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3 浏览次数:39 类型:中考真卷
一、本卷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 月季 B . 啄木鸟 C . 木耳 D . 新型冠状病毒
  • 2. 梨树、桃树、柿树等果树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繁育优良品种,这种方式称为(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杂交 D . 组织培养
  • 3. 人体缺乏哪种维生素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症状(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 4.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 食道 B . C . 小肠 D . 大肠
  • 5. 人的生殖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卵巢 B . 胎盘 C . 胚泡 D . 输卵管
  • 6. 观察图片,人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的状态是(    )

    A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 7.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包围、吞噬病菌的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造血干细胞
  • 8.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A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应输入(    )
    A . A型血 B . B型血 C . O型血 D . AB型血
  • 9. 人体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 . 感受器 B . 效应器 C . 反射弧 D . 脊髓
  • 10. 人体内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
    A . 垂体 B . 甲状腺 C . 胸腺 D . 肾上腺
  • 11. 如图为人体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A .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 .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 血液与肺外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12. 下列属于不良用眼习惯的是(    )
    A . 眼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读写姿势正确 B . 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C . 不用脏手揉眼,保持眼部卫生 D . 长时间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手机
  • 13.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下列关于大熊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体表被毛 B . 胎生、哺乳 C . 牙齿有分化 D . 体温不恒定
  • 14. 制作面包时,用到的生物是(    )
    A . 醋酸菌 B . 青霉 C . 乳酸菌 D . 酵母菌
  • 15. 下列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的是(    )
    A . 干燥的皮鞋 B . 潮湿的粮食 C . 潮湿的沙地 D . 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 16.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蜜蜂群体中的工蜂负责觅食、清扫巢房等工作 B . 狒狒群体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 . 雄孔雀展开美丽的尾羽吸引雌孔雀 D . 白蚁群体中的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 17. 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的发育阶段是(    )
    A . 幼虫、卵 B . 蛹、若虫 C . 若虫、成虫 D . 幼虫、成虫
  • 18. 如图是超级鼠研制过程示意图,此项研究应用了(    )

    A . 克隆技术 B . 发酵技术 C . 转基因技术 D . 干细胞移植技术
  • 19. 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钟南山 D . 贾兰坡
  • 20. 下列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皮肤阻挡外界环境中的病菌侵入 B .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除异物 C . 唾液中的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 D . 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 21. 下列有关用药与急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处方药简称为OTC B . 家庭小药箱应定期清理,淘汰过期、变质药品 C . 急救中心的急救电话是“120” D . 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确保病人呼吸道畅通
  • 22. 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所示步骤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B . 图②中,叶片被遮盖部分与未被遮盖部分形成对照 C . 图③大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清水 D . 图④结果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23.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促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B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 . 植树造林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D . 倡导低碳生活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没有帮助
二、本卷共8题,共54分。
  • 24. 请根据如图所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回答。

    1. (1) 在“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小鱼和蜻蜓幼虫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 (2) 水生植物属于这个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剑水蚤、小鱼等动物属于
    3. (3)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25. 请根据如图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回答。

    1. (1)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稀液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其内部结构。
    2. (2) 细胞的边界是,它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并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3) 细胞中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4) 实验中,若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 26. 请据图回答“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相关问题。

    1. (1)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可观察到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它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
    2. (2) 观察过程中,包裹小鱼的棉絮应保持(填“干燥”或“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 27. 请据图回答有关鸟的特征的相关问题。

    1. (1) 鸟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填“无脊椎”或“脊椎”)动物。
    2. (2) 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前肢变成;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 28. 请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分析回答。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取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用刀分别将它们切成碎屑。

    ②将A馒头碎屑放入甲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乙试管(如图)。

    ③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

    1. (1)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填“甲”或“乙”)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使馒头中的发生了分解。
    2. (2) 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的温度。

  • 29.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与纯种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产生的种子种下后,长成的植株都是高茎。请回答。
    1. (1) 豌豆的高茎和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高茎属于(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 (2) 亲代纯种高茎豌豆(DD)传给子代的基因是D,纯种矮茎豌豆(dd),子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30. 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

    1.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
    2. (2)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艾滋病患者属于
    3. (3) 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等一般接触,(填“会”或“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我们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
  • 31. 请根据某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

    组别

    实验材料

    空气

    水分

    温度

    光照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3℃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0℃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3℃

    1. (1) ①组和②组对照,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2) ①组和③组对照,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3) 三组实验中,各用一粒种子可以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