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3月)教学质量检测地...

更新时间:2023-05-27 浏览次数:9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年1月17日我市“莆阳开春”活动在Y村举行启动仪式。该村地处兴化平原,多以同姓氏聚族而居,村落保持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及建筑风格。图示意Y村某一区域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Y村落街巷空间狭窄且蜿蜒曲折是因为(    )
      A . 土地资源短缺 B . 地形起伏较小 C . 河网密度小 D . 防寒的需要
    2. (2) 影响图中东西两侧房屋整体朝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光照 B . 风向 C . 民俗 D . 地租
    3. (3) “莆阳开春”系列活动中最适合在该村举办的是(    )
      A . 采春茶品香茗 B . 尝美食划龙舟 C . 赏园林采荔枝 D . 游古村颂节庆
  • 2. 近年来短视频社交平台抓住变革契机,带动传统电商从被动营销转向互动营销,使直播带货快速州起为新兴电子商务业态。下图示意我国最大短视频社交平台带货主播人数分布(全国前30名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反映带货主播人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    )
      A . 随机 B . 集聚 C . 均匀 D . 分散
    2. (2) 与传统电商相比,直播电商增加直播环节是为了(    )
      A . 控制产品质量 B . 促进理性消费 C . 提高参与门槛 D . 培育消费群体
    3. (3) 西安、成都成为著名“网红城市”在当前直播经济中逆袭反超是因为(    )
      A . 拓展文旅融合,增强市场辐射范围 B . 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主播营销能力 C .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D . 加大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3. 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塌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称为热喀斯特湖(图左)。图右示意长江源北麓河盆地某热喀斯特湖6月份水深与降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6月6日开始降水导致湖塘水位迅速升高,但6月20日的降水并未引起湖塘水位增加是因为(    )
      A . 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B . 湖塘蓄满产流外泄 C . 暖季升温蒸发旺盛 D . 植被生长耗水增多
    2. (2) 研究发现该区域近几十年来少数湖塘消失,推测其变化过程是(    )
      A . 人口增长一农牧业用水多一湖水枯竭 B . 暖季降水一水土流失严重一湖床淤塞 C . 水体蓄热一多年冻土融穿一湖水下泄 D . 城市发展一平整建设用地一湖盆填充
    3. (3) 热喀斯特湖季节性扩张与退缩过程对湖岸带环境的影响是(    )
      A . 增加地表比热容,减慢冻土融化 B . 空气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减小 C . 水分周期性补给,植被更加繁茂 D . 改变土壤特性,加剧土地沙化
  • 4. 下表示意2000--2020年中国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代表要素分布的均匀程度,其数值越大,要素分布越集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地区

    中部

    0.302

    0.305

    0.336

    0.365

    0.398

    0.427

    0.773

    0.765

    0.771

    0.449

    0.459

    0.504

    1. (1) 我国四大地区中,表中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
      A . 东部西部东北 B . 东部东北西部 C . 东北西部东部 D . 西部东北东部
    2. (2) 预计我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则各级地方政府应(    )
      A . 提高人口迁移的成本 B . 引导区域专业分工 C . 培育国家级中心城市 D . 增加经济考核权重
  • 5. 土壤空气中的CO2主要源于土壤微生物分解、根系呼吸等,其变化主要受到土壤的温度、湿度、孔隙度、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亚马孙平原东部锋林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土壤表层空气中CO2浓度较下层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土壤有机质 B . 土壤温度 C . 土壤透气性 D . 土壤湿度
    2. (2) 导致干旱季土壤空气中CO2浓度低于湿润季,是因为(    )

      ①土壤孔隙度增加  ②化学风化加强  ③根系呼吸增强  ④微生物分解减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图示意某平原站点测量的2006--2008年近地面太阳短波辐射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太阳短波辐射频繁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天气状况 B . 太阳高度 C . 下垫面 D . 昼夜长短
    2. (2) 观测时段内,向上的太阳辐射出现异常高值是由于(    )
      A . 太阳辐射增强 B . 地面反射率高 C . 地面辐射增多 D . 太阳活动剧烈
    3. (3) 该站点位于(    )
      A . 拉普拉塔平原 B . 印度河平原 C . 密西西比平原 D . 亚马孙平原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其它同龄树种相比,枣树树体较为矮小,树冠枝叶稀疏,根系不甚发达,生长缓慢。农“枣叶长全,小麦收完,枣果变红,小麦播种”反映的是我国华北平原一种传统农作模式--枣粮间作(图),枣树株行距以3.5m×15m较为常见。间作地因生态条件不同,形成与枣树行平行的冠下、近冠(树冠外2m)、远冠(近冠区以外)三个带区。

    1. (1) 从水肥竞争的角度,说明枣树是华北平原良好的林粮间作树种。
    2. (2) 华北平原的枣粮间作地,南北行向间的间作地冬小麦的单产比东西行向间的高,从光照条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3. (3) 有人建议在华北枣粮间作地不同带区种植不同的作物。你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6年中国科学院铺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海诸岛的考察发现,在某些珊岛岛上几乎不存在地表水资源,但地表以下珊瑚砂层和石灰岩顶部(裂隙、溶洞发育)的地层中,发育一种浮在地层内渗海水之上,呈现透镜状的地下淡水体,即“淡水透镜体”(图)。

    1. (1) 分析图中珊瑚岛上砂下岩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2. (2) 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南海珊瑚岛地表水缺乏的原因。
    3. (3) 分析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原因。
    4. (4) 简述南海诸岛淡水透镜体的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9.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图左),回归线在地表每年移动14.7米,这使得我国最早的北回归钱标志碑(位于台湾省嘉义市,建于1908年,图右)目前并不位于北回归线上。

    1. (1) 据图概括黄赤交角的变化特征并指出目前的变化趋势。
    2. (2) 在地图上用虚线绘制现在北回归线的位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