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练习——《西游记》知识点进阶训练...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1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A . 孙悟空 B . 沙憎 C . 猪八戒 D . 唐憎
  • 2.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沙僧封为(    )
    A . 金身罗汉 B . 旃檀功德佛 C . 斗战圣佛 D . 净坛使者
  • 3.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A . 智取红孩儿 B . 三打白骨精 C . 真假美猴王 D . 大闹天宫
  • 4. (2017七上·新城期末)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狗·猫·鼠》中,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救下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 .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C .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D . 《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了一些庸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二、填空题
  • 5. “美猴王”的称号由而来,他作出了贡献,大家尊之为“”,“孙悟空”是菩提祖师为他取姓为“”,法名“”。
  • 6. 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百变猴头,憨厚老成,阿弥陀佛是。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三、语言表达
四、名著导读
  • 11.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 12. 吴承恩的笔下,取经一事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给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 13. 《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 14. “金蝉脱壳”的含义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西游记》中有一个妖怪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时就用到了这个计策,你能简要地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么?
  • 15. (2017七上·芜湖期末) 《西游记》第1至第7回,写,第8至第12回写唐僧,交代这一中心事件由来。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如在《三借芭蕉扇》中,人物个性鲜明。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想法再次冒出;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
  • 16. (2016七上·莆田期末) 结合《西游记》中相关内容,说说下面语段中的“夺子之仇”指的是什么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老娘一剑。”

  • 17. (2017七上·卢龙期末)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孙悟空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求简洁。
  • 18. (2017七上·高阳期末) 名著阅读。   
    1. (1)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文字出自《》,本书中你最喜欢的故事是(答案不能超过十个字)
    2. (2)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分别回忆了自己童年和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这两篇文章是《》,《》。
  • 19. (2017七上·灌南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去,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掘个窟窿出来,还自出口。你把口张三张儿。”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

        蟭蟟(jiāo  liáo)虫,先飞出来,叮在芭蕉扇上。

    1. (1) 该选段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 。

    2. (2) 这段文字中的“罗刹”又叫  ,她因为 与孙悟空结下深仇大恨。

    3. (3) 孙悟空此次借扇子的结果怎样?后续故事如何?

    4. (4) 选段体现了“孙行者”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析。

  • 20. (2017九上·桑植期末)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内容

    《西游记》

    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名人传》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