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小强同学根据《青春的邀约》这课内容作了一个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

    A . ①思想 ②质疑 B . ①思想 ②逻辑 C . ①思维 ②创造 D . ①思维 ②实践
  • 2. 一位母亲在回答女儿关于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时说:“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意味着我们爱的能力在萌芽。可是这个小芽太娇弱了,萌发它的土壤也不够丰腴,保护小芽的最好方式就是静静地等待适合它长大和成熟的时机。”这启示我们( )
    A . 男女生各有性别优势,要学会欣赏对方 B . 对异性的欣赏是真正的爱情,学会接受 C . 对异性萌发朦胧的情感,我们心潮涌动 D . 面对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 3. 男女同学交往要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友谊,下列做法符合“恰当的方式”的是( )

    ①内心坦荡,言谈得当 
    ②相互理解,忽略性别

    ③拉开距离,拒绝交往 
    ④举止得体,自然大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启示我们( )
    A . 判断是非,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B . 克服惰性不断进取,做完美的自己 C . 人有羞耻之心,就不会做错事情 D . 只要有羞耻之心,就可以放纵自己
  • 5. 与下图漫画的寓意最贴合的是( )

    A . 规划路径,服务自我 B . 完善自我,关爱他人 C . 寻找温暖,唯我独尊 D . 少年有梦,追求独特
  • 6. 青春的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实践,但青春有格,不能肆意放纵。青春有格中的“格”是指( )
    A . 我们的性格 B . 说话办事的风格 C . 我们的人格 D . 基本规则和界限
  • 7. 林则徐幼时性情刚烈,脾气急躁。后来,他在父亲的教诲下,书写“制怒”二字牌匾,并将其悬挂在书房、厅堂,时时警策自己。这启示我们( )

    ①不应有愤怒情绪,始终保持平和 
    ②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③可以用自我提醒的方式调控情绪 
    ④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我们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责任感引导我们自觉做好分内分外、有益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正义感引导我们嫉恶如仇、公正严谨,对法律的敬畏引导我们遵纪守法、敬畏规则。这说明( )
    A . 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B . 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C .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D . 情感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未知
  • 9. 高尔基曾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这段话说明读书( )

    ①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 
    ②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升华

    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④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切愿望和理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小林回顾了初中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微事件,同学作了微点评。其中对应不恰当的是                                                                                                                                                                                   

    序号

    微事件

    微点评

    A

    来到初中学习后,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生活自理能力

    集体生活锻炼我

    B

    我是完美主义者,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就会情绪低落

    集体发展我个性

    C

    加入书法社团后,我感觉自己更开朗了,生活也更充实了

    集体涵养我品格

    D

    同学间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集体

    我与集体共成长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某校组织“初心献给党,红歌迎‘五四’”为主题的集体歌咏比赛。赛前一段时间,班级每天放学后需要集中排练。小宏是班里的领唱员,但排练时间与她的兴趣班时间发生冲突。你对小宏的建议是( )
    A . 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准 B . 首先保证个人利益,同时尽量维护班级利益 C . 维护班级利益,要顾大局,不关注个人利益 D . 增强集体意识,寻找解决矛盾冲突的平衡点
  • 12. 中国载人航天研究团队把直接参与的百余个研究机构、配合参与的三千多个单位,紧紧地拧成一股绳,聚起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这主要说明,集体获得成功要( )
    A . 描绘共同愿景 B . 民主商定规则 C . 营造竞争氛围 D . 善于合作进步
  • 13. 我们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其中“为什么”可以从原因、作用来分析。下面符合“为什么”的思路且论断正确的是( )
    A . 对性别的认识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B . 发展独立思维并非拒绝他人合理正确的观点 C .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有利于美好集体的共建 D . 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状态
  • 14. “雉水父母学堂”是如皋的一个公益项目,此项目旨在和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陪伴、教育、沟通等问题,为家长提供“点面结合”式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此项目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政府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学校保护
  • 15. “人人守法,法守人人。”从中我们感受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 )
    A . 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B . 社会舆论对所有公民的监督 C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 D . 国家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 16. 法佑青春,护航成长。
    1. (1) 材料一: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施行。2023年年初,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对李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公开审理,敲响了该院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新年第一槌”。此法通过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思考材料一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2. (2) 材料二:2023年5月,《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白皮书(2023)》发布,白皮书显示:自2020年以来,我国至少有20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提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教育部等十余个部门机构,从政策规制的层面出发,为网络上的未成年人保护保驾护航。
      有人认为: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出台,给了未成年人保护和特权,就能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 17. 60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广为传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力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某班同学观看了纪录片《我们的雷锋》,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系列活动。
    1. (1) 感悟雷锋精神
      雷锋有很多经典的语录,同学们进行了摘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雷锋语录中反映了他高尚的人格,请写出他身上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
    2. (2) 汲取精神力量
      看了雷锋的故事,同学们展开热议。小李说,雷锋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尤其是他钉子般的学习精神,善于“挤”善于“钻”。而我平时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我要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结合材料,运用“青春有格”的知识,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 (3) 践行雷锋精神
      向雷锋学习,同学们决定践行雷锋精神,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将美好情感传递下去。请完成表格。                                                                                                                      

      地点

      内容

      在学校

      参加校内垃圾分类宣传和推进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