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05-28 浏览次数: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30分
  • 1. 2023年3月3号~3月13号“两会”在北京召开,请问,“两会”是指(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二十大 C . 中共二十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共十九大
  • 2. (2023八下·阳新月考)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国家进行精准扶贫直接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
    A .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B . 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尊重宪法维护宪法 D . 尊重宪法崇尚法治
  • 3. 2022年4月15日起,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体现了(   )
    A . 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立法 B .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 C .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 . 中国共产党倾听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
    A . 少数服从多数 B . 民主集中制 C . 人民民主专政 D . 民主监督
  • 5. 对下面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 . 权力可以造福于民 B . 权力一定滋生腐败 C . 必须保障绝对自由 D . 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 6. 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感,正则不为邪所媚。”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要用好权力,造福于民

    ③领导干部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按照宪法的规定行使权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下图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②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③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其他法律根据宪法而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A . 法律 B . 党章 C . 宪法 D . 民法
  • 9. (2022八上·射阳月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监督(    )

    ①党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②对于少数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不予以追究和纠正

    ③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④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的几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利应遵规

    ②宪法规定我义务,履行义务是天职

    ③宪法意识我树立,违宪行为必刑罚

    ④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该国法律上所拥有的、为国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 财产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B .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 .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表达意愿 D .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入侵公民的住宅
  • 12. 下列不属于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是(   )
    A . 财产权 B . 劳动权 C . 物质帮助权 D . 宗教信仰自由
  • 13. (2023八下·汕头期中) 我国刑法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网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材料启示我们(   )
    A . 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B . 公民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C . 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             D . 行使权利时一定要征得他人同意
  • 14. (2023八下·黄石月考) 某小区的广场上有一些人早晚跳舞,音乐声音非常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居民休息。为此,居民联合起来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要求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这告诉我们(   )
    A . 政府能帮我们解决一切问题 B . 小区内不能有娱乐活动 C .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D . 应该尊重和礼让他人,对此事保持沉默
  • 15. 当你购买到假冒的“名牌”产品时,合理的维权路径是(   )

    ①拨打12315投诉电话

    ②与商家协商退款或赔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共20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1. (1) 谈谈各级国家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应该怎么做。(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2. (2) 作为中学生,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 17.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完成下面结构图,将答案填在相应数字后的横线上。
    2. (2)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 18. 材料一:小芳与同桌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的父母正闹离婚。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

    材料二:小明因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之后他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小明以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结合材料回答:

    1. (1)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2) 你觉得小明的做法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