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2023年中考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94 类型:中考真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 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形成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天文学家使用铅垂线来确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2. 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现象。
  • 3. 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如图所示,卸下家用微型风扇的插头后,将两根导线分别与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用力转动风扇叶子,看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是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

      

  • 5. 我国无人机技术世界领先,应用广泛。如图所示,送快递的无人机匀速下降时,它相对于地是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6. 我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高速、平稳等运行特点。如图所示,某乘客将一枚硬币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窗台上,由于硬币具有,它能与动车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纹丝不动”的硬币受到的重力与窗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 7. 分别标有“”和“”字样的小灯泡同时接入同一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两灯是联,这是因为两灯的
  • 8. 某校组织学生去赣州福寿沟博物馆研学,参观了世界上先进的古代排水系统。如图所示,是福寿沟的工作原理简化示意图,其中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水窗”。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城内水通过福寿沟将水窗冲开流入江中,该水窗类似于(填写简单机械名称);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位置时,随着水位的上升,水窗受到江水的压强,水窗处于关闭状态,阻止江水倒灌。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9.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过程中,某同学对自己及身边一些事物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 跑50m的速度约为10m/s B . 跑完50m后人体体温约为36.9℃ C . 考试用跳绳的长度约为1.2m D . 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kg
  • 10. 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像是正立的 B . 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 . 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 . 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 11. 下列科技成果与其工作时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 . 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 C919客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核聚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 .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磁波传递信息
  •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 B . A 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大 C . V1的示数与V2的示数之和不变 D . V2的示数与A的示数之比变小
  • 13.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 B . 酒精蒸发需要吸热 C . 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D . 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 14. 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 B .   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C .   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D .   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17小题各8分,共22分)
  •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L1标有“3V 3W”字样,灯L2标有“3V 6W”字样,闭合开关S,两灯均正常发光。求:
    1. (1) 灯L1的电阻;
    2. (2) 电流表的示数;
    3. (3)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16.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某同学用的力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箱子,已知箱子质量为 , 斜面长 , 斜面高。求:
    1. (1) 箱子受到的重力;
    2. (2)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3. (3) 斜面的机械效率;
    4. (4) 使用斜面推箱子时有哪些更省力的方法。

        

  • 17. 如图所示,劳动课上,某同学用电磁炉烧水。水壶中装满初温为的水,水壶和电磁炉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 g=10N/kg]求:

    水壶

    电磁炉烧水档

    净重:

    额定电压:

    容量:

    额定功率:

    1. (1) 壶中水的质量;
    2. (2) 烧水时壶底的受力面积为 , 壶对电磁炉的压强;
    3. (3) 当水刚好烧开时,水吸收的热量;
    4. (4) 电磁炉正常工作,若加热效率为84%,水刚好烧开所需的时间。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 1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

        

  • 19. 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mins。

      

  • 2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放在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他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再将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此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 21.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1. (1)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他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后,正准备闭合开关,同组的另一同学及时提醒他,这样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处是
    2. (2) 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在C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仍无示数,则故障是
    3. (3)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 (4) 【拓展】该同学实验兴致正浓,他又分别测出了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然后用这三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他的这种做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2. 【探究名称】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问题】某同学探究完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知道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于是,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证据】该同学用一块橡皮泥(不吸水)、一个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的重力为____N;

    ②如图b所示,将橡皮泥捏成实心长方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如图c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圆柱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如图d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1) 图b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
    2. (2) 由以上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
    3. (3) 本实验在其它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物体的形状来进行探究。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4. (4) 在第④步实验中,将橡皮泥从图d位置向下移放到图e位置时,深度增加,橡皮泥所受浮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无关;
    5. (5) 若用刻度尺和弹性较好的橡皮筋来替代弹簧测力计,能否完成本实验的探究?
  • 23. 【探究名称】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 (1) 【问题】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瓶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有关。
    2. (2) 【证据】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五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2L)在同—天进行实验
      (1)上午8 ∶ 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2)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乙组方案:利用同—保温瓶(容积为2L)分五天进行实验
      (1)每天上午8: 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C的热水装入同—保温瓶内;(2))每天下午6: 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上述两套方案,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水的初温:98℃

      保温瓶编号

      水的体积(L)

      1.6

      1.7

      1.8

      1.9

      2.0

      水的末温(℃)

      79.0

      81.5

      83.0

      85.5

      84.5

      水降低的温度(℃)

      19.0

      16.5

      15.0

      12.5

      13.5

    3. (3) 【解释】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 (4)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量少于时,水量越多,其保温效果越;水量在时,水量越少,其保温效果越好。
    5. (5) 【交流】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
    6. (6) 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7. (7)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___
      A .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 .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 .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时,用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