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2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商、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都已经相对纯熟,装饰风格鲜明独特,纹饰图案庄严、厚重,还有一种难以琢磨的神秘和惊悚,具有骇异、狞厉、苍劲的美学特征。这体现了(   )
    A .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互为表里 B . 青铜工艺与等级秩序的发展 C . 神权思想与王权政治的统 D . 冶铸技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 2. 《史记》为少数民族立传,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四邻各少数民族如匈奴、百越、西南夷等的历史。这些少数民族列传与其它列传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这种民族史撰述体例(   )
    A .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 . 反映了华尊夷卑的思想 C . 蕴含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D . 说明了民族交流的悠久
  • 3. 赎刑制度,是指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一种制度。创设于夏朝,东汉时成为定制,唐朝趋于完备。唐玄宗天宝六年,敕令:“应征正赃及赎物,无财以备,官役折庸,其物虽多,限聚三年。”这一敕令有利于(   )
    A . 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 B .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保障统治机构的稳定 D . 缓和阶级矛盾的冲突
  • 4. 《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
    A . 位卑权重,以内制外 B . 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 . 具言事权,制约皇权 D . 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 5. 尽管在一些文字中,黄宗羲激烈地批评过李贽,但如果从明清思想史发展的内在脉络来看,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其实是继承了李贽的新工商观并在理论上有所深化。他们的经济思想(   )
    A . 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 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 C . 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腐朽 D . 否定孔孟思想为绝对权威
  • 6. 下图为轮船招商局1872年发行的中国第一支股票。李鸿章委任买办商人唐廷枢为招商局总办。在唐廷枢的影响下,人们入股踊跃,只用三年时间,招商局已有股本68.5万两。据此可知(   )

    A . 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相当成熟 B .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C . 实业救国为当时盛行的历史潮流 D . 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 7.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据此可知(   )
    A . 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 . 文学改良运动推动社会变革降 C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占主流
  • 8.  1928年初,毛泽东发起了插牌分田运动,烧毁地主的田契,按人口平均分田。同年5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这在当时有利于(   )
    A . 调动革命积极性 B . 巩固大革命成果 C . 实现经济近代化 D . 歼灭国民党主力
  • 9. 抗战结束,国民政府接管了日伪在华的69个纺织厂,组建了名为国营实为官僚资本主义的“中纺公司”。1947年国民政府要求民营纱厂纺成棉纱的50%由政府低价收购,“由中纺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出售,盈余900多亿元”。由此,中纺公司的运营(   )
    A . 促进了民族纺织工业的复兴 B . 加剧了国民经济形势的恶化 C . 采用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 . 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
  • 10.  1953年,我国获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20世纪60年代,我国取得了对印度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改革开放初期,对越自卫反击战,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时间和空间,保卫了国家主权,这反映了(   )
    A .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 B . 经济实力决定战争成败 C . 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 世界格局影响对外战略
  • 1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辽宁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0年,苏联援建的50个重点项目中有1/3建在辽宁。1952年,中央对辽宁基建投资7.8亿元,约占全东北基建投资的70%,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6.3%。据此可以看出当时(   )
    A . 工矿业摆脱列强控制 B . 辽宁为工业建设中心 C . 重工业产能显著提升 D . 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
  • 12. 农村“三块地”改革指的是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2015年在全国33个县(市、区)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充分吸收了农村改革的成熟做法。这有利于(   )
    A . 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B . 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 C . 消除城乡间的巨大差距 D . 促进农村社会结构调整
  • 13.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人和家庭。…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以城邦为载体的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   )
    A . 集体主义 B . 个人主义 C . 平等主义 D . 自由主义
  • 14.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866年

    德国

    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茶r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875年

    法国

    第一座发电厂在巴黎建成

    1876年

    美国

    贝尔发明电话机

    1879年

    德国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机车

    1879年

    美国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在纽约市珍珠街建成第一座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联在网络

    1890年

    美国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的产品

    1902年

    美国

    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

    1907年

    德国

    23.3万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

    ①改善了人类的能源结构      ②推动了钢铁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④导致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2021年1月1日,美国参议院对限制总统否决权的辩论进行了投票,最终以81票对13票的压倒性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对于《国防授权法案》的否决权。而众议院在本周早些时候也以322票对87票的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的否决权。随后(   )
    A .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 . 国会对总统的否决无效 C .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 16.  2022年6月,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日、意、加)在英国举行峰会,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商讨如何联手对抗中国,而此前的七国集团外长会更是渲染中国“经济胁迫”,抛出所谓“民主对抗专制”话题,将矛头对准中、俄。这表明(   )
    A . 两极对峙格局激化 B .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 . 北约主导欧洲发展 D . 社会动荡时代主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古代进行过不断的海外移民(这里所谓的“海外移民”是指向我国当代版图以外地区的人口迁移)。我国的海外移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周武王克殷后封箕子于朝鲜,箕子必当随带一批移民前往。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海外移民。

    秦祚虽短,但其海外移民却不少。据说徐福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诈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与百工五谷移居日本,为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又据《三国志》记载:“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者老传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这说明秦代已有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

    我国古代的突厥人被唐王朝击溃后,其一部于公元8一11世纪经中亚进入小亚细亚,同当时的希腊人、波斯人和亚美尼亚人长期融合,形成土耳其人,并于公元14世纪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我国古代的蒙古人伴随着军事征服移居亚洲和欧洲各地,虽然移民后与当地人同化了,但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以来,“闽、粤之轻生往海外者,冒风涛、蹈覆溺而不顾,良由生齿日繁地狭人稠,故无地无家之人,一往海外,鲜回家者。”这种铤而走险,违禁出走海外谋生的尤以福建、广东人向东南亚移民为最多。这些海外移民主观上是为了改善个体的生存环境,但客观上却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迁入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外移民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古代海外移民的影响。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作为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梁启超除了在政治、文学和史学上影响非凡,在救育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道路指导和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中体现出三大核心理念:主足国粹,兼融西学;互相尊重,自由平等;俯仰皆乐,不失趣味。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其九个子女无一例外地成为国家各领域的栋梁。

    长女梁思顺具有很扎实的国学功底,在古诗词方面造诣很深。长子梁思成是我国建筑业的莫基人,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成归国后,和妻子林徽因参与了新中国国旗、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次子梁思永是中国现代考古界的奠基人。1948年,梁思成和梁思永两兄弟共同登上中国研究院院士榜单。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子梁思忠任炮兵校官。四子梁思达曾参与《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的编写工作。三女梁思懿是“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常年奔走于爱国救国活动。四女梁思宁在抗战期间参加新四军队伍,194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幼子梁思礼是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于19奶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氏子女们不仅才学高超,而且人格高尚,都饱含拳拳报国之心,这与梁启超先生卓越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沈杰《梁启超的教子之道及其当代启示一以家庭教育的理念选择为视角》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梁启超教育思想的意义以及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葡萄牙王室用权力垄断贸易,胡椒出库价格翻一倍,流入主室的金库。丰厚的利润激发了其他国家探险发财的欲望。1577年至1580年,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太平洋。1602年3月,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人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英国商人。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随着殖民扩张加大,新兴责族为了获得更大财富,东印度公司权力逐步加强。东印度公司在其前阶段缔造商业辉煌过程中,为股东和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促进东西方交流,为大英帝国全球崛起冲锋陷阵。

    ——摘编自吴敏文《鸦片战争背后的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在1595年至1602年的短短几年里,荷兰在遥远的亚洲国家陆续设立了十四家贸易公司。然而,这些公司的恶性竞争,导致货物的收购价不断抬高,而在销售国的价格反而下降。这种情况的持续,将导致这些公司全面倒闭。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形成强有力挑战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十七世纪中叶到下半期,英国与荷兰之间一共爆发了三次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目的的战争。随着海外贸易商品种类的多样化,纺织品贸易逐渐成为新的贸易重点,胡椒、香料在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荷兰的海外贸易落于下风。

    ——摘编自王勇华《政商之殇:东印度公司兴衰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背景并说明其贸易活动对大英帝国全球崛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荷兰东印度公司衰亡的主要原因。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逐渐逼阻。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签署并退出TPP事件交替登场,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对艰难前行的全球经济无疑带来极大的冲击。人类社会在18世纪开始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加速推进时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扩张,资本的力量开始充斥全球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角落。当然,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身应该是中性的。但是,过去、现在以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全球化仍带有强烈的资本主义色彩。不公正、不合理、不平衡的西方全球化模式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走向困局的根本原因。相比较于传统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引致的负面全球化,倡导人类整体利益、全球长远利益的新式全球化更应该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发展目标。从传统全球化到新式全球化,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以自身的发展、智慧引导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逆全球化的纠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应逆全球化难题的一条可行的出路。

    ——摘编自张韦恺镝、刘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国方案》

    材料中关于经济全球化有多个信息,请任选一个或多个信息提炼观点,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