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2023年九年级一模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5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 生石花 B . 智能机器人 C . 钟乳石 D . 鸡蛋壳
  • 2. 在气温低于24℃时,我们很少听到蝉的鸣叫,影响蝉鸣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C . 温度 D . 空气
  • 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C . 海洋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4. 裙带菜、紫菜和石花菜等都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5. 在种植豆角、黄瓜等蔬菜时,人们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防止蔬菜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B . 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C . 利于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D . 使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 6. 下图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基因的多样性 B . ①基因的多样性、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 ①基因的多样性、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基因的多样性
  • 7.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B . 具有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C . 蜥蜴的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D . 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 8. 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女性的卵巢 B . ②精子和卵细胞在此结构中完成受精 C . ③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 D . ①兼具排尿功能
  • 9. 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父母正常生出白化病的孩子 B . 经人工选择繁育的高产奶牛 C . 杂交育种产生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D . 水肥充足长出穗多粒大的小麦
  • 10. 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视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B . 感受到提示音的细胞位于听小骨上 C . 根据提示音过马路属于简单反射 D . 控制走或停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 11. 某人出现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 . 听觉神经 B . 中耳 C . 鼓膜 D . 耳蜗
  • 12.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以上都是
  • 13. (2019七上·宽城期末)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最多的是(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10×

    B

    C

    10×

    10×

    D

    12.5×

    10×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③ B . 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D . 与甲相比,乙特有的结构只有①
  • 15. 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大量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 . 成群的蝗虫飞向田地觅食 C . 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 . 草原上的狼群围猎黄羊
  • 16. 关于植物的生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织培养利用了有性生殖的原理 B . 嫁接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 C . 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 扦插是利用了无性生殖的原理
  • 17. 小明捉到几条蚯蚓准备明天实验课上用,下列处理方法有利于蚯蚓存活的是(    )
    A . 将蚯蚓放在干木屑中 B . 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小瓶中,拧紧瓶盖 C . 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纸盒中 D . 将蚯蚓放在密封塑料袋里
  • 18. 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结合下列相关图示,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表示胸外心脏按压的手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 图乙表示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即口对口吹气法 C . 进行图乙操作时必须保证被救者呼吸道畅通 D .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甲和乙的比例应为15:1
  • 19.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由达尔文提出 B .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C . 环境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没有影响 D .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
  • 20.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属于观察的是(    )
    A . 上网搜索资料 B . 配制稀碘液和生理盐水 C . 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D . 进行人口普查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21. 在复习课上,同学们归纳了与绿色植物相关的一些实验,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和b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相关操作,在光照前应对植物做处理,具体的做法是:;为绿叶进行酒精脱色时,加热方式必须为加热。
    2. (2) 为观察植物蒸腾作用,小明设计了c装置,装置中的塑料袋是否应套在花盆的外面?
    3. (3) 装置d瓶中是萌发的大豆种子,该实验用于验证种子萌发是否产生
    4. (4) 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标本时,为更好地观察到叶脉,图e中虚线所示的切割方向是否恰当?
  • 22.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裸地、草地和灌丛的细菌分布情况进行探究。具体探究步骤如下,请根据提供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____。

    作出假设: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据此推测,裸地里的细菌数量最多,草地里的其次,灌丛里的细菌数量最少。

    制订和实施计划:①取12个灭过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并将其平均分成四组,每组3个培养皿,每组培养皿的侧面贴上标签:裸地、草地、灌丛和  ?  。②将上述培养皿分别放到裸地、草地和灌丛去取样。采样的方式是把培养皿盖打开,在三个地点分别暴露5~10min,然后盖上盖带回学校。空白对照组不处理。③将四组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④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培养皿里细菌的菌落数,求各组的____值.实验结果见下表:

    四组培养皿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个

    1号

    2号

    3号

    ____值

    裸地

    12

    28

    32

    24

    草地

    g

    10

    11

    10

    灌丛

    2

    5

    5

    4

    ?

    0

    0

    0

    0

    1. (1) 补充该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
    2. (2) 探究中用到的12个培养基都要灭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题中“      ? ”处表示的一组是用于
    4. (4) 统计细菌的菌落数时,应取各组的值.
    5. (5)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6. (6) 本探究活动表明,植物对环境中的细菌有什么影响?
  • 23. 以下为生物多样性概念图及相关内容,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概念图中,表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是
    2. (2) ③表示
    3. (3) ④在生物分类上属于纲。
  • 24.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近年来,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和多食等。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心脏四腔,a,b,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由(填结构名称)分泌。
    2. (2) 图中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是(填字母)。
    3. (3) 糖尿病患者可利用胰岛素控制调节,皮下注射胰岛素后,胰岛素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填字母和名称)。
    4. (4) 胰岛素流经肾脏时,会进入原尿,但尿液中的胰岛素仅为滤过量的1.5%。这有赖于肾单位中的重吸收作用。
    5. (5) 适量运动有益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 25. 人体有许许多多的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其中的一种。右图是小红家庭成员的眼皮性状的关系图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
    2. (2) 小红是单眼皮,她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
    3. (3) 由家庭成员的关系图谱可知,(填“双眼皮”或“单眼皮”)属于隐性性状,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那么小红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4. (4) 如果小红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双眼皮。
  • 26.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被蚊子叮一下,会收到一个“红包”,人类深受其苦。不只是疼痒,蚊子还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子”上。用核技术来灭蚊子,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原来,这种方法是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这些不育雄蚊被释放到野外后,与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没有子代,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效果。

    与传统防治方法相比,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并且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持久。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徐特定救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的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这是核技术绿色应用的典范。

    其实,由核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出的“昆虫辐射不育”这一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灭蚊,而且还能用在农业上防治虫害。有实验表明,采用这种射线辐照收集柑橘大实蝇(一种动物)末期蛹,待蛹成蝇后,在面积为500亩的柑橘园里释放95320只这样不育的雄蝇,可使危害率由7.5%下降到0.005%。

    1. (1) 蚊子和柑橘大实蝇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而且两者都具有三对足、两对翅,由此可以判断它们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填动物类群)。
    2. (2) 被蚊子叮一下后,皮肤会起红包;当发现皮肤上的蚊子时,人们就会去拍打,这些都体现出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即
    3. (3) 蚊子是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热等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蚊子是此类传染病的
    4. (4) 根据资料写出柑橘大实蝇的发育时期所包括的几个阶段(用顿号隔开):
    5. (5) “昆虫辐射不育”这一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其优势有哪些?写出一点,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