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考模拟联考一文综地理试(启航卷)

更新时间:2023-07-21 浏览次数:2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世界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世界人口红利将会消退。下图示意世界人口不同年龄段占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世界人口红利开始消退的时间大约是(   )
      A . 1970年 B . 2015年 C . 2040年 D . 2070年
    2. (2) 世界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突出问题是(   )
      A . 社会保障提升 B . 人口流动加快 C . 经济增长缓慢 D . 老龄化加剧
    3. (3) 延长世界人口红利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 接纳国际移民 B . 发展科技水平 C . 鼓励人口生育 D . 完善医疗体系
  • 2. 青海省海东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地势起伏大,生态极为脆弱。2022年6月,公益林项目”绿带行动”将该县400万平方米的荒山改造成绿林,显著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2022年青海省海东造林前后景观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东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是(   )
      A .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B . 区域面积小,相对封闭 C . 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 . 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
    2. (2) 海东地区”绿带行动”的造林成果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A . 改良中低产田 B . 治理土壤盐碱化 C . 扩大森林面积 D . 防治水土的流失
    3. (3) ”绿带行动”最有利于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
      A . 旅游业 B . 采伐业 C . 种植业 D . 制造业
  • 3. 阿塔卡玛沙漠位于智利太平洋沿岸,南北绛廷约1000千米,是纵向狭长的沙漠带。在沙漠海岸区,时常会大雾弥漫。下图示意阿塔卡玛沙漠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阿塔卡玛沙漠纵向狭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洋流 D . 纬度
    2. (2) 阿塔卡玛沙漠海岸地区多浓雾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温高,海洋水汽蒸发凝结 B . 地形阻挡,迎风坡气流抬升 C . 暖空气遇到冷洋面水汽凝结 D . 寒暖流交汇,水汽遇冷凝结
  • 4.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中,属内陆成水湖。1930年流域灌溉面积仅为500km²,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灌溉面积增至1540km²。下图示意1960——2017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各分量年代距平(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期间伊塞克湖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
      A . 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B . 先减少后增加 C . 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 D . 总体减少为主
    2. (2) 1980年以前,伊塞克湖(   )
      A . 水位持续上升 B . 受地下水补给 C . 降水持续增加 D . 入湖流量增加
    3. (3) 1960—1986年湖泊水量迅速减少的主导因素是(   )
      A . 灌溉引水 B . 气候变暖 C . 降水减少 D . 蒸发加剧
二、综合题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穹窿构造地貌形态大致呈圆形,中部呈穹窿状。规模巨大的弯窿地貌构造通常是由于岩浆侵入或者方向直交的褶皱运动互相干扰而造成的。穹窿外部是沉积岩的盖层,内部是变质岩基底。穹窿顶部岩层易侵蚀,古老的变质岩出露形成复杂的山丛。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座集沉积、构造、古生物、岩浆活动、北方岩溶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下图示意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湾穹窿地貌及其形成过程。

    1. (1) 解释穹窿顶部岩层易被侵蚀的理由。
    2. (2) 推测穹窿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 (3) 简述建立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
    4. (4) 为了保护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有人建议发展旅游业。评价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丘比丘古城(如图)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印加遗迹,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云雾缭绕的安第斯山脊之上,垂直落差600米的峭壁下,被热带丛林包围。近年来,科学家结合卫星图像和实地测量,发现马丘比丘的地底有许多断层相交成X形,古城区和周围的梯田均顺着断层的方向建造。城内农业区、城市区和神庙,由巨石垒砌而成。石砌梯田的表土用来种植玉米,而表土层下方也依次码放的是从小到大的石块。考古学家发现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修养场所。如今,它成为旅游胜地。

    1. (1) 推测古代印加人建设马丘比丘古城的主要功能。
    2. (2) 简析马丘比丘能够保存至今的自然原因。
    3. (3) 说明马丘比丘沿断层线建造的合理性。
    4. (4) 简述马丘比丘石砌梯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5. (5) 说出如今保护马丘比丘古城遗迹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