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23年九年级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1. 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这里出土精致的石器、陶器(如图)和骨器。遗址中还出土了碳化的稻粒(如图)和家猪的骨骼。这表明(   )

    A . 原始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B . 贾湖先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C . 贾湖遗址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D . 该遗址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 2. (2022·广东模拟) 由下表可知(   )

    时间

    人物

    治水活动

    距今4100多年

    大禹

    采用疏导的方式,堵疏结合,将洪水引入大海

    公元前500年左右

    蜀王杜宇

    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公元前256年

    李冰

    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A . 治水人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 B . 治水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C . 治水需要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D . 治水都会加重人民徭役负担
  • 3. (2022·广东模拟) “赀”包括财产处罚和较轻的劳役。如“赀一甲”和“赀徭三旬”。这种刑在韩非子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中就有记载。秦简上有关于赀的记载一百多处。这说明(   )
    A . 秦朝的刑罚严酷 B . “赀”是常见的刑罚 C . 秦朝刑罚种类繁多 D . 秦朝因暴政而亡国
  • 4. (2022·广东模拟)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与之相关的战役(   )
    A . 给秦朝腐朽残暴的统治以致命打击 B . 阻滞了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江南地区 C . 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奠定了基础 D .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5. (2022·广东模拟) “隋唐以前,没有实行科举制。但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在实行科举制以后,官吏队伍的优秀比例要比实行科举制以前大。谁也无法肯定,唐宋元明清的优秀官吏就比战国秦汉的优秀官吏多。”这句话认为(   )
    A . 科举制对于社会的发展毫无意义 B . 科举制度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 C . 科举制的实行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D . 科举制的实行是选拔人才的需要
  • 6.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概况:访问亚非诸国,远及红海沿岸

    影响:____

    A . 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 B . 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 C . 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 D . 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
  • 7. (2022·广东模拟) “正当晚明社会……亟须寻求突破之际,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了。清军入关以后,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新建立,……使中国重新回到传统统治体系中,失去了蜕变的机会。”材料中“蜕变”的趋向是(   )
    A . 近代化 B . 全球化 C . 农业化 D . 多极化
  • 8. (2022·广东模拟)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
    A . 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具有空想性 B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C . 太平天国的失败源于时代局限性 D .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 9. (2022·广东模拟) “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 .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0. (2022·广东模拟)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时空坐标中,感受、体悟丰厚、温润的人文情怀,进而拓展学生视野,这是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观察下图可知(   )

    A . 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卓越成就 B . 国共两党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 C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历程 D . 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11. (2022·广东模拟) 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张学良之叛变,或已救助日本政府,盖日本之对华政策……已引起多数政治家之抨击也。”材料反映了(   )
    A . 国际人士对九一八事变的急切关注 B . 国际上对西安事变发展趋势的忧虑 C . 张学良等遵守不抵抗政策受到批评 D . 张学良联共抗日不符合欧美的意愿
  • 12. (2021·北京)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 . 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 . 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 . 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 . 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 13.  1966—1987年间部分年份国民生产总值情况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呈U型发展趋势。其中,国民经济步入建康发展阶段的主要原因在于(   )

    年份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78年

    1980年

    1987年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1868.0

    1773.9

    1723.1

    3624.1

    4517.8

    11954.5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 改革开放的实施
  • 14. (2019·濠江模拟) 历史学家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对“公民”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公民行使“议事”权的方式是( )
    A . 参与城邦间的战争 B . 举行祭祀活动 C . 建立津贴制度 D . 参加公民大会
  • 15. 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 . 大化改新 B . 西欧庄园 C . 大学兴起 D . 自治城市
  • 16. (2016·潮阳模拟)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 .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 17. 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1.殖民时代2

    2.独立风云10

    3.宪法立国28

    4.兄弟阋墙44

    A . 法国 B . 美国 C . 俄国 D . 日本
  • 18.  19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和俄国的发展面临着共同的困局(如图)。两则材料所揭示的共同困局是(   )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盛行农奴制,近代工业企业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活贫困,购买力低。

    材料二

    (美国)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

    A . 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B . 缺乏发展经济的资本   C . 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 D . 缺乏广阔的国外市场
  • 19. (2022·广东模拟) 历史老师在某专题复习课上展示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埃及华夫脱运动”“纳米比亚独立”等内容,该专题名称可能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民族独立运动 C . 思想解放运动 D . 国际工人运动
  • 20. (2022·广东模拟) 基于对战争的反省……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适时提出了“贸易立国”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又适时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材料强调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政策适时调整 B . 推行民主改革 C . 引进西方科技 D . 美国大力扶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11分,第24小题13分,共40 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单元主题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笔记一

    时期:夏商周时期

    时代特征: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内容:

    1.夏商周的更替

    2.甲骨文的发掘

    3.商鞅变法

    4.____

    笔记二

    时期:____

    时代特征:____

     ____        

    内容:

    1.                    

    2.____

    3.____

    4.____

    澶渊之盟、楚汉之争、“八股取士”、“丝绸之路”、南宋的偏安、“杯酒释兵权”、宋与西夏的互市、“文景之治”、郑和下西洋、中央集权制度、军机处的设立、闭关锁国政策

    1. (1) 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2. (2) 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图片所组成的图谱:

     

    1. (1) 请从图片中任选两幅图片,分别指出与该图片相关的史实。
    2. (2) 请在上面图谱中增加两幅相关的历史图片(只写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国主义之猖獗,商场竞争之酷剧,外交上同盟协商之对抗……皆使大战有可能性,所谓“因”也。奥储被刺,破坏比利时中立,潜艇无制限战略……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1933-1940年德国难民移民美国人数统计表

    时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人数(人) 1919 4392 5201 6346 10895 17199 33515 21520

    ——据雷海花《美国接收德国难民的战略考量及其效果(1933—1945)》整理

    材料三: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结合,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摘编自《科索沃战争启示录》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有关的战争。并指出梁启超对该战争原因分析的最大缺陷。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指出德国难民移民美国人数最多的年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年德国难民移民美国人数最多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科索沃战争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出现新特点的原因。
    4.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上述材料中三次战争的不同性质。
  • 24. 百年前的中国列强环伺,百年前的世界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再度受挫】

    材料一:1918—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1918

    10 080 756

    947 420

    1922

    663 290

    18 059 756

    【砥砺前行】

    材料二: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

    ——摘编自陈独秀《造国论》(1922年9月)

    【矛盾重重】

    材料三:下图所示是1919年的瑞士漫画《和平会议》,会议桌上英、法、美、意等国正在商讨“世界和平”问题,桌下放着火药桶。

    【风雨欲来】

    材料四:法西斯主义是1922年10月随着墨索里尼向罗马的进军才突然地、戏剧性地出现……数百万复员军人中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在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时期里正在衰落.…巴黎和会藐视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则使民众的不安更趋严重……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以古鉴今】

    1. (1) 请从材料一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革命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做了哪些努力?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会议签署的条约。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的背景。
    5. (5) 2023年,世界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平衡性凸显,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局势扑朔迷离,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