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1高一下·孝感期中) 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材料可知,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海拔 B . 水源 C . 坡度 D . 降水
    2. (2) 该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   )
      A . 坡度5°--11° B . 海拔3000-4000m C . 坡度5°以下 D . 海拔3000m以下
  • 2. 读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km2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 (1) 青海、西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据研究推测,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③青藏铁路的开通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增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进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95~2001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    )
      A . 持续增加 B . 先减少后不变 C . 持续减少 D . 先减少后增加
    2. (2) 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 产业结构优化 C . 环境承载力下降 D . GDP增长缓慢
  • 4.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区域具有特色文化、代表性建筑,图示第③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    )
      A . 内蒙古 B . 上海 C . 四川 D . 吉林
    2. (2) 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RS B . 数字地球 C . GIS D . BDS
  • 5. “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多发 B . 基础设施落后 C . 乡村人口迁移 D . 就业机会少
    2. (2) “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

      ①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②满足城市人休闲娱乐需求③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④增加村民财产收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2高三上·南阳期中)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刚果建材工业落后,对建筑行业影响很大。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说明布拉柴维尔滨河湿地的重要社会经济价值(   )
      A . 利用水能发电 B . 涵养水源 C . 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D .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2. (2) 布拉柴维尔新城区内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贵 B . 紧邻行政办公区,属高收入人群,消费能力强 C . 借助当地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 D . 便于维护和翻新
  • 7. 建设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等转换高差的场所使城市各区间的联系向空中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的步行天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城市空中步行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 . 实现人车分流 B . 鼓励徒步出行 C . 提升交通效率 D . 拓展城市面积
    2. (2)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成为(    )

      ①住宅生活空间②商业商务空间③工业生产空间④休闲娱乐空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3. (3)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促进了城市(    )

      ①用地效益的提升②低碳出行的增多③景观环境的美化④功能分区的转换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 . a阶段 B . b阶段 C . c阶段 D . 无法确定
  • 9. (2023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河南省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和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其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发展对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下图示意河南省2006~2018年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的时间变化趋势(指数越高,表示协调度越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的变化趋势显示(   )
      A . 城镇化水平远高于粮食安全水平 B . 城镇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水平失调 C . 两者耦合协调度指数呈上升趋势 D . 粮食生产保持传统粗放生产模式
    2. (2) 2008年后河南省粮食安全水平明显回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城市发展滞缓 B . 耕地大幅增加 C . 大量农民工回流 D . 弃耕撂荒加剧
    3. (3) 我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 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B . 鼓励农村劳动力涌向大城市 C . 缩小城镇建筑用地面积 D . 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填空题
  • 10.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做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下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 (1) 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2. (2) 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图(填数字),这种地貌的形成原因是。该地貌景观形态上,迎风坡地带比较(陡、缓),该地植被具有特点。
    3. (3) 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填数字),该地较景现处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4. (4) 丁同学是在海南三亚进行研学旅行,研学期间该地多吹(海风或陆风)。
    5. (5) 材料一中,植被从A到C再到D发生变化,该变化的产生主要是受自然要素的影响。
三、综合题
  • 11. (2021高一下·荆州期中)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城市盛行西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该布局形式的优点。
    2. (2) 简述该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3. (3) 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4. (4) 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简述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2O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向不同等级城市间比例。与2017年相比较,新一线城市2018年发生了“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量显著增多的现象。

    1. (1) 概括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主要流动方向,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 (2) 推测新一线城市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量显著增多的原因,并说明该现象对新一线城市的有利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