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03 浏览次数:72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
  • 1.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行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   ) 

    ①与朋友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 

    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④汲取榜样力量,见贤思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如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   )​ 

    A .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B . 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C . 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D . 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
  • 3. 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晓楠日记

    2023年4月16日周日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 . 传播网络正能量 B . 学会“信息节食” C . 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 .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 4. 某社区倡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如果早晨老人家里窗帘迟迟没有拉开,自愿结对的邻居要敲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则要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该约定旨在(   )
    A . 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 B . 消除基层治理风险 C . 打造邻里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 D . 划定居民权利界限
  • 5. 在长江下游某市花木鱼虫市场,有市民购买包括巴西龟在内的一些外来物种用于放生。该市拟出台规定规范放生行为,对此出现了争议。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支持者论据的是(   ) 

    反对者:“放生”是爱心行为,不应被规范。 

    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 

    ①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②放生行为可以增加长江物种多样性 

    ③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 

    ④规范放生行为限制了个人自由行使放生权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所规定的是(   ) 

    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③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   ) 

    ①获得劳动报酬 

    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爱护公共财产 

    ④遵守交通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
    A . 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 . 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C . 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 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 9.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 

    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   ) 

    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 

    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 

    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 

    ④小飞每天坚持做50个仰卧起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该规定强调了(   )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某校举办“中国人•中国梦”演讲比赛,小涵同学收集了一些关键词,并按照图片中的时间节点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②③①
  • 13.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广大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这说明在我国(   )
    A . 民主监督能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 人大与政协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相互配合 D . 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 14. 小明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

    ①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 . 关心共同命运 B . 共享发展机遇 C . 贡献中国智慧 D . 积极谋求发展
  • 15. 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中国坚持(   )
    A . 做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B . 做全球分工的安排者 C . 做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维护者 D .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 16.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 

    ④中国驻美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 17. 新时代十年.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生命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坚持生命至上

    我国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卫健委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其中包括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持续开展生命教育、自护教育等健康守护行动。

    提升生命高度

    提升生命高度可以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尽职守责行为能让人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连云港守岛卫士王继才夫妇,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只因国家安全重如山,重任在肩不畏难。

    增强生命韧性

    面对挫折,会焦虑、难过,这很正常。但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尾巴,人的生命也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1. (1)  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 (2)  “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3. (3)  “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小华认为这要靠自己,小东认为必须借助外力。请你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评析。
  • 18. 连云港某社区开展2023年度普法活动,请同学们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中。 

    1. (1)  上述宣传栏中图1、图2、图3案例,分别适用“法律库”中的哪部法律?
    2. (2)  针对图4中的违法行为,请根据职责分工写出对应的国家机关。 
    3. (3)  本次普法活动聘请你当志愿讲解员,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至少两个角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