;出使陈时,他的词也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B . 崔瞻重视友情。李盖将东还,崔瞻认为朋友离去,就不会再有人批评自己的过错了。 C . 崔瞻很受肃宗的器重。肃宗登上帝位后,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让他专门在东宫调教太子,并让他与崔劼共同制定太子纳妃的礼仪。 D . 崔瞻举止舒缓,言不妄发。他曾经因为行动舒缓的原因被吏部尚书上奏,丢掉了吏部郎中的职位,回归乡里。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②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

  • 19. (2017高一下·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 , 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1. (1) 对下列文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淮左:淮河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B . 礼部:六部之一,掌管考试、学校教育、礼乐、祭祀、宴会食品、铸造印符、册封,全国的佛、道教事务,少数民族的册封、招待以及全国的工程、工 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等。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宣传部、文化部、民委、食品监督部门、新 闻出版总署、宗教局、等部门的综合。 C . 丁忧:源于汉代,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母死,为母守丧称“丁母忧”。 D . 判:高位兼低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2. (2) 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B .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C .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D .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 . 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 . 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比较宽松。 D . 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②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 20. (2017高一下·双鸭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为江西行省丞相。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谕美。美遣使诣九江请降,且请无散部曲。太祖初难之,刘基蹴所坐胡床。太祖悟,赐书报曰:“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近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思均义一。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足下当早为计。”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租遂如龙兴,至樵舍。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

        美从征武昌,美与徐达等帅马步舟师取淮东,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别将取无锡,降莫天祐。师还,加荣禄大夫。其冬,命为征南将军,帅师由江西取福建。美遂渡杉关,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次建阳,守将曹复畴亦降。进围建宁,守将同佥达里麻、参政陈子琦谋坚守以劳我师。美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会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美遂遣降将谕降汀、泉诸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寻召还,从幸汴梁。

        太祖即位,以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冬论功,封豫章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诰词以窦融归汉为比。十三年改封临川侯,董建潭漂府于长沙。

    (节选自《明史·胡美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 B . 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 C . 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 D . 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功能类似小板凳,凳面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B . 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如《荆轲刺秦王》:“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C .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吏,始设于战国,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设丞相。选文叙写的是元末明初之事,“行省丞相”应为宰相。 D . 即位,亦作“即立”,指开始成为帝王、皇后或诸侯。如《史记.孝武本纪》:“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美颇识时务,追随太祖。明太祖攻下江州后,派使者带一封劝降书给胡美,胡美收到信后便派康泰到九江来降。 B . 胡美关爱部下,军纪严明。归附太祖时,请求太祖不要解散他的部队;攻下建宁时,整顿军队开进城内,秋毫无犯。 C . 胡美能征善战,所向披靡。他先后平定湖州、无锡、邵武、建阳、建宁、汀州、泉州等地,为太祖立下汗马功劳。 D . 胡美屡建奇功,深受赏识。太祖先后让胡美担任征南将军、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等,并把他跟窦融相提并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

      ②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别将取无锡,降莫天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