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八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 1. (2022八下·杭州期末) 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 2. 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 )
    A . “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B . “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C . “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D . “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 3. 如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 同名磁极间的磁场 B . 直线电流的磁场 C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D . 蹄形磁体的磁场
  • 4. (2022八下·苍南期中)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B . 不同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减 C .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D . 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从低到高
  • 5.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时氖管发光,检测B点时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灯泡断路 B . 灯泡短路 C . 进户零线断路 D . 进户火线断路
  • 6.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KMnO4K2MnO4+MnO2+O2 B . Mg+O2═MgO2 C . 3Fe+3O22Fe2O3 D . 4P+5O22P2O5
  • 7. (2022八下·苍南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电磁体,虛线是表示磁极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

    A . N、S、N、N B . S、N、S、S C . S、S、N、S D . N、N、S、N
  • 8.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10-25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 9 B . 24    C . 56 D . 108
  • 9. (2019八下·温州期中) 有一份纯氯酸钾固体a,另有一份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b,两份固体质量相等.分别同时加热a和b,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0. 小明在科学拓展课上制作了一个简易喇叭(原理如图所示)。接通交流信号源后,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线圈的磁极不断变化,通过吸引或排斥磁体,带动纸盆振动。为改变纸盆振动幅度以调节喇叭响度,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改变磁铁的磁极 B . 改变电流的大小 C . 改变磁体磁性强弱 D . 改变线圈的匝数
  • 11. 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6%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

    A . 50mL和50mL B . 60mL和40mL C . 40mL和60mL D . 20mL和80mL
  • 1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助燃剂 D .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 13. 在昼夜明灯的地下停车场,驾驶员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入停.如图是小吴设计的自动控制电路图,将光控开关(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则图中L1、L2(    )

    A . 都是红灯 B . 都是绿灯 C . 分别是红灯、绿灯 D . 分别是绿灯、红灯
  • 14.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 . 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 . 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 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 15. 某元素的化合价是奇数价,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 16.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3个亚铁离子
    2. (2) 2个碳酸根离子。     
  • 17.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元素X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具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18. 如图所示是演示电与磁物理规律的三个实验装置,其中能反映制造发电机原理的是;制造电动机原理的是。(填字母)


                           A                                          B                                          C

  • 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D可替代装置C,E,F。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管进入。
    2. (2) 用制得的氧气完成G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 20. (2021八下·拱墅期末) 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一小气球,然后将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伸入80℃的热水中;同时在烧杯底部放置白磷,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实验观察到只有Y形试管内的白磷燃烧,但很快就熄灭了,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

      ①着火点升高   ②温度降低

      ③氧气耗尽    ④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 (2) 管口的小气球可防止(填写物质的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更环保;烧杯中80℃的热水的作用是
  • 21.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葡萄糖酸锌由种元素组成。
    2. (2)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 kg体重每日需要0.5 mg的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则体重为20 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用该口服液支。
  • 22. (2022九上·宁波月考)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31

    8

    2

    5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2

    3

    1. (1)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2. (2)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23. (2022八下·丽水期末)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①按图甲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

    ②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火焰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待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

    ③向敞口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

    整个实验过程中,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 (1) 点燃燃烧匙内紅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产生 并放出热量;
    2. (2) 根据图乙中压强变化曲线,de段压强增大对应的操作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字母表示)
  • 24. (2020八下·青田期中)

    如图虚线框内的装置叫,其中R是热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0是滑动变阻器.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随室内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衔铁被吸合,右侧空调电路接通,空调开始工作.为了节能,现要将空调启动的温度调高,可以适当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或者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 25. (2021八下·武义期中)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
    1. (1) 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 Fe﹣57和Fe﹣5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 . Fe﹣57和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C . Fe﹣57和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 (2) 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某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 且其它成分不含铁)探明含铁量为10.5%,则Fe2O3含量为(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 26. 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 (1)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填字母)
      A .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 原子核质量较大 C . 原子核带正电荷 D .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 (2) 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3. (3) 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 27.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得知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 空气)。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
    2. (2) 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3. (3) 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其中一种)。
    4. (4) 该小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各答一条)。
  • 2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带火星的应放在(填“a”或“b”)端口。
    3. (3)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反应原理为: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用该原理制取氨气,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氨气的装置应分别选择(填标号)。
  • 29.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 (1) 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Ⅱ.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在甲实验的Ⅱ中x的值应为

    2. (2) 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该实验结论是:

  • 30. (2021八下·西湖期中) 小科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科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1. (1)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被没有发生偏转。小科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2. (2) 滑片左移后,仍未观察到指针偏转,但再断开开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指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

      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

      3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4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

      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3. (3) 小科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科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上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四、分析计算题(第31题8分,第32题8分,第33题8分,第34题5分,共29分)
  • 31. 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
    1. (1) 丙烯酰胺中元素的质量比m(C):m(H):m(N):m(O)
    2. (2) 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 (3) 71g丙烯酰胺与多少克 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 32. 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反应,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2.96g,加热混合物到质量不再减少,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8.8g,将反应后的固体溶入水中,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87g。

    1. (1) 求制取氧气的质量。
    2. (2) 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3. (3) 求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 33. (2020八下·衢州期中) 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等处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后,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如图)。该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5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明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Q

    36.0

    18.0

    12.0

    9.0

    7.2

    6.0

    1. (1) 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2. (2) 闭合电键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 (3) 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与 (选填“上方”或“下方”)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 34. 如图甲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 ,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