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9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河南商丘小伙赵天赐驾车31天行驶1.5万公里,带着轮椅上的渐冻症妈妈游览新疆,完成她外出旅行的心愿,这启示我们
    A . 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 B . 孝敬父母就要满足父母的所有心愿 C . 带父母旅游是孝敬父母的主要方式 D . 赡养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2. 山东潍坊少年刘子辉、李建民、亓欣羽路遇店铺着火,他们利用在校消防演练学到的技能,分工灭火、报警,在消防员到达前,成功避免火情扩大。刘子辉几位少年的行为 ( )

    ①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能够见义智为  

    ②善于合作,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③呵护他人生命但是不珍爱自己生命  

    ④启示我们要掌握一些自救自护方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任长忠30多年坚守农业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取得科研成果50多项,带动了我国燕麦荞麦科研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推动了燕麦荞麦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向模范学习,放弃美好生活,为人民服务  

    ②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放弃个人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心中有集体  

    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4.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2022年1月至6月,全国累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820余万件,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查办“扫黄打非”案件5200余起。此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
    A . 司法保护 B . 家庭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社会保护
  • 5. 2022年全国3.67万名新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中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活动,启示我们 ( )

    ①服务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成就自己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6. 下列新闻事件与解读一致的是 (    )

    新闻事件

    解读

    ①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

    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②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

    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

    2025)》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节约粮食,要从粮食安全高度来认

    识。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

    动方案》,针对餐饮消费浪费现象较

    为突出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

    存和发展的重要保

    障,粮食安全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

    案件363.7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

    制定司法解释19件

    人民检察院具有检

    察权,做到了严格

    执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7.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稍不留神,你的行为就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以下行为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
    A . 小李拒绝了网友拜托他拍摄保密文件的请求 B . 小强对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进行举报 C . 小张把出国旅游带回来的外来物种随意丢弃 D . 小东从不在军事基地、军事港口等地拍照片
  • 8. 用好互联网,督查更有效。群众的痛点在哪里,督查就到哪里。有了互联网技术的赋能,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各级政府更应马上办,立即改,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互联网+督查”这一形式                            (       )
    A . 说明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特有优势 B . 表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网民,网民积极行使政治权利 C . 说明人民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生活条件定能改善 D . 拓宽了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 9. 外交部2022年8月10日就美国议员窜访台湾一事表示,对于美方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挑衅行径,只要美方做一次,中方必定坚决斗争一次。这是因为 ( )

    ①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③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④国家安全是定国安邦的重要基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年8月,中央气象台发布干旱预警:重庆、四川、河南、湖南、江西、湖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应对干旱的极端天气,我们青少年要 ( )

    ①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节约用水  

    ②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③停止学业,奔赴灾区抗旱救灾  

    ④奉献爱心,为灾区的人民捐款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新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无私支持。北京路、深圳城……行走在天山南北,经常会看到以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园区、学校和医院。援疆省市、国家部委、央企的无私援助以及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新疆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反映出 ( )
    A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 . 我国民族人口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C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D . 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差异,实现一律平等
  • 12. 下边的漫画《边界》警示各级行政机关 ( )

    A . 法无授权不可为 B . 法定责任必须为 C . 法无禁止皆可为 D . 群众意见必须听
  • 13. 2022年8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这表明 (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②人类社会不断致力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  

    ③发展问题尚未解决,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④我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发展的领导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年8月25日,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愿景新发展新合作”,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非洲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媒体在增进互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成立十年来,为中非媒体增进对话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中非媒体应 (    )    

    ①继续秉持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共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②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③努力做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全球发展的促进者  

    ④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8分,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4分,共32分)
  • 15. 【平凡生命   强大力量】

    材料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互联网刷屏,播放量超过600万。视频讲述了二舅朴实又充实的人生。小时候考全校第一的二舅,因为发高烧时打针“成了残疾”。二舅用三天看会了木匠活,开始给村里做木工,作者大姨和妈妈结婚时的家具都是二舅亲手制作的。后来,他做了全村的维修工作。不会修的,只有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他还会自己做二胡,钓鱼线做弓毛、抓蛇做琴皮,毕竟,“二舅总有办法”。二舅的人生也充满了令人意外的际遇,他在北京被领导“搓过背”,还收养了一个叫“宁宁”的女孩。二舅的故事让人看得入迷,作者冷峻又幽默的文字表达也让人回味无穷。网友说:在二舅的故事里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身上所有的平凡、美好与强悍。

    1. (1) 结合材料,请你说说这则视频能够得到网友的广泛喜欢的原因。
    2. (2) 从二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生充满意外,他却用平凡的生命带给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 16. 【在共建中尽责   在担当中成长】

    材料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5日20时30分,四川泸定地震造成46人遇难,其中甘孜州29人遇难,雅安市17人遇难。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四川省甘孜州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灾工作,并紧急调拨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灾情发生后,武警部队、民兵、医生护士、志愿者等救援力量紧急驰援灾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1. (1)    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哪些人承担着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2. (2)    结合材料和教材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当代青年责任感的认识。
  • 17.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合力保护共同家园】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等热词彰显了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九年级某班围绕这些热词展开了自主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1. (1) 【探究一:“携手应对”】

      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他站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国际气候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则、方向和关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他指出,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为什么要强调“携手应对”“合力保护”?

    2. (2) 【探究二:“落实行动”】

      过去10年,中国淘汰1.2亿千瓦煤电落后装机;过去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不止于此,中国还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保障措施,构建起“1+N”政策体系,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8月29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项目在胜利油田投产,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上述行动彰显了怎样的中国担当?

    3. (3) 【探究三:“守护家园”】

      2021年10月15日,全球瞩目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与此同时,云南白马雪山中,69岁的护猴员余建华正在密林中守护着可爱的“雪山精灵”——滇金丝猴;58岁的王明武还在长江上“漂”着,几十年来,他已从摇船撒网的捕鱼人变成了驾船巡防的护鱼员;河北省塞罕坝上秋色正浓,塞罕坝林场的瞭望员正在守护着这片林子的安全……无数中国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守护我们可爱的家园。

      守护我们可爱的家园,你能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