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23-07-09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2022·广东) 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 . 原子 B . 电子 C . 质子 D . 中子
  • 2. 下列关于人类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 . 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D . 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 3.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 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     C . 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 . 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 4. (2023八上·丰满期末)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 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C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 . 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 5.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电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同,则(  )

    A . 乙带正电,是因为得到电子 B . 甲、乙均带负电,是因为失去电子     C .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 . 失去电子,乙可能吸引轻小物体
  • 6. 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运动员是施力物体     B . 足球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C . 运动员顶到足球的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 . 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 7. 如图所示,这是2022年10月12日,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太空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天实验室无法进行引体向上运动     B . 在问天实验舱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C . 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D . 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 8. (2016八下·黑龙江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 . 右面高,左面低 B . 左面高,右面低 C .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 . 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 9. 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同一拉力器比赛臂力,结果他们都把拉力器撑到两臂伸直状态。关于几个同学臂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臂力一样大 B . 撑开快的臂力大  C . 手臂长的臂力大 D . 体重大的臂力大
  • 10. 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①④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道题,计24分)
  • 11. 钱学森是公认的“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创作的钱学森肖像《思源致远》。这件苏绣作品搭载神舟八号升入太空后,质量 ,重力 。(前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新疆巴州选送一小袋250 (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优质棉花种子也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 12. 周末,小丽同学来到莲湖公园散步。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荷花香,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粗壮的莲根很难被压扁,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清风拂来,树叶在 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 13. 我国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早在石器时代就能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具体做法:到了冬季,他们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质量 ,体积 ,(前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石头就会裂开,石头裂开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4.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头时通过 的方式使梳子和头发带了电,两者带 (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 15. 小明利用电子秤、小空瓶,测量家里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酱油的体积Vcm3。根据小明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g/cm3。在小明的实验操作中,由于无法把水倒干净,测出酱油的密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ρ=1.0×103kg/m3

  • 16. 一辆货车的质量为10t,货箱容积为5m3 , 运送货物时按规定不能超载。货箱中装满板材时 (填“能”或“不能”)通过如图所示的桥面;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安全通过大桥能运送的钢材的最大体积为 m3;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为 kg。(已知钢材的密度ρ=8×103kg/m3 , 板材的密度ρ=0.5×103kg/m3

  • 17. (2017·成都) 如图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①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②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 18. (2023八上·南阳期末) 如图所示,木箱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箱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点A为力的作用点)。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8分)
  • 19. 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 (1) 如图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2. (2)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 (3) 如图3,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由此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 20.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 (1) 实验中应将木块置于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
    2. (2) 比较第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比较第 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 (4) 实验中小明发现,木块的速度总是忽快忽慢,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做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①拉动木板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填“改变”、“不变”或“无法判断”)。

      ②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

      ③改进后的实验 (填“需要”“不需要”)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小明在做图2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N。

  • 21. 小明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 (1) 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1是小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2. (2) 更正错误后指针如图2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3. (3)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明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A .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 (4) 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3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4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 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5. (5) 若小明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22. 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于是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钢制弹簧剪成长短不同的弹簧甲和乙(L<L)、与弹簧甲、乙粗细相同的铜制弹簧丙、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弹簧受到拉力的大小。
    2. (2) 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 和材质均相同的两根不同弹簧。
    3. (3) 拉不同的弹簧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的长度/cm

      6.0

      6.6

      7.2

      7.8

      8.4

      9.0

      9.7

      10.8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①通过对比甲、乙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的长度越长,伸长的长度

      ②通过对比 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填“铜”或“钢”)更容易伸长;

      ③通过数据分析还可进一步得出,同一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 比。

    4. (4) 探究结束后,小明用甲、丙两根弹簧制作成弹簧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均填“甲”或“丙”)。
四、综合题(2小题,计18分)
  • 23. 小明查阅资料知道了电影中演员轻松举起千斤重的铜鼎其实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道具,这样可以保护演员的安全,如图所示。我国秦汉时期的铜鼎使用铜的体积约为50dm3。(g取10N/kg,ρ=8.9×103kg/m3 , ρ泡沫塑料=0.4×103kg/m3

    1. (1) 用泡沫塑料代替铜是利用了泡沫塑料 的特性。
    2. (2) 秦汉时期铜鼎的重是多少?
    3. (3) 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的质量是多少?
  • 24.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测量判断一个铁球是否是实心的。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铁球放入空杯中,向杯中缓慢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杯子、铁球和水的总质量为498g;如图乙所示,将铁球从杯子取出水面后滴干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340g;如图丙所示,向杯中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此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390g。(

    1. (1) 铁球的总体积是多少?
    2. (2) 求铁球的密度;
    3. (3) 请说明判断铁球是否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