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7节 探索宇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更新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64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b>
  • 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一颗行星 B . 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 C .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 h D . 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
  • 2. (2021·余杭模拟) 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 B .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与地球公转有关 C . 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D . 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
  • 3. 2018年8月,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升空,正式开启人类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B . 太阳黑子是常见的太阳活动之一 C . 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内层 D . 耀斑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
  • 4.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 . 永不重合 B . 每年重合一次 C . 每年重合两次 D . 永远重合
  • 5.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 . 甲—乙之间 B . 乙—丙之间 C . 丙—丁之间 D . 丁—甲之间
  • 6. 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 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 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 . 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 7. (2019七下·余杭期末) 用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8.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将要移动的方向是( )
    A .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 .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 .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D .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 9. (2020七上·镇海期末) 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 .   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 . 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 . 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 . 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 10. 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不是满月的是( )
    A .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B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11. 2021年5月,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地球和火星的比较如表所示,太阳系中部分星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距日距离

    /108 km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h)

    卫星数

    地球

    1.496

    1

    1

    23.9

    1

    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

    A .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卫星数 B .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C . 图中的②是火星,属于银河系 D . 图中的③是火星,属于地月系
  • 12.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凌晨12点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超级血狼月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 发生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 . 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 13. (2020·杭州) 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 . 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 . 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 . 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 14. 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生活片段,你认为真实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②跳过4 m高的横杆 ③举起200 kg的石头

    ④感到狂风呼啸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走路

    A . ②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②③
  • 15. (2019七下·余杭期末)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填空题(共58分)</b>
  • 16. 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鹊桥号”,它将成为“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桥梁”。

    1. (1) 若地月间距离为3.8×105 km,电磁波速度为3×105 km/s,在月球上发出的电磁波到达地球大约需要s。(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2) 上图是月球背面照片,其中A处是。 
  • 17. 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 (1) 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位置。(填相应数字) 
    2. (2) 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 (3) 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18. 小明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他分析回答:
    1. (1)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时是在。 
    2. (2) 浙江省舟山市的纬度是30°N,(填“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3. (3) 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被阳光照射到,浙江省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日(节气)的楼影来计算。 
    4. (4) 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填字母)处。
    2. (2) 下列选项中,与图甲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______(填字母)。  
      A . 儿童节 B . 元旦 C . 国庆节 D . 教师节
    3. (3) 图乙中当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填“向

        南”或“向北”)。

  • 20. 2017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图一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二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处。 
    2. (2) 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 (3) 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 21.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 . 银河系、太阳系    B . 河外星系、地月系 C . 太阳系、地月系    D . 总星系、太阳系
    2. (2)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 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 . 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C . 与河外星系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 . 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3. (3)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 . 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 .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 . 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 . 地球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 22.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带回了40多年来首次从月球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品。这是中国迅速发展的航天计划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此时太阳直射,北极圈以内出现现象。 
    2. (2) 地球公转至B处时,东营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 (3) 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处于   
      A . AD之间 B . DC之间    C . CB之间 D . BA之间
    4. (4) 地球由公转轨道的A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东营市的白昼将变(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填“增加”或“减少”)。 
  • 23.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 (1) 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2. (2) 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3.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多选)
      A . 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 . 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 . 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 .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 . 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三、<b >解答题(共12分)</b>
  • 24. 为什么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部分区域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的人们可以同时看到?(图中a代表太阳,b代表月球、c代表地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